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文史
抗戰初期日機轟炸榆林紀略
田斌
自1937年冬初至1938年夏始,向中國西北方向進犯的數路日軍陸續抵達晉西北、晉中呂梁西側和晉西南一線的黃河東岸,企圖渡河攻占陜西,再向大西南、大西北迂回進行戰略包抄。然因黃河西岸共產黨八路軍和國民黨各駐軍的嚴密防守英勇抵抗,再因流經山陜峽谷,水流洶涌湍急,氣勢咆哮奔瀉的千里黃河天險自成屏障,使侵略者始終被擋在河東一籌莫展,盡管不時渡河進犯也被我軍堅決擊退,于是日軍只好調動飛機進行轟炸。
敵機對榆林的轟炸目標選定在自府谷墻頭至清澗雙廟河南北南500多公里長的黃河西岸府谷、神木、佳縣、吳堡、綏德、清澗沿河6縣地域。
1938年2月底3月初府谷保衛戰激烈進行,3月2日,5架敵機轟炸府谷縣城,投彈50余枚,炸死軍民40 余人,毀壞民房200間,5日,敵機兩架又炸死城內平民10余人,炸毀房鋪60余間。(日機至1939年兩年內對府谷城外河西等地轟炸近百次)
1938年3月,吳堡河防戰也空前激烈,八路軍警八團的守衛防御如銅墻鐵壁,讓日本鬼子始終不能踏上黃河西岸。3月26日、28日日軍兩次共出動飛機6架,轟炸吳堡縣城(宋家川),造成平民死亡30余人,窯房被毀上百處;7月18,4架日機對吳堡進行轟炸,毀房窯30余處;10月11日,日軍又出動飛機3架轟炸吳堡,造成3名平民死亡;1939年6月4日,6架敵機又對該縣李家溝八路軍陣地輪翻轟炸,激戰三天我軍民傷亡70余人。6月30日,日寇又以飛機大炮為掩護,猛轟河西守軍,抗戰期間日機對吳堡的轟炸前后共80余次。
1939年12月15日上午8時,日機35架自東飛來,投炸彈,燃燒彈百余枚轟炸神木縣城,炸死平民50余人,毀房百余處。事后當地一張姓人士賦詩描述這一慘景是:血肉濺墻頭,斷骨四處堆,大火沖天起,萬丈塵煙飛……。次日上午,日機36架自西而來,在神木縣城上空投彈20余枚。另在這一期間,日機曾對賀川、沙峁等地轟炸10余次。
1938年農歷九月十三日下午二時,日軍飛機5架首次空襲榆林城垣,先撒傳單后投炸彈,炸彈大都落在鹽市巷到天神廟巷一帶,炸死縣官上巷(今解放上巷)張姓居民一家三人。1939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上午,5架日機第二次轟炸榆林城,炸彈落在新明樓下巷至蓮花池一帶、民眾死傷20余人, 毀壞店鋪房屋上百處。同年9月27日(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上午十時左右,12架日機再次轟炸榆林城內芝圃巷至米糧市頂大街兩旁,民房商鋪被炸毀二百余間,人員傷亡若干。當年12月17日下午,日機2架第四次對榆進行轟炸,炸彈集中落在榆城東山、榆中大院一帶,人員與對房物均有傷損。當年12月22日,敵機繼轟炸府谷、神木后,于23日下午2時許出動飛機36架,第五次對榆進行轟炸,這次榆林老飛機場、城外永濟橋至城內鐘樓一段大街被炸,人畜房屋損失若干。
1938年1月1日,3架日機轟炸清澗縣城,一部分窯房被炸毀,人員傷亡若干。
還據文史資料記載,1938年至1939年期間,日本飛機曾對河西佳縣、綏德兩地實施轟炸。
另據記載,日軍飛機還分別于1938年11月21日、1939年2月10日、1940年2月7日、1941年2月15日,曾對府谷哈鎮馬占山將軍東北挺進軍總部進行轟炸,造成人員財物重大損失。
日本侵略者的飛機為什么要對榆林上述地段進行襲炸呢?原因主要以下幾點:
其一是戰略地理意義,榆林地處西北要沖,連接綏蒙、甘寧和榆南延綏、關中的樞紐重地;其二是軍事打擊目標,榆林乃國民黨軍隊晉陜綏邊區總司令部和二十二軍軍部所在地,綏米吳清一帶又是八路軍留軍兵團經常出入之地,特別是神木賀家川、沙峁,佳縣孛牛溝一帶有八路軍120師的后方醫院、物資基地和兵工廠、軍械廠、人員轉運站等,吳堡、綏德等地又是八路軍716、717、718團駐守之地,也是八路軍留守兵團通往山西華北重要的人員、物資中轉站;其三是進軍意圖指向,日軍如占領吳堡后即可奪取綏德,然后從綏米南北兩個方向實行包抄迂回延榆地區。如占領府谷后,即可與進犯綏遠的日軍會師。再則,府谷哈鎮又是馬占山東北挺軍總部所在地。
另據記載,從1937年11月7日日機轟炸陜西潼關開始,自1945年1月14日轟炸陜南安康為止,全陜55個以上縣市都遭日機轟炸,損失慘重的城市是西安、延安、寶雞、安康、渭南、榆林、咸陽、漢中等地。還據史料記載,轟炸陜西的日機大都從太原、臨汾、運城、包頭等地起飛,而轟炸陜南安康、漢中的敵機則遠從武漢、宜昌機場起飛。
參考資料:
1、榆林文史資料、榆林文史、榆陽文史、府谷、神木、清澗、吳堡文史、榆林地區史志、西安、延安、渭南、安康、寶雞文史資料。
2、采訪筆記。
3、報刊剪輯資料。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