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提高農村和城鎮居民素質 加快我市全面率先實現小康步伐
市政協委員、榆林豐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凱華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近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和中小城鎮,這部分人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保障。我市是一個農業大市,又地處西北較為落后,農村和中小城鎮人口占的比例更多,這部分人所處的生活環境和受文化程度的制約,在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方面相對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來說還有一定的區別。所以加強我市農村和中小城鎮居民的思想教育迫在眉睫。
一、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深刻
我市個別地方的基層組織對群眾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以為群眾只要不上訪、不鬧事就行了,存在這種思想意識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干部腦子里裝的全是各種各樣的經濟指標,沒有精力抓思想教育;二是對群眾的思想教育沒有詳細的量化指標,使得某些干部認為基層群眾思想教育抓不抓無所謂;三是基層干部對上級的政策法規鉆研的不深、吃的不透,不重視提高理論素質和政策水平,教育和指導群眾工作能力欠缺;四是個別基層干部存在愚民思想,害怕群眾清楚明白了,以后的工作難度更大,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引起群眾的不滿。
2、工作力度不到位
基層干部中不重視思想教育工作的現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基層組織常年沒有組織活動,不研究思想教育工作;基層黨員隊伍素質不高問題比較突出,很難發揮骨干作用;承擔最基層農民思想教育的村組干部,由于自身條件的原因,自覺抓農民思想教育的覺悟不高。
3、教育方式不科學
思想教育沒有把握住基層群眾的切入點,思想教育的內容與基層的實際情況有差距,有些調子定的太高不切合實際,有些切入點太低起不到作用。個別同志做思想工作不注意細節,講話方式與實際現狀不協調,理不在點子上,話不在心坎上,基層群眾聽不進去,這樣的工作和沒做也沒什么區別。
4、教育陣地逐步萎縮
我市相當一部分鄉、村沒有文化宣傳教育陣地,部分基層組織的文化館、圖書室條件和設施簡單,村級思想教育設施不健全,甚至萎縮。
二、目前基層群眾的思想現狀
1、目前基層群眾的利益觀念逐步強化,但政治觀念和集體主義思想正在退化。勤勞致富成為廣大基層群眾普遍的追求。但在榆林是“經濟發達的落后地區”大環境下,有部分群眾把一切向錢看作為行為準則,有些人為了獲取錢財而采取不正當手段,有些甚至違法犯罪。
2、基層群眾文化素質逐步提高,但封建迷信活動等陳規陋習有所抬頭。近年來,中小城鎮或較富裕的鄉村,電視已相當普及,農村娛樂、文化生活也逐步提高了層次。但是,有些地方的封建迷信、黃賭毒等不良現象沉碴泛起,供神拜佛、算命占卜等現象屢見不鮮,婚喪嫁娶比富斗闊愈演愈烈。
3、學法用法的積極性有了普遍提高,但法制觀念普遍淡薄。
特別是貧困地區,拐賣婦女兒童、設娼聚賭等各類刑事案件時有發生。普遍的鄰里糾紛只是互相指責、謾罵,有的為一件瑣事可能要吵好幾天,現在情況有所改變,基層群眾的激進意識增強、個人唯我意識增強,稍有什么過激就可能動武甚至發生命案。近幾年,全國發生的幾起典型的滅門慘案就應證了這一情況。
4、道德失范問題顯現
中國傳統的優良道德觀念日益淡化,一些腐朽的道德觀念乘虛而入,進一步支配基層群眾的思想和行為。各類邪教組織發展的成員基本都是中小城鎮居民和廣大農民,部分傳銷組織的主要市場就是基層群眾。部分群眾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嚴重,出現道德迷失、是非善惡不辨、美丑混肴不清,社會正義感下降,榮辱觀、是非觀混亂。
5、基層群眾對基層干部認同度不高,政府公信力下降
隨著基層改革的深入,基層群眾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和掌握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黨關于農村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但由于有些基層干部在執行上級各項方針政策中出現偏差,打折扣等不良現象,使得基層群眾對基層干部的認同度不高,影響了基層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
三、加強農村和中小城鎮居民思想教育的辦法和途徑
1、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是轉變思想的前提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應,又給予偉大的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地表現。”因此,實現農村和中小城鎮居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必須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脫貧致富,增加基層群眾的收入,從而夯實基層群眾的思想基礎。大家也可以設想一下,假如一個人成天餓著肚子,居無定所,你再給他談思想教育,這不是很無聊嗎?
2、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基層群眾的實際問題
基層群眾最盼望的是出行方便,居有定所,衣食無憂。政府能把基層群眾生活的基礎設施建設好,群眾自然就沒有其他的想法,能安安心心的過日子。我市應結合結構性改革,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環境,使農村能留人、有事做。
3、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農村工作機制
認真貫徹和執行中央有關涉農的各項政策,要公平公正,不折不扣,要一碗水端平,對待百姓問題不能偏三向四。
4、堅決打擊各種傳銷組織和邪教組織。這些不法組織的存在,嚴重干擾了基層群眾的正常生產和生活以及思想、思維。這對良好的農村社會風氣破壞極為嚴重。
5、建立一個以科技、文化、教育、新聞、衛生、影視等部門構成的面向基層群眾服務體系,為基層群眾提供豐富的文化食糧。大力開展基層群眾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社區教育。要鼓勵基層群眾參與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設,建設基層文化工程。積極發展各地區的文化交流,推動現代文明向基層滲透,促進基層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逐漸樹立獨立的文化心理,價值取向,現代意識,科學的生產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使基層群眾的思想不斷邁向現代文明。
總之,基層群眾的思想觀念是我們建設現代文明社會的核心和精神動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加強基層群眾的思想教育,引導基層群眾的思想轉變,是建設我們社會主義強國的必經之路。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