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政協榆林市委員會2020年綜合預算說明
第一部分 部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
(一)宣傳和貫徹執行國家的憲法、法律和各項方針、政策,推動全市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事業。貫徹全國政協和省政協重要會議精神以及市委有關決定,向省政協和市委反映貫徹執行情況。
(二)密切聯系各方面人士,反映他們及其所聯系的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對市上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協助市上國家機關進行機構改革和體制改革,改進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義,加強廉政建設。
(三)調整和處理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和政協榆林市委員會內部合作的重要事項。根據市委提議任免機關縣處級干部。
(四)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傳播先進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以及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紀律的宣傳教育工作。
(五)堅持發展科學、繁榮文化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密切聯系市上國家機關和其他有關組織,在政治、法律、經濟、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方面開展調查研究等活動,廣開言路、廣開才路,充分發揮委員的專長和作用。推動和協助社會力量興辦各種有利于榆林經濟社會發展的事業。
(六)組織委員就全市改革和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視察調研,通過建議案、提案和其他形式向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的和有關組織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為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獻計出力。
(七)組織和推動委員在自愿的基礎上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時事政治,學習交流業務和科學技術知識,增強為祖國服務的才能。
(八)宣傳和參與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統一祖國的方針政策、知識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僑務政策、外交政策,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和全市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九)加強同縣(區)政協的聯系,溝通情況,交流經驗,指導工作,解決問題。
政協榆林市委員會現有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學習文史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科技和民族宗教委員會7個工作機構,有辦公室、研究室、聯絡處3個辦事機構,共計10個部門。辦公室下設社情民意信息處、行政科、會議科3個內設事業機構,機關現有在職人員66人,離退休人員34人。四屆政協由26個界別組成,現有委員389人。
二、2020年年度部門工作任務
2020年市政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席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牢記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使命任務,圍繞市委四屆七次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和廣泛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努力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為榆林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進一步筑牢思想政治基礎
1、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強化“兩個維護”,不斷鞏固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2、不斷豐富學習形式。通過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議、中心組會議以及專題講座、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組織和引導全市政協組織、全體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同志,學習中央、省市委重要會議精神、重要決策部署,學習政治理論、政協統戰理論、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知識。參加全國政協干部培訓中心專題學習培訓活動。各專委會根據工作實際,對本委委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學習。
3、鞏固和深化主題教育成效。在強化理論武裝和推進破難解難上更進一步、更深一層,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通的更加徹底,真正把調查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推動發展的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推動主題教育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進一步增強協商議政實效
4、精心組織整體協商。認真開好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廣大政協委員,圍繞“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圍繞榆林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和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進行協商議政,積極建言獻策。
5、深入開展專題協商。重點圍繞高端能化基地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組織委員深入調研,召開兩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
6、不斷深化座談協商。重點圍繞煤礦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古城保護與開發、林權制度改革、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和四屆五次會議委員關心關注的提案等方面,組織召開協商座談會,提出針對性強、管用有效的對策建議,助推各項事業發展。
7、豐富協商民主形式。著眼于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進一步完善整體協商、專題協商、重點協商、提案協商等協商形式的工作機制,加強對口協商、界別協商,加快建設政協智庫,積極探索網絡議政、遠程協商,進一步擴大協商參與面,增強協商實效。
8、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重點圍繞智能無人系統產業發展、壯大發展循環經濟、沿黃道路生態建設、功能農業發展等課題,深入開展調研活動。并進一步完善調研成果采納情況反饋機制,促進調研成果轉化落實。
(三)進一步助力民生改善
9、圍繞助力民生改善開展履職活動。選擇基層反映集中、群眾高度關注、黨政部門希望解決的民生問題,開展履職活動,為補短板,惠民生獻計出力。
