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當前位置:首頁 >>榆林文史

吳堡黃河大橋修建史實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084次     時間:2006年01月11日

吳堡黃河大橋,位于山陜黃河峽谷的吳堡縣宋家川鎮與山西柳林縣軍渡之間,其結構為10棟11孔,主跨為鋼椅梁,兩邊為水泥T型預制梁,設計荷載為軍坦車60噸,民用車輛13噸;橋高25米,長392·6米,凈寬17·5米,自1969年12月15日建成通車以來,成為連接西北與華北的又一重要紐帶,為黃河兩岸人民脫貧致富,為祖國的各項建設及西部開發,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修建此橋的歷史背景卻鮮為人知。

文革期間,中蘇兩國關系嚴重惡化,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糾合東南亞一些盟國,形成對我國的包圍,實施經濟封鎖、政治排擠、軍事干涉,也掀起一股反華浪潮。在這股浪潮中,我一大批緬甸華僑被緬方毆打驅逐出境,我駐緬甸使館工作人員也被毆打,多人被打傷。我駐緬甸使館人員多次與緬方交涉,但無濟于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駐緬大使館向黨中央、國務院和周恩來總理作了詳細匯報。周恩來總理接到匯報后整夜沒有合眼,思考如何安排我駐外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僑民們的分批返回。近臨晨2點多鐘,他要通了外貿、海關和援外等單位的電話,詢問我國援緬的XXXX項工程物資情況,但得到的卻是這批援緬物資早在8小時之前就裝船上海走了,如無意外情況,再過幾小時將要到達目的地。當得知這一情況后,周總理迅速作出一套周密的作戰方案:第一,要外運部門通知XXXX號貨輪立即返航,并做好戰斗準備。第二,命令南海艦隊司令部派遣護衛戰艦到指定海域,完成護衛我國XXXX號貨輪安全返航的任務。第三,要求國防、交通部門盡快將這一批援外物資安排在國內,最后就一些細小事項又向各單位一一作了詳細安排。

臨晨,我海軍某戰艦梯隊接到命令后快速到達指定海域位置,立即組成了護衛我xxxx號貨輪的強大海上戰斗編隊,擔負起護衛貨輪安全返航的光榮任務,作好了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一切戰斗準備。與此同時,緬甸海軍艦隊也急急忙忙地駛來,準備截回這批物資器材。然而,為時已晚,他們己被我人民海軍艦隊嚴嚴實實地堵在了十旁,像熱鍋上的螞蟻,千急沒法,事后只能在廣播電臺上大罵我們,說什么"背信棄義啦,你們拉回去也是一堆廢銅爛鐵"等。而我們的周總理卻說:中國有許多大好江河,給你們援建一個這樣的工程,拿回來在我們自己的祖國就能建他幾座!"

吳堡縣是陜西榆林地區東南端的一個最小縣城,它地處九曲黃河秦晉峽谷間,此處古渡由來己久,是大西北通往華北的一個重要咽喉地段,故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開創共和國的許多元老、干部和東進大部隊也是從這里渡過黃河,解放了全中國的大片土地。在中蘇邊界戰況緊張時,毛主席高度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及時發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和"深挖洞,廣積糧"的指示。為防御外國軍隊可能從北方入侵,解決西北邊淫之重要交通,加強我北方的戰備所需,中央決定把撤回援緬物資的一部分在陜西省吳堡與山西省軍渡間的黃河上,修建代號為0015的戰備工程,事后公開為吳堡黃河大橋。

1968年底,山西公路勘測設計院完成大橋勘測設計任務,1969年派工程技術人員來到吳堡,山西公路局工程三隊、六隊工程技術人員也陸續來到軍渡和吳堡,北京軍區舟橋部隊進駐山西柳林楊家坪,解放軍工程兵某部隊進駐吳堡,陜西吳堡、山西柳林兩縣調集幾十名干部協助施工、動員幾百名基干民兵配合施工,軍民組成一個強大的施工隊,于1969年3月12日正式開工。

經過軍民團結奮斗、日夜緊張而艱辛的施工,大汛前就完成了大橋橋墩的澆鑄任務,為架設橋梁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被周總理親自指揮截回的這批物資也已運抵了吳堡對岸的軍渡施工地,每件涂有紅色防銹漆、用白色印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緬使館XXX人收"字樣的鋼梁,被工人們一件件地安裝在大橋上。在即將完成整個鋼梁安裝時,山西公路工程三隊年僅27歲的劉魁元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就在這一天,黨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委派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專程來吳堡慰問和視察0015工程。在軍民緊密合作下,僅用10個月的工夫就架通了這座黃河大橋,1969年12月15日正式通車。參加通車典禮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北京軍區、蘭州軍區、交通部以及秦晉兩省軍區、交通廳和榆林、呂梁地區黨政領導。

在建橋通車半年后的1970年7月31日至8月2日,府谷到吳堡區間普降暴雨,暴雨主要集中在孤山川、窟野河、禿尾河流域,其中窟野河的草垛山雨量站8月1日14時至20時降水量達103mm;從7月31日至8月2日降水量達1OOmm的區域,占到府谷到吳堡區間右岸支流的大部分流域,導致8月2日11時,吳堡出現1700m'/S年最大洪峰。本次洪水到吳堡后形成單式洪峰,其特征是水位高(644.35米),相應流量小(17000),測點最大流速竟有9·14m/s,水深大(8·4米),含沙量大(888公斤An'),是吳堡水文站建站以來洪水之最。

通車還不到一年的黃河大橋,初經這場大洪水,當然引起有關領導的重視。最高水位,最大含沙,每秒9米多流速的洪水,夾帶著許多漂浮物和1969年8月在該縣丁家灣以上沿黃開工的0904國防工程所倒入黃河大量的各種亂石、渣土,產生巨大的沖擊力,撲打著大橋,鋼柿上掛滿下水草和樹木,使橋面震動得特別厲害并發出巨大的聲響,迫使正在大橋面上百余名圍觀洪水的群眾受驚而緊急撤離。幸好該644.35米洪水峰頂,僅持續了10余分鐘(11:06~11:27分),到11:36分,水位降至643.40米,相應流量1410m'/S。不然大橋很可能被洪水沖垮,后果不堪設想!

為什么會出現如此情況呢?洪水過后,中央軍委協同交通部、水利部、山西交通廳和公路工程局等單位人員,專程來吳開展現場技術性質的調查。經多方調查取證、落實,其主因是大橋主設計師趙某某在抄用吳堡水文站水文資料時,遺漏了一組最高洪水浪高(8米多)的數據,造成該大橋整體高度設計低了10米,直接影響大洪水過流。為此,按當時我國有關法紀規定,依法判處大橋主設計師20年徒刑。

吳堡黃河大橋是我國307國道連接東西的一座重要橋梁,車流量逐年增加,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日流量高達2000多輛。由于經費、管理、養護等手段跟不上,加之守橋部隊撤離后超速、超載嚴重,導致該大橋經歷了連續幾年的超負荷承載,到1999年發現部分橋面破損,直到2000年7月30日,主橋面嚴重斷裂,直接威脅著行車的安全。后主管部門下撥300萬元專款,委派西安通達公司于8~12月進行了該橋面的大修。(王惠民)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193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