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強化互聯網思維 適應網絡發展新常態
近年來榆林市高度重視互聯網發展技術,出臺了針對互聯網信息內容、輿情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同時建立了榆林市網絡輿情處置聯席會議制度、網絡輿情研判預警告知機制、重大突發網絡輿情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等一系列機制。整體來看,全市互聯網輿論生態從2014年開始明顯好轉,網絡謠言和不文明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我市互聯網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互聯網管理職能分散。全市互聯網發展基礎薄弱,互聯網管理體制由于歷史原因,造成“九龍治水”的管理格局,多頭管理、職能交叉、權責不一、效率不高。
二是本地網站發展嚴重滯后。本地網站缺資金、缺人才、缺技術。本地新聞網站和政務網站多數沒有專門經費,創新不足,運營模式落后,版面落伍。本地民間網站數量少,投入資金少,融資難度大,發展后勁不足。全市信息化建設、電子政務、信息公開等工作推進緩慢,管理機制不順。
三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緩慢。全市新聞媒體各自為陣,單打獨斗,沒有做到資源共享。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改革速度緩慢,甚至出現排斥、回避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現象,沒有主動適應互聯網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大環境。
四是全市政務網站、微博、微信發展不平衡。黨政機構新媒體應用的整體影響力有待提升。部分單位政務網站更新、上稿不及時;有些窗口單位、民生服務單位不開通微博、微信平臺;有些單位開通微博、微信但并不認真管理,成為休眠、僵尸微博、微信。
五是網絡安全管理滯后。全市互聯網發展基礎差、底子薄,網絡安全存在漏洞和問題較多。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統一規劃,繼續加強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繼續加大對全市互聯網基礎資源的建設,提升寬帶增速和4G信號覆蓋率,將“智慧城市”、光纖入戶等納入城建規劃。在寬帶鋪設和基站建設上政府需要統一規劃,與城市規劃有效結合起來,做好幾家運營商協調工作,避免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
二、加快媒體融合改革,探索建設大傳媒集團
首先應從媒體融合開始改變。要敢于沖破束縛,打破觀念,對媒體生存發展現狀進行徹底改革,參照廣東、上海、深圳媒體運營模式,將報、臺、網融合重組,建設大傳媒集團,推出自己的媒體產品。我市應該主動適應形勢,積極創新發展,打造西北地區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同時,要理順信息公開和電子政務建設管理體制,整合電子政務資源,將各級各部門政務門戶網站打造成重要的宣傳展示窗口和網上辦事、政民互動的陣地。
三、進一步理順全市互聯管理體制
建立集中統一的互聯網管理制度和機構,將網絡信息內容、網絡安全管理和信息化建設集中統籌規劃和管理。
在全市建設統一的機房和運維中心,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四、強化培訓教育,促進文明依法上網
在新形勢下,必須要強化互聯網思維,主動認識和適應互聯網發展新常態。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的互聯網應用培訓。社會各界要主動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要常用網、善用網,不能被網所困、被網所惑,更不能將互聯網作為攻擊他人和發泄私憤的工作。要加大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力度,也要加強互聯網法律法規普法宣傳教育。
市政協委員 孫利斌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