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論壇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委員論壇

抓住機遇形成合力 共創榆林中醫藥事業發展新局面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632次     時間:2017年03月02日


市政協委員、市二院中醫科     劉  挺


我市為中醫藥發展大市,近幾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貫徹中、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條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得到了省中醫藥管理局的肯定。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中醫藥投入不足。我市在機構建設、資金投入、人才保障等方面西醫大量擠占了中醫的發展空間。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經費各級財政預算的比例小,中、省中醫藥項目資金基層投入少,縣級醫院建設資金大多投向了縣人民醫院。

二是中醫藥的宣傳力度不夠。政府部門組織的中醫藥宣傳活動太少,未能使中醫藥文化在現代醫學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被現代社會普遍理解與接受,以至這些年社會的中醫藥偏見太多,不少群眾認為中醫不科學,中醫只能治未病。

三是中醫西化嚴重。全市沒有一所名副其實的中醫醫院,全是綜合醫院。中醫醫院獨立發展的困難仍然很大,中醫嚴重西化,有的中醫人員更不能擺正中醫與“中西醫結合”的關系,認為“中西醫結合”了就是發展中醫了。

四是中醫專業人才短缺與浪費并存。全市中醫藥人才普遍缺乏,梯隊不能形成。有的中醫人才被安排其他崗位,造成人才浪費。有的縣醫院中醫科只有一名中醫人員,有的鄉鎮衛生院沒有中醫藥人員,有的縣中醫人員全搞了西醫專業。

五是中醫藥學術氛圍不濃。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榆林地區中醫藥除區內經常進行學術交流外,榆林行署還在全省率先召開過振興中醫藥大會,市中醫學會還經常邀請中科院院士及全國、全省著名中醫學者、專家來榆傳經送寶。當前,全市性的中醫藥學術活動基本沒有。

六是本地中草藥資源利用和發展不足。市域內本可采集到幾百種中草藥,但現在則基本沒人采集收購,本地天然中草藥資源嚴重浪費。本地只種植十幾種中藥材,全部銷往外地。

七是沒有中醫藥專門管理機構。中、省、市《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若干意見》要求,市縣都要成立中醫藥管理局,當前,全省多市成立了中醫藥管理局,但我市至今沒有中醫藥管理局,有關工作由市衛生局婦社科承擔。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現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扶持和管理。

按照中醫藥自身規律建立健全中醫藥事業發展運行機制,盡快開創中醫藥健康發展新局面。根據中醫藥的行業特點設立發展中醫藥專項資金;在中醫藥人員的職稱晉升、崗位設置、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合理確定中醫收費項目及價格;科學擬定全市優秀中醫藥工作者、管理者、科普宣傳者的評優活動標準。大力鼓勵中醫藥工作者將中醫藥事業作為一種事業去追求而不僅僅作為一種職業去謀求。

(二)將中醫藥文化宣傳納入全市文化宣傳規劃。

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利用文化節等各種形式,使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精髓不斷成為群眾享受得到的健康文化,促進社會進一步認識、接納、受益中醫藥,激發群眾進一步從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高度深刻認識中醫藥文化本質,為振興中醫藥凝聚正能量,為發展中醫藥形成合力。

(三)努力辦好各級中醫院。

辦好中醫院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國家命名的中醫院,不能稱為或辦成綜合醫院或中西醫結合醫院。各級中醫院要擺正發展中醫藥事業和擴大中醫院規模的關系,把握好辦院方向,本著“先中后西,能中不西”的原則,保持中醫特色、發揮中醫優勢,快速發展中醫院“專業陣地”。要加強市級中醫院的事業引領作用,市中醫院在搞好本院業務工作的同時,選派中醫藥專家、授教,多措并舉對基層中醫藥工作進行傳幫帶。同時,加強縣級中醫院建設,帶動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發展,通過全市11所縣級中醫院與23家鄉鎮衛生院簽訂縣政一體化管理協議的辦法,促進中醫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四)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目前,要重點做好六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大中醫藥人才的招聘力度,提高事業單位中醫藥人才的招聘比例。二是面對全國性的醫學“生源”不足和基層中醫藥人才的缺乏和不穩定,利用市衛校和市衛生職業學校兩塊陣地招收定向中醫大專班,因地制宜發展當地中醫藥教育,充實基層中中醫藥人才隊伍。三是舉辦西學中學習班大力培養中西醫結合人才。四是大力開發民間中醫藥人才資源。五是適時邀請陜西和北京的中醫藥學者來榆講學,堅定中醫藥人士奮進中醫藥事業的斗志。六是鼓勵市區退休老中醫藥專家發揮余熱。

(五)盡快恢復中醫藥學會職能。

我市應盡快恢復中醫藥學會活動,讓中醫藥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站在中醫的角度談發展中醫,有效推進全市中醫藥的學術交流、科研進展,將事業不斷推向縱深。

(六)關注中草藥的資源和使用前景。

我市有得天獨厚的中藥資源,因沒人采集收購,中藥全由外地購入,且使用浪費,種植不足,使資源保護與利用矛盾突出。建議盡快保護藥源、搶救藥種、規模種植,提供本地藥用,緩解國家中藥緊張,防止“藥不濟醫”。

(七)盡快成立榆林市中醫藥管理局。

成立中醫藥管理機構的改革是目前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中首先需要的改革。中醫只有管理獨立了,才能真正發展。建議政府根據中醫藥發展的自身特點和需求,盡快落實編制,成立榆林市中醫藥管理局,切實解決中醫藥發展自身問題。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657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