榆林文史
口述:像當年支援紅軍那樣支援神府煤田開發
李濤
神府煤田開發初期狀況
我于1987年5月調任陜西省神府煤田開發經營公司。地委書記霍世仁和專員李煥政兩人在西安的路上商定好公司成立事宜后,需要地方上給配一個辦公室主任,考慮應該叫誰去了,李煥政專員就讓我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了以后,國家要加快經濟發展,但是面臨著能源短缺。能源大省山西省資源面臨枯竭,井下越來越深,越深瓦斯濃度越大,開采成本越高。山西的煤已經采過一百多年了,從清朝末期、民國初年就已經開始采了,京津唐的用煤基本上是山西煤、內蒙古煤。但是我們國家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全國煤炭產量只有七八億噸,以山西省將近4億噸看,占全國產量的一半。東北、山東、河南、云南、貴州、湖南、西部省區都有煤,這樣國家就考慮把煤炭生產基地從河東、山西轉移到陜北來。先有神府煤田,然后提出東勝煤田。國家找的地質資料,陜北的地質資料國家早就心里有數,內蒙古資料不是完整的,掌握得不太清楚。后來到1980年左右,神府煤田已啟動,內蒙古也行動很快,搞煤炭普查,內蒙古的煤田更大,但內蒙古的煤沒有陜西的質量好,矸石多,煤不純,發熱量也不如陜西。這就是為什么要先開發神府煤田的原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陜西省行動比較早,反應很快,就要把陜西省煤炭工業基地重點轉到陜北去。1980年,陜西省開會就把所有的煤炭地質力量集中起來調到陜北,搞神府煤田勘探,組織185、186等地質隊開始集中會戰。陜西省當時提出了很有遠見的想法。因為煤田要開發,你沒有普查,沒有達到精查的程度礦就開不成。普查是大面積打孔的,精查是非常精確具體到哪一塊、多大面積、多少層,每層厚度、含碳量多少、含磷多少、含硫多少、灰分多少。陜西省成立神府煤田開發經營公司以后,要求榆林配一名干部,因為這個煤田開發是地方先干起來的。神府煤田開發,一開始是省地縣三級 黨委政府開始開發的,華能精煤公司成立以后地方才把這個公司交給華能精煤公司。前面的時間基本是地方管理,那時候大柳塔就是一片沙海,啥都沒有。
陜西省神府煤田開發經營公司是1986年提出來的,省上要搞這個公司,要建起來。當時神府公司的職能是負責神府礦區開發協調工作。當時神府煤田開發是用壓油辦的資金,壓油辦給了6個億, 神府煤田開發由陜西省主導開發時,國家壓油辦的資金已經開始注入了。華能精煤公司成立,地方退了出來,但是還協助開發神府煤田。華能集團當時一共10個公司,精煤公司是華能集團最后一個子公司。開發初期,我們就是一無所有,技術沒有,設備沒有,啥也沒有。地質勘探和開發同時進行,首先確定大柳塔1200平方公里的范圍,包括石圪臺、哈拉溝、榆家梁、大柳塔、李家畔。神府公司是一邊規劃一邊開采,就是這么樣的一個過程。
大柳塔煤礦前身是地方煤礦,1980年開始建設,但是華能精煤公司咬住非要大柳塔煤礦不可。而且地方又沒有資金,華能精煤公司有錢,最后兩家商量一起開,由地方開變成兩家開,股份制。后來地方投不進資金了,退了出來,就變成華能精煤公司獨資開了。
神府公司第一批建設人員到了以后,開始到大柳塔礦區。當時李煥政是榆林地區專員兼神府公司總經理,賀謀德是常務副總經理,樊治國是大柳塔煤礦第一任礦長。賀謀德和我領的幾個技術干部也去了。大柳塔煤礦井口位置是沙漠。大柳塔井是平硐(現在可能變成斜井了),平硐下去一定要到煤層上才行呢,沙溜得不行,就一層障蔽一層障蔽往上搭。我上去以后才開始搭了。那時正是春上,一刮風打得一群人從脖子上到身上進去一大堆沙。中午吃飯,大柳塔公社是接待總站,用臉盆盛出水來,大家拿毛巾洗洗擦擦就吃飯。
樊治國當時任大柳塔煤礦礦長。我當公司辦公室主任,主管政務、事務、勞資、人事,配兩個副主任,辦公室任務很重。當時從韓城、銅川、阜新幾個礦務局調來一百五六十個人。韓城礦務局第一批上來 72 個人,是戴紹誠帶上來的,戴紹誠當時是韓城礦務局的副局長。上來以后,吃沒吃處,住沒住處,整個后勤住宿都得我弄。當時蓋的是簡易房子,就在現在神東電力醫院那個地方,那時候還在神木城里頭呢。神東電力醫院那個地方背后有兩級臺階,在臺階上面蓋的平房,領導班子跟其他技術干部就在那兒住著呢。