10、緊扣民生熱點服務基層群眾。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問題,開展“委員走訪”活動。組織委員送科技、送醫療、送文化、送法律到社區和農村,做好脫貧攻堅、結對幫扶等工作。
11、積極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暢通民意反映渠道,調動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縣(市、區)政協、各專委會和委員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積極性。認真辦好《協商建言》內刊,及時收集和報送社情民意信息。認真做好社情民意信息的跟蹤反饋工作,促進信息成果的轉化和落實。
(四)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
12、完善民主工作機制。深入貫徹中省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明確監督內容、監督主體和監督形式,著力完善知情明政、協調落實、辦理反饋、權益保障等工作機制,為民主監督的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13、拓展民主監督渠道。積極探索民主監督有效方式,通過政協例會、視察調研、提案辦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推薦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等形式,有效搭建監督載體,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充分表達各界意愿,切實提高民主監督實效。
14、發揮民主監督員的作用。推薦市政協委員擔任政府部門和單位民主監督員,加強政協、民主監督員、邀請單位三方之間的溝通聯系,為監督員履行職責創造條件。圍繞依法行政、效能建設和公務人員行風建設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監督。
(五)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
15、加強黨派合作共事。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的溝通聯系,拓展團結聯誼的途徑和形式,積極開展聯合調研、界別活動,加強對各黨派團體參加政協共同性事務的協商,深化同黨外人士的合作共事。
16、加強團結聯誼工作。協助黨委、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強與社會各界人士的聯系交流,密切與新社會階層的溝通聯系,合理引導其政治訴求和利益訴求,激發社會活力。
17、加強文化文史工作。完成《歷代典籍中的榆林》和《陜北食譜》的編輯出版、發行和交流工作。發揮好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
18、助力扶貧攻堅。繼續組織開展參與精準扶貧脫貧活動,引導和支持有條件、有能力的委員結合自身優勢和能力特長,根據自身行業職業特點優勢,通過不同方式為精準扶貧脫貧做實事辦好事,為我市實現率先脫貧,發揮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的積極作用。
(六)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
19、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政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在市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之以恒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實施細則,馳而不息整治“四風”,努力建設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20、加強委員隊伍建設。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培訓方式,采取市內調研、觀摩和外出考察、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委員教育培訓。通過走訪慰問、座談交流、界別聯誼等形式,加強與委員的聯系,不斷提升委員的政治把握、調查研究、聯系群眾、合作共事等履職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加強對委員的履職管理和考核,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21、加強新聞宣傳工作。進一步密切與市內外媒體合作,切實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辦好市政協門戶網站和《榆林政協》,精心謀劃報刊專欄,加強對政協重要會議、經常性工作和委員履職風采的宣傳,積極報道政協履行職能的成果和委員參政議政的風采,傳播好政協聲音,擴大人民政協的社會影響力。
三、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從預算單位構成看,本部門的部門預算只包括部門本級(機關)預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榆林市委員會辦公室本級(機關)
四、部門人員情況說明
截止 2019年底,本部門人員編制 67人,其中:行政編制36人,事業編制 31 人;實有人員66人,其中行政人員49 人(市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等編制單列管理13人,不占單位行政編制),事業人員17人。單位管理的離退休人員 34人。
第二部分 收支情況
五、2020年部門預算收支說明
(一)收支預算總體情況
按照綜合預算的原則,本部門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納入部門預算管理。2020年本部門預算收入1723.6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收入1723.65萬元,無政府性基金撥款收入。 2020年本部門預算收入較上年增加58.59萬元,主要原因是工資福利支出中增加了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支出;2020年本部門預算支出1723.6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1723.65萬元,無政府性基金撥款支出,2020年本部門預算支出較上年增加58.59萬元,主要原因是工資福利支出中增加了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支出。
(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2020年本部門財政撥款收入1723.6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收入1723.65萬元, 2020年本部門財政撥款收入較上年增加58.59萬元,主要原因是工資福利支出中增加了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支出;2020年本部門財政撥款支出1723.6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1723.65萬元,2020年本部門財政撥款支出較上年增加58.59萬元,主要原因是工資福利支出中增加了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支出。
(三)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明細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規模變化情況。
2020年本部門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1723.65萬元,較上年增加58.59萬元,主要原因是工資福利支出中增加了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支出。
2、支出按功能科目分類的明細情況。
本部門2020年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23.65萬元,其中:
