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論壇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委員論壇

加快黃河沿岸脫貧攻堅 促進區域全面協調發展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210次     時間:2016年08月30日

市政協委員、市扶貧辦扶貧移民科科長 鐘毓睿

    黃河沿岸6縣是我市重點貧困區域,除神木、府谷2縣外,其余4縣均為國家呂梁山片區縣。按照全國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和全省扶貧與民政“兩線合一”的要求,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25萬戶14.5萬人,占全市貧困人口總數的57.6 %。根據貧困人口致貧因素分:因病致貧2.4萬人,缺資金致貧2.7萬人,缺技術致貧0.9萬人,缺勞力致貧1.1萬人,因學致貧1萬人,因殘致貧0.69萬人。2016年黃河沿岸6縣計劃脫貧8.18萬人。其中:計劃按照“六個一批”措施疊加,綜合扶持,實現產業扶持覆蓋6.5萬人,生態補償覆蓋3.4萬人,易地搬遷3.14萬人,教育資助1.46萬人,醫療救助5.42萬人,兜底保障3.15萬人。

一、黃河沿岸脫貧攻堅進展情況

    黃河沿岸脫貧攻堅圍繞神木、府谷2016年全面脫貧,綏德、佳縣、吳堡、清澗2017年全面脫貧并“摘帽”,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扶貧。一是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要求,扶持貧困戶發展脫貧產業,每戶補助5000—10000元,扶持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二是先行試點發展鄉村旅游業,綏德、清澗啟動實施旅游扶貧試點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三是建立電商鄉村服務點,綏德啟動電商扶貧,對貧困家庭開設網店給予網絡資費補助和小額信用貸款等支持。四是開展光伏扶貧工作,綏德、佳縣、吳堡和清澗4個國定貧困縣目前已完成光伏扶貧規劃,每縣選擇100個左右村實施光伏扶貧項目,佳縣已啟動試點項目。

加大金融助推產業扶貧力度,按照基準利率,為有需求的貧困戶投放5萬元以下免抵押小額扶貧貼息貸款。市級在國債資金中為綏德、佳縣、吳堡和清澗4縣安排“風險補償金”2000萬元,用于貧困戶貸款風險補償;規范運行現有村級互助組織的基礎上,發展壯大村級互助資金。

(二)易地扶貧搬遷。我市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要求和“群眾自愿、積極穩妥”原則,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要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宜就地改造的就地改造,宜異地安置的易地搬遷,宜進城購房的進城購房。結合房地產去庫存,鼓勵群眾進城購房;結合新型城鎮化,加快異地安置。堅持專款專用,整合各類資金,用于移民搬遷。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每戶補助建房資金7萬元,基礎設施4萬元,后續產業扶持補助3萬元,舊房拆除補助1萬元。將搬遷與致富同步謀劃、同步推進,有土搬遷要配套好基本農田,無土搬遷要支持發展相關產業,引導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確保貧困群眾就業有門路、收入能增加。

(三)行業扶貧。 一是實施生態保護脫貧,將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力就地轉為護林員。二是實施教育資助脫貧,普及15年免費教育,農村貧困戶子女,從學前教育到大學畢業全程給予資助。三是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市縣財政為貧困人口代繳合療費,大病救治先診療后付費,參照低保對象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報銷。設立健康扶貧基金,在冊貧困人口的治療費用由基金專戶列支。認真貫徹落實省衛計委印發的《新農合健康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切實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四是落實社會保障兜底政策。這一輪脫貧攻堅是“一個都不能少”,對于勞力和技術缺乏或喪失勞動力貧困人口實施社會保障進行全員兜底。嚴格落實各項社保政策,今年起,低保線和扶貧線認定標準實行“兩線合一”。實行漸退低保幫扶,對當年超過低保標準但收入尚不穩定的農村家庭,延續保留其低保待遇一年。對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要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注重對特殊群體的關懷,今年上半年要完成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殘疾人的摸底排查,建立健全信息庫,分類進行幫扶。尤其要落實好70歲以上老齡人口高齡補貼政策,逐步提高補助標準,真正做到不讓一個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五是啟動整村推進扶貧,每縣選擇2-3貧困村先行試點,整合行業資金實施“水、電、路、訊、綠、房”六到戶和“文、教、衛、保、商”五到村民生工程,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四)社會扶貧。完善“第一書記”和駐村聯戶幫扶機制,扎實開展“六個一”駐村活動,協調和服務好省、市、縣三級派出的駐村工作隊,落實結對幫扶任務。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扶貧攻堅,營造出全社會共同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弘揚榆林民營企業致富不忘鄉親扶貧濟困精神,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出臺了《關于推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方案》,升華了“榆林現象”。發揮婦女在扶貧中的特殊作用,出臺了《關于實施‘巾幗脫貧行動’的意見》。加大協作扶貧力度,進一步完善對口幫扶地區、單位和企業的協調聯系制度,推動先進地區人才、資金、技術向榆林流動。