神府公司早期的黨建工作
陜西省神府煤田開發經營公司在省里屬于正地廳級單位,李煥政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賀謀德是從省上調下來的,還有劉漢武,就這幾個人。后來戴紹誠上來以后,補充成副總經理,這是一正三副。
陜西省神府煤田開發經營公司從一開始開發神府煤田就把黨建工作擺在第一位置。黨辦和行政辦公室是同時成立的,從一開始黨辦就是獨立的辦公室,黨辦主任有時也參加總經理辦公會。李治堂是黨辦主任,我是行政辦公室主任。李治堂是神木縣的常務副書記直接調到煤田上來。李治堂資歷比我深,年齡比我大。賀長江是黨辦副主任,趙鈞、張祥兩個是行政辦副主任,趙鈞是部隊正團級干部轉業回來的。
那時候神府公司總經理辦公會、黨委會這些會議制度都是健全的。我認為那時候黨建工作比現在地方上一些企業抓得要好一些。
那時候企業上的黨辦還是起作用的,組織生活正常過,一般一個星期有一次黨支部的活動,星期天晚上過,不占上班時間。組織活動學文件多,討論多。黨費按月交,每人有個黨費本。所以我說神府煤田開發從一開始就對黨的建設是非常重視的,專門有辦公室,專門有書記,很重視。黨辦跟行政辦公室這兩個辦公室工作基本是互相糅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需要黨辦出面黨辦出面,需要行政出面行政出面。黨辦負責組織管理、黨員發展,也負責給總經理辦公室傳達、學習重要文件,討論重要大事時黨辦主任都是一樣參加的。
我在神府公司兩年所做的工作
我是1989年春上離開神府公司的。從1987年5月—1989年5月,也就是2年時間,時間并不長。那兩年時間神府公司主要工作就是神府煤田開發前期工作,規劃制定、地質勘探、開發前期準備、路水電基礎設施、辦公設施、后勤保障系統,實際上是啟動階段。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政務、事務。那個時候接待很多,又是美國的、英國的,又是法國的,有法國興業銀行、日本三菱公司,還有美國的宇宙油輪公司等,很多很多。
從1986年開始,神府公司工作任務就很重很重,一百多號人都是技術干部。神府公司住宿條件很差,吃飯條件就更差了。陜北過去這個地方沒有鮮菜,過去很少種菜,就吃腌酸白菜、洋芋(土豆)這些。接待客人就是打罐頭瓶子,葡萄罐頭、黃桃罐頭、梨罐頭、桔子罐頭、蘋果罐頭打上六七種,甚至一種罐頭打兩三盤子,神木當地自己釀的酒,麟州酒,當然還有外面的酒,好酒很少。不論什么樣的客人來了,都是在灶上吃飯。那時候神木街上也沒有什么賓館酒店可以住,沒住處。
但是省上給市上、縣上特批給神府公司供應糧,白面是每天都能吃上的。那時候神木縣城人吃的都是玉米面,白面的比例很少。但神府公司因為外地人來,大家說地方要全力支援,第一線上全部給細糧,玉米面比例很少。
地方上對神府公司是全力以赴支持。當時榆林地委、行署要求神府兩個縣要像當年支援紅軍那樣支援神府煤田開發,你看提得多高。當年陜北支援紅軍,老百姓支援紅軍都是提上頭、冒著生命危險去支援的。當然煤田開發沒有這么險惡,但是老百姓的心情,地方急于改變貧困面貌的急迫心情,提出的口號就是這樣的。
我對神府公司那時候開始搞礦區規劃記得很清楚。骨干礦井我記得開始有4座。地方上開的煤礦有郭家灣煤礦、哈拉溝煤礦、前石畔煤礦、瓷窯灣煤礦。這都是當時精煤公司給全額貸款,一個煤礦投資了2000來萬元。
整個神府煤田開發的前期工作都很艱苦。地方為主導時期,精煤公司給技術指導和資金支持。但是省、地、縣三級政府花的也是一筆很大的錢。陜西省和榆林地委行署、神木、府谷兩個縣把好多民生項目砍掉來修路、辦電、搞通信工程、搞基礎設施,支持神府煤田開發。神木縣、府谷縣當時連基本的接待條件都沒有,招待所是很小很小的兩層小樓房,大概一共連50張床也沒有。在1983、1984年間,張斌常務副省長上來說這不行,要趕快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省上給了神木縣、府谷縣各40萬塊錢,修了神木賓館和府谷賓館,小賓館就是這么修起來的,就是為了配合接待工作。神木的接待主要是大柳塔鎮。吃飯條件很差,就是羊肉、燒酒,主要是沒有菜,全是酸白菜、洋芋,東北人吃了還可以,山東人來了也可以,習慣 了吃白面、鮮菜的關中人上來就根本受不了,還有別的地方特別是南方人來了也是根本受不了。當時南方人也來了一大批。
