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經驗交流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經驗交流

薪火相傳民盟人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536次     時間:2021年10月14日

喬春玲


陜北自古以來歷史悠久、民風淳樸。1984年7月高中畢業后,我從澄縣考入了夢寐以求的延安大學。通過四年的學習與生活,使我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深深地愛上了她。1988年8月,從延安大學政教系畢業后,我沒有回到經濟發展和生活條件都相對較好的家鄉,而是直接選擇到條件艱苦的榆林市第一中學任教。

33年來,我從一個關中妹子變成了地道的陜北婆姨,從一名恪盡職守的中學政治老師成長為市教育局的副局長,從一名普通盟員成長為民盟榆林市委會的主任委員。是榆林這片熱土給了我扎根黃土高原的勇氣,是榆林的父老鄉親讓榆林成為我的第二故鄉,是榆林的民盟前輩和廣大盟員鼓勵支持我走到了今天,讓我與民盟有了血濃于水的淵源。

在延安四年的大學生活,我以為對陜北的地理地貌、自然環境已經非常適應,可當我第一次踏在榆林城的黃沙上,我的內心還是略過一絲失落,就像劉志丹初到榆林時寫的詩一樣:“城北一片黃沙揚,城南堆堆黃土梁,長夜寒歌多悲切,但見月光冷又涼。”但當我走進榆林市第一中學的大門,特別是看到熱情的同事、希望改變孩子命運的家長和學生們渴求知識的眼神,我的內心堅定了下來。如果說剛開始還是“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在支撐著我,那么走上講臺的我已經懂得:“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責任、選擇了良心、選擇了奉獻。”我留了下來,這一留,就是33年。

中學時期,從學習聞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講》的時候,我第一次看到了“民盟”這個詞匯。參加工作后,我認識了幾位經常為榆林的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奔走呼吁的盟員同事,我還了解到出生于米脂縣的榆林中學原校長、民盟西北總支部的創建者和領導人杜斌丞先生,他那“為人民而死,雖死猶生”的偉大壯舉,更是深深地激勵著我,使我更加堅定了加入民盟的意志。后來在我的同事、民盟榆陽區支部主委王利生老師等盟員的感召下,我向盟組織鄭重地提交了《入盟申請書》。

2002年10月,我榮幸地成為中國民主同盟的一員,激動之余,更多的是從此與民盟同呼吸共命運的決心!

今年是民盟成立80周年,也是我加入民盟的第19個年頭。19年來,民盟在成長,我也在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榆林民盟組織的發展和變化,也很欣慰能為榆林民盟的發展盡了綿薄之力,也很欣喜在這一過程中,我既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加入民盟以來,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盟員,特別是榆林市政協原副主席、原民盟榆林市籌委會主任張芳,民盟榆林市委會原副主委、原橫山縣政協副主席苗飛,還有很多工作在榆林市各行各業的佼佼者,我們共同見證了榆林民盟組織的成長和壯大。2006年11月,我們在民盟榆陽區支部的基礎上,成立了民盟榆林市籌委會,榆林盟員人數由最初的6人發展到61人;2009年6月,經民盟陜西省委批準,我們又成立了民盟榆林市委員會,榆林盟員人數達到了112人。截止到2020年12月,全市盟員已達360人。而我也從一名普通的民盟盟員,歷經民盟榆林市籌委會的秘書長、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于2020年6月,當選為民盟榆林市委會的主委,成為榆林民盟地方組織的負責人。

多年來,榆林民盟在各個歷史階段,積極帶領全市各級盟組織和廣大盟員,不斷增強參政履職能力,努力提高自身建設水平,各項盟務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是勤培訓,堅定盟員理想信念。我們先后多次組織盟員到重慶、昆明、南充、井岡山、延安、古田等地開展多種形式的“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緬懷民盟先賢,繼承光榮傳統”“紀念中共中央轉戰陜北70周年”“延安精神再教育”“紀念中國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等專題學習教育活動。同時,結合不同群體盟員特點,開展青年盟員論壇、教師盟員座談、盟員詩詞作品誦讀會、盟員集體過“政治生日”、友好支部聯誼、慰問老盟員等活動,不斷加深不同群體盟員對民盟的了解和熱愛。