二、存在問題

一是黃河沿岸基礎設施仍很薄弱,仍然應該是扶持的重點,實際工作中還存在重產業、輕基礎的傾向,造成扶持效果不理想。

二是扶貧和民政對貧困家庭收入統計口徑不一致,造成“兩線合一”還有一些偏差。貧困戶普遍對脫貧政策期望值高,存在“等靠要”和“被脫貧”兩種傾向。普遍存在爭當貧困戶現象,脫貧后不愿簽字退出。個別地方對脫貧政策理解不深,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態。

三是部分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作用發揮的還不夠,僅僅是扶貧的輔助力量,不能起到主力軍的作用,對所在村底子不清,指導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力。一些同志存在“走讀”現象,有的駐村工作隊長和第一書記時有調換,影響工作的連續性。聯戶結對幫扶多以走訪慰問為主,能夠使貧困戶脫貧的幫扶措施落實不到位。

    四是金融扶貧工作開展不到位,“免擔保、免抵押、3年期貼息”小額貸款政策落得不實,有些縣沒有落實財政擔保基金;新成立互助資金協會數量較少,有些縣有畏難情緒;市、縣未成立扶貧融資平臺,無法承接各類政策性貸款。

五是資源整合還不到位,沒有出臺部門資源整合的具體辦法、“六到戶”和“五到村”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規劃還沒有落實,協調調度機制不順暢,1+N的大扶貧格局沒有形成。

六是扶貧系統干部隊伍力量不足,專業扶貧隊伍“老齡化”現象嚴重,如:市扶貧辦核定編制23人,其中:副處以上干部9人,正科12人,副科2人;年齡結構為31—405人,41-454人,46以上14人?h區情況也差不多,亟待充實年輕同志從事專業扶貧工作。

三、加快黃河沿岸脫貧攻堅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落實脫貧任務和措施。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六個一批”的要求,瞄準貧困戶進行專項扶持。同時,要按照我市“五到村六到戶”整村推進的要求,黃河沿岸貧困村要重點抓好安全飲水、電力、硬化道路、通訊、安全住房、綠化到戶,文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服務、連鎖便民超市等扶持。

    (二)夯實駐村工作隊責任。圍繞落實我市“六個一批”脫貧政策,盡快確定今年脫貧對象,準確把握制貧原因,因村施策、因戶制宜,逐戶制定脫貧措施,按照“六到戶”和“五到村”的要求拿出貧困村項目需求清單,以縣為單位上報市扶貧辦,保證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三)下大力氣抓好金融扶貧工作。繼續抓好村級互助協會的運作,有條件的縣要積極籌措資金,擴大互助資金的覆蓋面。要繼續抓好信貸扶貧工作,特別是要籌措資金建立“小額信貸”擔;穑y行的后顧之憂,解決貧困戶貸款難的問題。市縣兩級要成立扶貧融資平臺,利用好國家政策性貼息貸款政策,貸款集中解決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扶貧資金不足問題,起到短期補短板的作用。

(四)抓好資金管理和資源整合。以縣為單位,因地制宜出臺扶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和資金整合管理辦法。市縣兩級要將年度貧困村退出和貧困戶脫貧任務分解到相關行業部門,按照1+N的辦法夯實責任,會同扶貧部門出臺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同步抓好貧困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開發。

(五)抓好扶貧政策宣傳?h鄉兩級在扶貧工作中,要加大扶貧政策宣傳力度,開展基層干部脫貧政策培訓,讓干部群眾真正理解“精準”內涵,降低期望值、增強自信心,尤其是要讓每個貧困人口明白,脫貧政策重在扶志、扶智,不是分“唐僧肉”,根本要靠自身努力脫貧,力爭使扶貧工作做到群眾滿意、政府滿意、社會滿意。

(六)充實扶貧系統干部隊伍。面對脫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扶貧系統干部“青黃不接”和行業扶貧沒有專職協調資金整合機構的現狀,建議市上要考慮給市縣扶貧部門下設“行業扶貧協調辦公室”機構,增加人員編制,全力搞好行業部門脫貧攻堅的協調指導。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33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