那段時期條件太艱苦。我負責解決技術干部家屬的住房問題、戶口問題、孩子上學問題,這都是我的任務。我就跑榆林,到地區公安處解決戶口問題,終于在兩年后我離開神府公司之前,分期分批把戶口全給解決了,娃娃也都上學了。職工醫院前面先修了一棟家屬樓,后修的電力職工醫院。那棟樓就是當時我們的辦公樓。神木現在東西坐向的電力醫院,就是當時的神府公司辦公樓。前面是家屬樓,我走的時候這些都修起來了。
當時地委、行署和神木、府谷縣把神府煤田開發工作作為地方的中心工作,地委、行署研究的主要提案、議題都是圍繞神府煤田開發事項的。我們寫了個大事記,寫的時候把榆林市、縣兩級的檔案全部翻遍了,一萬多冊的檔案資料,挨個查過以后發現那時候幾乎每天的會議都是研究神府煤田開發的。
1989年,榆林地區行署要籌建地方上的煤炭公司,就是榆林地區煤炭公司,叫我回來當煤炭公司經理。我干了一年多,把公司搞了起來,基礎工作做好后,到臘月底、1990年元月份的時候,又調我到府谷縣當縣長去了。
神府煤田開發過程中的幾個關鍵性人物
第一個是李智盛,他當時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管全國經濟政策的調研、制定,大的經濟項目的決策、重大政策決策。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就是政治局常委和國務院副總理們組成的,其他成員是各個部委的正頭,是級別很高的權威機構。李智盛先開始是辦公室副主任,以后是辦公室主任。李智盛1981年回神木沙峁老家過春節的時候,看到老家很窮。李智盛是個老干部,他16歲就參加紅軍,家里頭很窮的。延安時候他主要是給中央領導抄寫文件,以后當機要秘書。他1981年回來看見村子里那么窮,很傷心,住了十幾天,老百姓說,解放多少年了,現在還窮成這個樣子。其中有一件事情把他觸動了,老鄉說,我們窮成這,我們神木有這么多煤不能開啊,我們賣出去煤就不是錢?就把李智盛觸動了。李智盛也知道些情況,因為老家經常有人到北京去看他。正月初一過大年他就坐不住了,很糾結,他說解放多少年了,我們在北京坐下,我們在中樞機關坐下、待下,就不知道老百姓窮?到現在幾十年時間了,老百姓窮成這樣子。于是上神木縣要了輛吉普車,向政府辦公室要了一個小伙跟上,到活雞兔去看。他在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他知道國家現在需要煤電,煤電最短缺。那這個事情該怎么弄?李智盛腦子里開始構想怎么提出開采煤田這個問題,引起中央的重視;厝ヒ院,李智盛兩次上書給中央領導。第一次是1981年春節回去以后,建議開發神府煤田,講了好多意見。就煤田開發,李智盛回神木大概十次 。李智盛這個人很簡樸,輕車簡從,回來也不開車,不坐飛機,就從包頭坐火車下來,下來以后給神木打個招呼,吉普車給他接回神木來,接回神木搞調研、考察。李智盛水平很高,寫字跟毛體差不多,很愛動腦筋,很愛考慮問題,對經濟工作的熟悉程度遠遠高于其他很多人。神木、榆林、陜西的干部說,沒有李智盛,這個煤田開發不知要到什么時候。李智盛最后說服了中央領導,爭取將神府煤田跟準格爾煤田開發同時考慮,列入中期規劃。后來財經領導小組研究煤田開發鐵路、公路、港口選擇這些規劃,他都是一直參與的,一直提了好多意見。我印象最深的是1983年,國家計委主任宋平來考察項目的可行性。我那時候是神木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就在機關住著。李智盛深夜十二點半左右給我打來電話,我問李主任有啥事。李智盛說 :李濤,夜太深了,我不好給人家書記、縣長打招呼,給你說,你明天一早,把我電話內容給縣領導匯報。國家計委主任宋平很快要到神府煤田考察,到神木來,你們要做好地方接待準備。宋平這次來正式定這個項目能上不能上,是關鍵性的一次。宋平是老革命,一定要匯報好。我說你說我記。我記了六七條,他說你很快給縣上的領導匯報。我說好的。實際上當天晚上我就到縣長、書記家里匯報了,匯報完兩個領導一夜誰也沒睡覺。這是很大的事情,所以第二天就開始籌備接待工作,準備了一天就基本準備好了。宋平是很務實的,他親自看了煤田,看了以后很滿意,當天說要開這個煤,這么好的煤,我們缺這東西。李智盛以后擔任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兼國家能源辦副主任。
