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論壇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委員論壇

加快公共文化場館建設 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實力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2941次     時間:2017年03月02日



市政協常委、市住建局總工程師    李樹平


2000年以來,我市開始加大對各類文化場館的資金投入,一些公共文化場館改造、建設進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逐漸增強。但場館數量和規模與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且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矛盾與問題。

一是規劃滯后,盲目建設。規劃是管戰略、管方向的根本性問題,只有規劃水平上去了,城市公共文化場館才可能建設和發展好。榆林當前公共文化場館規劃滯后于城市快速發展。比如我市現有各類場館分布呈碎片化模式,布局極不合理。近年來謀劃的新體育館建設項目,規劃選址由最初的高新區到空港新區,再到西南新區,幾易其址,最終也沒有得以落實,導致項目建設擱淺。目前正在建設的榆林工人文化宮項目,選址在東沙城市邊緣地帶,廣大群眾對此也頗有微詞。

二是場館數量少、規模小。目前改造及新建場館項目存在數量少、規模小的問題。數量上已建成的和在建的場館一共才有12所,而與我們毗鄰的包頭市有11個群藝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3個博物館和1個美術館。規模上普遍偏小,更是不能滿足需求,比如榆林民俗博物館總占地面積為440平方米,建筑面積僅有260多平方米。榆林漢畫像石博物館占地面積僅1600平方米,榆林市展覽館展覽面積為1800多平方米,而且場館用房均為臨時租用。新建的市委會議中心竟然無法同時容納參加兩會的全體人員。公共體育設施方面,榆林市體育館建筑面積6920平方米,可容納觀眾不足2800人,充其量能算一個室內籃球場,中心城區還沒有一個開放的標準公共足球場地,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體育設施的需求。我們近期考察的咸陽市民文化中心位于咸陽市文體功能區內,由文化場館、文化廣場、文化公園及文化產業四個功能區組成。文化場館包括科技館、圖書館、檔案館、防震減災科普館、群藝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規劃展覽館、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多功能影劇院等,總建筑面積約155000平方米,概算投資12億多元,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三是種類單一、沒有特色。場館種類比較單一,主要為小的專題展覽類,其它如紅色紀念類、文化藝術類數量很少,至今沒有市級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榆林是全省唯一一個既沒有市級圖書館,也沒有市級博物館的設區市。會展方面更缺少大型的會展中心,歷屆煤博會只能臨時租用空地辦展。場館沒有特色,展品無個性,建筑檔次低。烏海市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煤炭博物館,巴彥淖爾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阿拉善盟音樂廳的獨特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榆林確確實實需要一批有榆林特色的標志性場館建筑提升檔次,打造城市新名片。

四是政府投入和社會參與不夠。盡管我市對城市公共文化場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加大,但總量上仍然偏低。主要原因:一是政府重視不夠,財力投入不足。高新區開發建設時期,正是榆林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土地、資金都好解決,但錯失了良好機遇,土地大部分用于房地產開發,文化藝術體育設施作為社會事業,政府投到這個盤子里的“蛋糕”顯然存在著量上的不足,也給榆林城市建設留下了很大的遺憾。二是政策不完善、投融資體制不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城市建設的積極性仍需引導,外資、民營、社會對各類場館建設的投入較少,缺少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各類場館的快速發展。三是政府引導不夠,更缺少實質性的優惠政策,加之2013年以后,整體經濟下行,土地儲備不足,資金、場地等方面的制約因素越來越大,影響了新館的建設進程。

榆林中心城區場館建設的主要對策

針對榆林市各類場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要把榆林中心城區的公共文化場所規劃建設當作城市規劃建設的短板來抓,當作“追趕超越”在城市規劃建設當中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如何利用我市優勢文化資源,采取更加積極、更加主動的措施,加快公共文化場館建設進程,是我市今后一個時期城市建設中的主要任務。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規范各類公共文化場館建設。應結合第五版城市規劃的修編,抓緊制定公共文化場館建設項目規劃,做到系統規劃、合理布局、科學建設。這樣,才有利于圍繞建設目標,形成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規范我市公共文化場館建設。

二是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加快各類場館建設。公共文化場館建設是構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完善相關政策,增大財政投入,加快建設進程。今后政府對各類場館建設的投入應隨著財政收入增長而逐年增加,并積極提供維修改造、新建選址、資金投入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加快各類場館建設,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有一個明顯的進步,真正提升城市檔次,適應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

三是采取多元投資渠道,推進各類場館建設。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城市公共文化場館建設,認真研究好哪些應當是政府重點投入的,哪些是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建設的,哪些應當是急需建設或改造的,哪些是逐步推進的。采取政策扶持、資金引導的辦法,鼓勵和支持各類企業及個人興辦場館,既支持采取公益性的管理服務方式,也鼓勵采取市場化的經營模式,并為其興辦各類場館提供優惠的政策條件,積極推進各類文化場館建設與發展。

四是積極探索“以商養館”模式。城市公共文化場館建設要預留足夠的商業空間用以招租。文化、休閑、商業功能要齊全,商業收入主要作為場館以后維修運營的費用,實行“以商養館”模式,既可減少后期投入,又能減輕場館運營給公共財政帶來的經濟壓力。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113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