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文史
相逢在首都北京——記中科院徐文耀院士
陳中立 段美術
今年中秋節前夕,我和老伴在北京北土城遺址公園瀏覽名勝古跡時,偶然望見公園北面墻上掛著一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大招牌,突然想起,我有個原陜西省綏德縣城郊一中高61級學生叫徐文耀,曾任這個研究所的所長,于是匆匆地走到研究所大門,向門衛打聽。剛巧這時從里面出來一位姑娘,我連忙問:姑娘你認識徐文耀嗎?姑娘答道:徐老師是我老師的老師哦,您是徐老師的什么人?我猶豫了一下便說:他是我過去的一個學生。啊呀!姑娘驚嘆道:是我老師的老師的老師啊……我馬上幫您聯系。不過,很是不巧,徐文耀出差去上海了,我只好留下我們在北京住址和電話,望她轉告。
幾天后,徐文耀就來到了我家。雖然已闊別五十多年了,可一進門,我們彼此一眼就認出來了?缭桨雮多世紀的重逢,見到了自己最得意的門生,心中百感交集、萬分激動。徐文耀雖貴為院士,但非常尊敬老師,十分謙虛,連連說“陳老師把我的中學數學基礎打好了。感謝老師!感謝綏德城郊一中!”我們談得很開心。別時,他還一再邀請我們去他家看看!
沒過多久,我們應邀到他家去串門。文耀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家四世同堂,九十多歲的老母依然健在,兩個女兒都有出息,孫兒們也很乖,夫人鄧先鋒是四川成都人,非常賢惠,做得一手好川菜,文耀的廚藝也不錯,包餃子是他的拿手好戲。他有時還要背老母親上、下樓,一大家十多口人恩恩愛愛,和諧相處,令人羨慕。
文耀是一位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優秀學者,修身、齊家,在科學上亦頗有建樹。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文革后中國新一代十八博士之一。他是綏德縣徐家坪人,1944年生,1955年至1961年在綏德城郊一中讀書,1961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學物理系,畢業后分配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從事地磁、地震預報、震源物理研究,1978年考取中國科學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1979年年留學美國,回國后獲理學博士學位,1989年晉升為研究員,1993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榮譽,1996年榮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97年獲得國家海洋局科學進步特等獎等。
文耀在中、美、英、法、日、瑞等國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主要成果有1980年首次發現“行星際磁場反向扇形效應”并提出解釋這種現象的“共軛電場”機制,建立了產生扇形效應的磁層一電離層三維電流體系,大大提高了世界數據中心A(WDC-A美國,波德爾)由地球磁場推斷行星際磁志扇形結構的準確率;1981年首次計算出包括極區在內的全球L(地磁太陰日變化)電流體系,用三維發電機理論研究了L電流體系的產生機制,理論與觀測很好吻合;1983年最先提出“中國地磁場嵌套模型”,推導出既包括地球主磁場的內源場部分,又包括外源場部分的矩諧級數表達式,結合使用球諧分析,建立了全球、中國、華北三個層次的地磁場嵌套模型;1985年又提出中低緯地磁子午臺鏈思想,研究出一整套用中低緯地面觀測手段診斷和監測地球電磁環境的方法,為研究日地能量耦合和磁暴預報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并用磁流體凍結場理論,首次得到地核表面無通量線運動的全速度;1992年提出了一個新的地磁指數—“Sq指數”,用于描述地磁太陽日變化的結構和強度特征,對中低緯大尺度電流體質的時空特點和物理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1996年提出普遍適用的“半開磁層模型”,用地面和衛星觀測資料,求得太陽風—磁層能量耦合函數的一般表達和參數。同年實現了磁層亞暴電流體系主要成分(驅動過程和卸載過程)的定量分離,推動了磁層—電離層耦合的定量研究;1998年根據地磁場形成的物理過程,對組成主磁場的成分進行了定量分離,并研究了各種成分的空間結構及其長期變化;2001年提出了一種延長地球磁場模型序列的方法,將現有1900年至2000年共100年的模型序列延長到2150年,得到長達150年的序列。
徐文耀出自綏德的一個貧寒農家,但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從小學到中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當年在綏德城郊一中(現為綏德一中),我教他班的數學,他全面發展,各科成績皆優,是我最喜歡的學生之一。他思維嚴密又富有想象,特別愛提問題。當年給他班上課的老師無一不覺得:文耀是塊好材,又有驚人的鉆研毅力,將來若得高人指點,有望成為像華羅庚一樣的大師。他果然沒有辜負母校老師們的期冀,后來成了大科學家,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憶往昔,在濤聲不息的大理河畔,在綠枊成蔭的綏德城郊一中的校園,在那艱苦卻又昂揚奮發的歲月里,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而今,過了半個多世紀,我們在首都重逢,一見如故。
俗話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文耀正是一位響當當的綏德漢。我們綏德能出這樣一位院士,是綏德的光榮與驕傲,也是綏德一中的所有老師們的莫大榮耀。
(作者系原綏德一中教師)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