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論壇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委員論壇

破解融資困境的治本之策要大力發展多元化金融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818次     時間:2014年04月09日

市工商聯

根據大會安排,我發言的題目是《破解融資困境的治本之策要大力發展多元化金融》。去年以來,受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全國產能過剩、能源市場價格低迷等因素疊加,榆林經濟遇到了很大困難,部分縣區還引發了民間借貸風波,誘發了一場局部性、間隙性金融危機,民營企業融資極度困難。為了助推民營經濟走出困境,探究突破企業融資途徑,根據市委胡志強書記的指示,去年11月我們市工商聯組織工商界、金融界代表赴江浙滬進行了金融專項考察,隨后又在西安、榆林、府谷、神木組織了多場金融專題調研對接會。在這場金融危機的深刻教訓中,在銀行、民間、企業間進行的這場資本博弈過程中,我們認識到破解融資困境的治本之策,要大力發展多元化金融。目前,榆林金融業的發展比較滯后,發展模式仍然較為傳統。銀行一家獨大,實體經濟高度依賴信貸支持。證券、期貨、信托、租賃等金融產品才剛剛起步,風投、基金、股權、產權交易基本空白。社會融資渠道單一,直接融資占比很小,區域資本市場發展非常滯后,與榆林經濟地位和經濟總量極不相稱;民資引導渠道不多,金融風險依然存在。據不完全統計,榆林民間資本超過1500多億,而且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在能源產業進入平均薄利、傳統制造業進入微利的時代后,大量榆林民間資本亟需尋求有效投資渠道,極易引發非法集資、盲目投資和資本外流等問題;中介服務發展嚴重滯后,金融人才相當匱乏。榆林的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機構發展程度很低,難以在融資、資產評估、信用調查、債權維護等方面提供全面、高效、配套的專業服務。這些差距與不足都要求榆林大力培育發展多元化金融服務業。

如何發展多元化金融服務業,我們的建言是:

第一、創造適應多元化金融服務業生存的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當前榆林金融業結構單一,資本市場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不能適應新型金融業態的生存和發展。無論是社會的配套服務,還是企業自身的制度建設都與新型的金融工具相脫節。所以政府應在改善金融服務的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上狠下功夫。一要下大力氣引導企業轉變觀念,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企業能否建立起嚴格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如果一個企業沒有一套嚴密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光靠老板憑感覺拍腦袋管理企業,那些風投、創投、信托、基金、私募、債券等新型的金融機構和工具就不會向這類企業投資或融資的,所以就更談不上上市融資,只能依靠傳統的融資工具進行間接融資。所以政府要在幫助和引導我們當地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上狠下功夫。建議每年從全市篩選20家標桿企業,鼓勵進行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和股份制改造。對具備在主板、新三板上市條件的企業給以資金獎勵、稅收優惠、優先分配社會資源等不同層次激勵措施。二要完善抵押登記制度。目前榆林的抵押登記制度很不健全,限制了企業使用新型金融工具進行投融資,也就影響著企業資本的流動性和由資本流動性產生的資本放大效應。所以建議政府盡快完善抵押登記制度,拓寬抵押登記的資產種類,將房地產、礦權、林權、知識產權、商標權、著作權、承包權、經營權、生產設備、甚至債權等全部納入抵押登記范圍。這樣不但可有效拓寬企業融資抵押范圍,為企業利用新型金融工具進行投融資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為固化的資本流動起來創造了可實現的途徑。三要加快信用體系建設。一方面盡快搭建我們地方征信信息平臺,政府可借鑒溫州經驗,出臺《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要求全市各行業特別是銀行、稅務、工商、司法、小貸、典當、擔保、審計等行業建立自己的“黑名單”制,并建立聯動共享征信平臺,為新型金融機構進入榆林市場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大金融秩序的整頓,特別是加大對違約和信用缺失的懲治力度,使信用缺失支付高昂的經濟代價和道德代價,克服和改變過去以“熟人社會”為基礎的簡單粗放的社會信用體系的弊端,促進以“契約精神”為基石的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第二、重視組建地方性金融機構。要組建屬于我們榆林地方性金融部隊,地方性金融機構不但稅收、利潤留在了當地,而且在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上、在調節經濟發展節奏上,我們地方上會變得更加主動。利用好榆林被陜西列為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市的珍貴機遇,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要多組建地方性金融機構,在穩步壯大榆林13家法人金融機構的基礎上,將現有部分有實力的小貸公司整合重組為多個村鎮銀行,并積極探索籌建榆林銀行、榆林信托、榆林證券、榆林創投等關聯金融公司。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和民營股份制公司,以國有資本或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為主體,引導民間資本以私募股權基金等形式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投資。

第三、引進與培育新型金融機構,培育地方金融人才,加速金融集聚發展。金融服務產業本身是一個知識密集型產業,新型的金融產品和工具更需要高智商的人才來研發,我們當地人才奇缺,要想發展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引進新型的金融機構十分必要。在具體工作推進上,一要出臺金融招商優惠政策并大力宣傳,對引進新型金融機構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對進駐榆林的新型金融機構落實專門對接服務。二要鼓勵當地企業通過合作的形式引進新型的金融機構。根據目前我們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市場環境,直接引進真正有實力、管理規范的機構難度很大,通過借助當地相關企業與外界新型金融機構合作的機制,來引進新型的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來培育我們的市場。我們在與外界合作的過程中,無形中就給本地培養了人才和經驗,為下一步建立我們榆林的新型金融機構奠定了基礎。三要和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對接,建立資本、人才、信息、管理、服務、品牌雙向交流的通道,依托各類金融專業服務機構,積極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第三方金融服務機構來榆林發展,逐步建立覆蓋中小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金融服務鏈條。

破解融資困境,推動金融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市場來培育,需要政府來引導,需要企業、民眾廣泛來參與。只要我們吃準癥結達成共識,拿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其中的智慧和擔當,并付出務實而果敢的行動,我們堅信多元化金融在破解企業融資困境、支撐榆林轉型升級的進程中,將會凸顯強大力量!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375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