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關于加強榆林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民革榆林市委
城市管理是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是城市管理創新的重要途徑,是社會管理創新的必然要求。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快速推進,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給城市管理帶來了巨大壓力。近年來,市委、政府積極采取“揚長補短”施政方略,堅持一張圖紙繪到底,尤其注重補足工作“短板”,實實在在、踏踏實實為榆林做了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難事和實事,極大改善城市管理的硬件設施,市民普遍反映,榆林的天變藍了,地變綠了,路變通了,群眾的幸福指數提高了。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城市管理的期望也越來越高,過去上主觀隨意的人治思維、運動式、游擊式、突擊式的城市管理方式和方法,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城市發展的需要。有不少市民反映,城區停車泊位施劃不科學、數量嚴重不足;衛生保潔不及時、死角多;業網點布局的不合理、流動商販擺攤設點混亂;城區供排水等地下管網建設滯后,施工單位缺乏溝通,常常是電力挖了電信挖,燃氣挖了有線電視挖,道路損壞嚴重;交通信號燈等道路交通基礎設管理粗放,方向指示標志與道路指示標志設置隨意,未能進行有效整合;榆林經濟開發區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2012年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至今為止,入駐部門和單位沒有設置具體的門牌地址,例如通過114查詢市委地址,得到的答案僅僅是“榆林開發區,榆溪大道市委大院”。面對城市管理中社會要求高和管理水平低的矛盾和問題,如何不斷提高城市建設質量,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為廣大市民創造一個清潔美觀、功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人居環境,成為擺在市政管理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為了探索破解這一難題,通過對我市城市管理的深入調研,現就推進城市管理創新,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作如下框架性思考。
總的來講,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指綜合運用市場、法律、行政和社會自治等手段,以標準化、科學化、網絡化、規范化的思路,通過細化管理空間、量化管理對象、規范管理程序、明晰管理責任等,實現對城市管理活動的全方位覆蓋、全時段監管、高效能管理。具體來講,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整合管理資源,理順管理體制。不斷強化市政府組織協調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權威性,打破了現有的松散、各自為政的體制模式,實行監督層面與執行層面的監管分離,把事前和事后的工作納入一體化監控,把事中的執行層面交給縣區或職能部門,實現城市監督管理機構與轄區內各有關單位和部門之間的垂直管理,形成市政府統一調度指揮,縣區和各個職能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機制,從而為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提供體制和機制上的保障。
二是要科學劃分管理空間,細分管理區域。實踐表明,按照行政區域或事權來劃分城市管理區域與責任的傳統做法,會導致管理空間過大,管理對象不具體,最后是所有事情都要管但又管不過來、管不到位。因此,要實現城市管理新突破,首先解決管理空間細化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管理責任、管理內容、管理對象的定位及管理方式規范等問題就無法落實。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就是解決空間細化的有效方法,它是把網格作為空間分析的一種方法,利用網格地圖技術,在城市管理區域以一萬平方米為基本單位,劃分出若干邊界清楚、無縫對接的網格單元,把城市管理對象定位在萬米單元網格,使城市管理人員與城市管理問題準確定位,實現小區域、模塊化管理,從而減少了管理的流動性和盲目性,有效實現了粗放管理到精確管理的轉變。
三是要建立智慧城管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信息化的應用程度成為衡量城市管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先進的管理手段,特別是科技手段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決定性因素。當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智慧城管系統的建立提供了技術保障。所以,要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就必須下氣力建設智慧城管信息平臺,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建設先進的網絡信息系統,有效支撐新模式的運行。與此同時,要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復投資,交叉建設,應按照信息資源共享的原則,整合規劃、建設、城管、公安、國土資源等部門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信息資源,建立統一的城市管理數據庫,形成鏈接市級、區級、市直部門和單位、社區的網絡信息平臺,實現集數據管理、動態監控、行動指揮、信息發布、投訴受理、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做到的城市管理問題的快速發現、快速反應、快速處置、快速解決。
四是要優化指標考評體系,實現依法管理。制度是城管工作規范高效運行的根本保障,要全面梳理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在堅持依法管理的原則指導下,細化自由裁量權標準,確保處罰的合理性與公平性。建立完善城市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組建以政府為主導,第三方中介組織為主體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考評隊伍,構建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評價指標體系,將其納入各部門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考評結果定期向社會公布,讓廣大市民監督。
五是創新管理理念,鼓勵社會組織參與管理。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市民生活得更舒適、更健康、更方便。因此,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的依靠力量應當是綜合的,而不能簡單依靠政府一方來完成城市管理的全部任務。因此,要以政府為主導, 以市場化的思維和方式,解決城市管理服務中的難題,降低城市管理服務成本。同時,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鼓勵各類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城市管理,采用服務外包和購買服務等方式,推行公共服務社會化。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