二是謀發展,促進組織建設。多年來,我市基層組織覆蓋面不斷擴大,在全市12個縣市區中,成立了7個基層支部和1個學習小組。建立了民盟榆林市委會、民盟橫山區支部、民盟米脂縣支部、民盟綏德縣支部四個“盟員之家”,設立了米脂縣斌丞圖書館、榆林中學兩個民盟(陜西)傳統教育基地,為盟員交流學習、聯誼互動提供了平臺和場所。

三是保質量,提高參政議政能力。我們長期堅持開展全體盟員參政議政工作培訓,積極組織骨干盟員赴省內外就美麗鄉村建設、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設等進行考察調研,同時積極參與民盟中央、民盟陜西省委來榆調研,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20余篇。15篇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和市級領導重點督辦提案。1篇調研報告被民盟中央論壇選用。社情民意信息撰寫工作也連續突破,先后有1篇被全國政協采用,15篇被民盟中央采用,91篇被盟省委采用,另有多篇得到省、市級領導批示。

四是抓品牌,拓寬社會服務空間。多次開展農村教育燭光行動、“黃絲帶”幫教等活動。與盟省委青年委員會、民盟西安創投總支等在榆林聯合開展了“沙棘衛士,綠護駝城”種植活動。出資設立民盟勵志獎學金,近年來向榆林中學、榆林十中、米脂中學36名學生發放獎學金7萬多元,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業。綏德縣、子洲縣“7.26”洪災后,全市盟員為綏德縣張家砭中學捐資5萬元用于災后重建。米脂縣“4.27”事件后,廣大盟員積極開展慰問活動,為米脂心理咨詢中心捐資2.4萬元,設立了“心家園”民盟榆林市委心理咨詢基地。

五是重宣傳,擴大民盟影響。我們鼓勵各級組織、盟員在盟務活動中,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亮身份,盟市委啟動了榆林民盟史、杜斌丞、楊明軒等盟史研究工作,目前已出版《杜斌丞在榆林》一書,社會反響很好。統戰理論研究工作成績顯著,先后獲得陜西省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優秀成果、陜西省統戰理論研究成果三等獎。積極籌備民盟中央參政議政調研基地在榆林的掛牌事宜和民盟書畫院榆林分院的建設。以此獻禮民盟成立80周年。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國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站在這樣一個歷史起點,我深深感到我們民盟未來可期,歲月和夢想不可辜負,今后我們要一起做到:

守護好我們的政治理想。民盟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在這一前提下,我們的政治理想就是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我們要緊跟時代要求,提高履職能力,在政治底線和大是大非面前,始終保持明辨是非的清醒頭腦和堅定立場,始終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守護好我們的政治家園。我們的每一位盟員,在申請入盟之初,都會寫上一句“我志愿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可以說,從這一刻起,民盟就成了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和政治家園,我們應該像愛護我們的生命一樣愛護我們的民盟組織。加入中國共產黨也好,加入民盟也好,我們是在選擇一個平臺,一個能夠為社會進步做更多好事、實事的平臺。社會上不少人對民盟不了解,但是我們入盟后就要比別人更清楚才行,要學習的更多,思考的更多,自覺做到入盟、知盟、在盟、愛盟,積極投身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工作,為民盟組織的發展貢獻力量。

守護好我們的立身之本。新中國成立初期,民主黨派聚集了大量的中上層人士。今天,中國共產黨擁有的資源和人才已經與解放初期大不一樣,黨委、政府、高校等各層面都成立了強大專業的研究機構,官方和民辦的智庫也逐漸興起,各種社會團體削弱了民主黨派聯系中上層人士的優勢,國家脫貧攻堅、企業扶貧沖淡了民主黨派社會服務的影響力,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民盟怎樣才能在多黨合作舞臺上做出更大的作為,發出更多的聲音,就需要廣大盟員通過高質量的參政議政成果和品牌化的社會服務來擴大民盟的社會影響力、提高民盟的社會知名度。

守護好我們的政治形象。毛澤東同志曾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我們要以中共為師,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珍惜政治形象,在本職崗位上做出成績,敢于亮身份,善于亮身份,展示民盟盟員的風采。同時,積極參加盟組織的活動,為盟的發展出謀劃策,在各項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我們要把每一次大會發言機會、每一次學習培訓、每一次社會服務活動,當作我們民盟的宣言書、宣傳隊和播種機,通過廣大盟員的雙職奉獻,以“四新”“三好”為標準,用我們的一言一行展現民盟良好的政治形象,為民盟增光添彩。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88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