(1)行政運行(2010201)844.88萬元,較上年減少157.21萬元,原因是公用經費按照財政要求大幅度縮減,有人員調離、退休,工資福利支出有所減少;
(2)其他政協事務支出(2010299)580萬元,較上年減少20萬元,原因是按照財政要求專項業務費有所縮減;
(3)行政單位離退休(2080501)31.27萬元,與上年持平;
(4)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2080505)96.39萬元,較上年增加96.39萬元,原因是新增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支出預算
(5)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2080506)48.19萬元,較上年增加48.19萬元,原因是新增了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預算
(6)行政單位醫療(2101101)53.67萬元,與上年持平。
(7)住房公積金(2210201)69.25萬元,與上年持平3、支出按經濟科目分類的明細情況。
(1)支出按部門預算經濟科目分類的明細情況
2020年本部門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23.65萬元,其中:
工資福利支出(301)889.83萬元,較上年增加127.31萬元,原因是工資福利支出中增加了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支出;
商品和服務支出(302)788.82萬元,較上年減少11.63萬元,原因是公用經費及專項業務費按照財政要求都有所縮減;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303)45萬元,較上年減少27.08萬元,原因是2019年度單位離退休人員去世,有撫恤金支出,本年度無撫恤金支出。
(2)支出按政府預算支出經濟科目分類的明細情況
2020年本部門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23.65萬元,其中:
機關工資福利支出(501)889.83萬元,較上年增加127.31萬元,原因是工資福利支出中增加了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支出;
機關商品和服務支出(502) 788.82萬元,較上年減少11.63萬元,原因是公用經費及專項業務費按照財政要求都有所縮減;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509)45萬元,較上減少27.08萬元,原因是2019年度單位離退休人員去世,有撫恤金支出,本年度無撫恤金支出。
4、2019年結轉財政資金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情況。
本部門無2019年結轉的一般公共預算撥款資金支出。
(四)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1、本部門無當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并已公開空表。
2、本部門無2019年結轉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支出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收支情況。
1、本部門無當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收支,并在財政撥款收支總體情況表中列示
2、本部門無2019年結轉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支出。
第三部分 其他說明情況
六、部門預算“三公”經費等預算情況說明
2020年本部門當年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預算支出20萬元,較上年減少5萬元(20%),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未安排公務接待費預算支出。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0萬元,與上年一致,我單位嚴格執行出國(境)管理有關規定,本年度未安排出國(境)公務活動;公務接待費0萬元,較上年減少5萬元(100%),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單位嚴格執行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嚴格控制接待標準及接待量,壓縮公務接待費支出,本年度未安排公務接待費預算支出;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20萬元,與上年一致。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與上年一致,主要是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務用車管理,嚴格控制公務用車維護費支出,本年度無公務用車購置計劃。
2020年本部門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會議費預算支出50萬元,與上年一致,主要原因是市政協將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會議費管理,勤儉節約辦會,縮減會議經費開支。
2020年本部門當年一般公共預算培訓費預算支出30萬元,較上年增加5萬元(20%),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市政協2020年計劃與國內高校合作組織委員培訓活動2次,以提高其履職能力和水平,因此培訓費用有所增加。我單位將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培訓費管理,壓縮培訓規模和次數,降低培訓費支出。
本部門無2019年結轉的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
七、部門國有資產占有使用及資產購置情況說明
截止2019年底,本部門所屬預算單位共有車輛5輛,無單價20萬元以上的設備。2020年當年部門預算未安排購置車輛;未安排購置單價20萬元以上的設備。
本部門無2019年結轉的財政撥款支出資產購置。
八、部門政府采購情況說明
2020年當年本部門政府采購預算共270萬元,其中政府采購服務類預算270萬元 (詳見公開報表中的政府采購表)。
本部門無2019年結轉的政府采購資金支出。
九、部門預算績效目標說明
2020年本部門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涉及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撥款1723.65萬元,當年無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當年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詳見公開報表中的績效目標表)。
本部門無2019年結轉的財政撥款支出涉及的績效目標管理。
十、機關運行經費安排說明
本部門當年機關運行經費預算安排115.51萬元,較上年減少114.94萬元,主要原因是按照財政要求公用經費大幅度縮減。2020年,本部門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格執行國家財經紀律及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機關運行經費管理,嚴格控制機關運行經費支出。
本部門無2019年結轉的財政撥款機關運行經費支出。
十一、專業名詞解釋
1.機關運行經費:指各部門的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2、 “三公”經費:是指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 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 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支出。
第四部分 公開報表
(見附件內容)
政協榆林市委員會
2020年5月19日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