第二個是李煥政,當時是榆林行署專員兼神府公司總經理。李煥政能力很強,黨性也很強。李煥政在陜北神木、榆林一共工作了20年,他是關中長安人,對陜北有感情。他當專員以后兼神府公司總經理,直接負責神府公司工作,他跟霍世仁書記兩個一起上北京、跑西安。那會兒的地委書記霍世仁,是老同志,黨性也很強,他是綏德人,榆林本地人,對陜北感情更深。這兩個人配合得非常緊密,霍世仁對李煥政全力支持。為爭取先開發神府煤田,向中央領導匯報時,李煥政提了四條理由,我記得第一條是神木的煤好,質量好,叫三低一高,就是灰分低、含硫低、含磷低,發熱量高。灰分在10%以下,為4%、5%、6%,含硫量在0.3%、0.4%,二氧化硫那是最污染的東西,含磷量是在0.02%—0.04%。第二就是神木的煤能創匯,能出口,內蒙古的煤煤質不行。李煥政這個人對神府煤田開發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當然李煥政任行署專員的時候,霍世仁把握全局,確保正確決策。美國宇宙油輪公司副總裁帶人來考察,霍世仁書記親自帶隊,到神木去搞接待,我當辦公室主任準備的后勤。霍世仁書記和李煥政專員親自到北京去給煤炭部匯報,那時候能源部還沒成立起來,煤炭部給國務院領導、有關部委匯報需要寫匯報材料,行署專員、地委書記就在北京賓館黑夜加班寫材料。那時候領導確實很能吃苦的。
第三個是劉壯民。他是行署副專員,又是神府煤田開發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劉壯民從1980年前后一直參加了神府煤田開發前期的陪同、接待、匯報工作,李煥政或者地委書記布置工作以后,具體工作是由劉壯民同志到礦區組織實施的。我在神木當政府辦主任、到縣委副書記,安排接待、匯報這些事情,都是劉壯民提前一兩天上來,到現場來安排怎么匯報,準備好匯報材料以后才開會。宋平去礦區那次,劉壯民親自來神木安排。李煥政調走以后,劉壯民當了專員兼神府公司總經理。劉壯民親自跑大柳塔、跑神木開現場會,開協調會,神木開會開得最多。許多關于神府煤田的會都在神木賓館開的。
還有就是劉漢武、劉曰謙這些同志。榆林的煤炭外運是從3萬噸出口煤開始的,就是從劉漢武開始的。他當工業局局長,以后到經委主任,后來就調到大柳塔咱們神府公司去了。開發初期這段時間也是最開始、最艱苦的一段時間。那時候書記、縣長上來,神木賓館隨便吃點,飯菜都不講究,忙得要命。車開的是吉普車,哪有什么好車!
第四個就是陜西省的常務副省長張斌。張斌是江蘇人,當時是陜西省的常務副省長,是我們陜西省對經濟工作最熟悉的一個領導干部。神府煤田開發建設從1980年開始,省上的具體工作都是張斌副省長主持的,去榆林、神木現場開會,代表省上表態、講話的,都是張斌。張斌副省長很聰明,對經濟工作很熟悉,是對神府煤田出力最多的人。記得一次北京來人要到礦區考察,我和張斌副省長陪著,店塔、楊城那邊是石灰巖、砂巖的簡易路和土路,下雨以后吉普車過不去,好在每個車上都帶鐵鍬,張斌副省長親自下車,把褲腿挽起來,拿著鐵鍬把陷進泥里的車輪挖出來,讓車過去。張斌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卷起褲腿挖車輪子的形象,至今我記得清清楚楚。張斌身上沒有任何架子。他是南方人,習慣吃大米,但那時候當地習慣吃面,張斌副省長就什么都吃,生活很簡樸。那時候晚上開會開到一兩點才睡覺,第二天一早起來就走了。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