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論壇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委員論壇

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 服務全市追趕超越大局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929次     時間:2017年03月02日

市政協常委、民革榆林市委會秘書長  李  鵬


大數據產業是繼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之后,以高端技術和信息服務為主的新興產業,它對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深刻變革,對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產生巨大影響。面對“榆林是一個經濟發展較快的落后地區”這一基本市情,搶抓大數據產業發展,有助于推進信息技術產業集聚,促進能源化工、現代農業與信息化融合發展,對于加快我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梢哉f“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

一、我市大數據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頂層組織統籌,大數據產業發展推動乏力。缺乏頂層組織統籌,也沒有一個大數據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整體推進速度

較為遲緩,與周邊兄弟市區相比,差距進一步拉大。據了解,近幾年我省大數據產業建設總投資累積達500億元,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新項目建設積極推進,預計到“十三五”末相關產業總產值將實現1000億元,其中位于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西咸大數據產業基地,是我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核心基地,已吸引聯通、移動、電信等100多個項目落戶。此外,在延安、寶雞、渭南、楊凌等市(區),都在依據自身特點建設大數據產業園區,總投資4億元的華為企業云陜西項目正式落戶延安。楊凌區建設的楊凌農業大數據中心已收集整理植物品種權數據、涉農專利信息數據、涉農專家數據以及其他農業科技成果數據200多萬條,是國內最大的農科教數據中心。

(二)缺乏聯動協作方式,各部門聯動不足。制約我市大數據發展的瓶頸在于“數據資源”。我市對自身數據資源的整合和開放共享方面尚未有大的突破。由于現有體制機制和歷史原因,各部門自成體系,在行政方式、規劃訴求、權責劃分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所建設和擁有的數據庫基本都是出于滿足和服務于本部門的管理需要而建立的,而且由于采集的時點、格式、要求不一,更新不及時、不同步等原因,造成數據一致性、準確性較差。由于內在動力不足,部門間缺乏橫向溝通和縱向合作機制,各個信息平臺各自為政,封閉運行,“信息孤島”的現象十分突出。

二、推進榆林市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堅持創新是發展大數據的最佳路徑,不但要推進建設模式、商業模式和融資模式的創新,更要推動政策和機制的創新。不僅要從政府外部推動信息資源共享,更重要的是需要在行政體制方面進行突破,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目前,我市工業大中型企業已經從機械化提升為自動化,邁向信息化,這是工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為了凝聚信息產業力量,運用“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和挖掘信息數據資源,逐步構建具有榆林特色的大數據產業體系,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實施“大數據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在管理體制方面,盡快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分任組長、各縣區主要領導任小組成員的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機構,建立跨部門、跨縣區、跨行業的大數據發展協同推進機制,真正形成“一個領導小組決策、一個職能部門歸口管理、各部門各司其職、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信息化工作格局。各級政府及其部門“一把手”要親自抓信息化工作,及時協調解決信息化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掃除數據資源共享的障礙,打通政府各信息平臺之間的行政壁壘,逐步公開民生等各項數據,實現部門、行業之間的數據資源流動與共享,促進對數據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二)產業發展,規劃先行。榆林能源相對富集、氣候條件良好、自然災害較少,根據工信部等五部委《關于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中的地區分類,屬于適宜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二類地區,完全適合發展大數據產業。因此,要在深入調研發展大數據的資源、技術基礎、人才現狀等情況的基礎上,根據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結合大數據產業發展方向、項目投入、服務類型等要素,采取“政府主導、市場推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對全市的數據資源整合與開放體系進行統一設計和統籌規劃,綜合運用股權投資、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將大數據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積極引導和支持大數據產業項目建設。

(三)出臺專項支持政策,解決產業資本瓶頸。一是加快大數據產業專業園區建設,規劃建設配套設施,促進重大項目落戶,對技術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重點產業化和應用示范工程等優先保障用地。二是加大大數據產業的財政投入,設立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對大數據企業科研按比例減免營業所得稅或提供補貼。三是優先支持相關企業參與申報國家科技專項。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共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為企業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中相關費用支出提供補貼。四是通過政策和資金引導,將民間資本更多地引進大數據投資基金。鼓勵相關企業加強資本市場的運作,促進形成有效的資金鏈,以資本的力量提升產業競爭力。

(四)結合九大“互聯網+”提升行動,以工業、能源、政務、農業、醫療、教育、基礎設施、電子商務等社會服務為切入點,加速各部門、各領域信息資源的融合共享。通過智慧城市的建設,逐步完善各個社會服務領域的數據中心,為建設西部一流的數據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礎。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256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