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疫情大考面前發揮好人民政協的治理效能
文/姚儉建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考。它不僅集中檢驗著我國治理體系和制度優勢能否轉化為治理效能,同樣也實實在在考驗著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和國家治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組織化應對能力。疫情發生以后,無論是全國政協,還是地方政協組織,帶領60多萬各級政協委員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要求,凝聚履職合力,圍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及關系民生的熱點問題建良言、獻實策,用實際行動迎戰這場特殊的“大考”。
疫情大考中彰顯人民政協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當前,沒有局外人。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上,人民政協發揮自身優勢,在積極履職中彰顯人民政協的責任和擔當。
參與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為國家治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人民政協責無旁貸。在新時代我國國家治理結構中,作為執政黨組織的中國共產黨處于核心地位,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同時充分動員國家各個方面的力量,以多元共治激發國家權力體系、市場結構體系和社會組織體系的活力,并通過體制、機制,尤其是通過人民政協這個統一戰線組織來協調多元治理主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與國家治理結構具有極高的契合度。因此,在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人民政協不可能,也不允許充當局外人。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役中,便是一個佐證。
圍繞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施策組織開展好各項履職,是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基本職責。人民政協能否體現專門協商機構的優勢,是衡量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高低的指標之一。在迎戰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中,進一步有效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人民政協,各黨派、各民族、各界別的代表人士通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將各種政治訴求和利益要求反映出來,為國家權力中樞提供全面廣泛的信息,為協調利益關系奠定堅實基礎。各級政協組織充分認識到肩負的使命和責任,發揮自身優勢,堅持踐行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結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等重點工作,聚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真知灼見。
踐行人民政協的初心和使命,在疫情重大考驗中展現人民政協的擔當作為。人民政協為人民,這是人民政協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人民政協生存與發展的內在基因。這次疫情是對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履職水平、履職能力的一次大考。因此,面對疫情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危險的時候,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主動擔當作為,認真履行職能,釋放政協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初心使命,進而彰顯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和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家國情懷。
將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治理效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歷史地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逐步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為中國發展進步提供了根本保障。這也是我們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底氣所在。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和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協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社會各界人士的訴求表達納入國家治理的軌道,由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人民政協要在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有效發揮作用,關鍵就是將自身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治理效能。
通過協商民主形成廣泛的社會參與。防控疫情、戰勝疫情是一場全國動員、全民參戰、全力求勝的大戰。在全民動員、全民參與方面,人民政協具有自身的制度優勢。在制度設計上,由各黨派、社會團體、民族、宗教以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領域的各界代表組成的人民政協,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就國家和地方大政方針、重大決策進行充分溝通、討論和協商,體現了中國特色國家治理和協商民主的內在特征。作為專門協商機構,政協組織最大的功能和價值就是商以求同、協以成事,確保各界依法有效參與國家社會事務管理,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疫情發生以來,各級政協組織迅速動員,政協委員及其所聯系的界別群眾成為了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通過建言資政貢獻智慧。人民政協具有廣泛性、多層次性的特征,因而具有顯著的人才和智力優勢。這是服務疫情科學防控、服務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的“智囊團”“人才庫”。如何有組織地處置如此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可以說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精準施策,需要集聚全社會的聰明才智。人民政協的建言資政就為集中民智、科學防控疫情提供了條件。在規范意義上,建言資政的過程既是發揚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過程,也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更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從專業化角度考察,建言資政的過程是提出議題、解決議題的過程。人民政協擁有的重要話語權和廣泛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政協界別和委員所提意見、建議的高質量和可行性,來自于對社會復雜問題的正確見解和工作的預見性。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政協界別、專門委員會和委員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不僅專業性強,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通過凝聚共識形成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凝聚共識做的是凝聚人心的工作,解決的是一致性和多樣性的問題。從功能上考察,共識是維系社會政治穩定的基礎,尤其在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中更具有促進社會穩定和動員功能。大團結大聯合是統一戰線的本質要求,是人民政協組織的重要特征。人民政協不僅具有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獨特優勢,同時又具有貼近群眾、服務基層的優勢。疫情防控時刻牽動著各級政協組織和委員們的心弦。疫情當前,委員們雖然不能面對面,但是履職建言從未斷線。正是在這樣一次次暢所欲言的溝通交流中,彰顯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委員們的共識不斷形成,信心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認識不斷深化。同時,政協通過各類媒體和社情民意信息,及時反映政協委員及其所聯系界別群眾的呼聲,上通下達,為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精準施策提供了深厚的民意基礎。
“雙向發力”書寫大考出色答卷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助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是擺在各級政協組織面前首要的工作任務。各級政協組織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充分發揮政協智力密集、聯系廣泛、渠道暢通的優勢,繼續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緊密結合疫情形勢的變化,更加主動做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工作,廣泛匯聚同心戰“疫”、團結奮斗、共克時艱的強大能量。
緊扣首要工作任務履職,進一步將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助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治理效能。把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當前政協履行職能、委員參政議政的重要內容;圍繞全年工作任務,結合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實工作內容,增強履職效能,確保各項任務有條不紊落到實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繼續組織形式多樣的捐款捐物,用真情義舉凝聚抗疫合力;關心關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政協委員特別是醫務人員,讓溫暖他人者也感受到溫暖,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人民政協和“責任委員”的風采。
積極建言資政,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政協的智力支持。各級政協組織要引導委員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尤其是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反映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圍繞防范化解風險的有關重大問題開展多領域研究,聚焦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推動改革發展等問題,形成一批高質量的課題調研報告、建言、提案,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貢獻智慧和力量。
凝聚共識,形成共克時艱、齊謀發展的強大合力。各級政協組織要通過媒體、各類學習平臺、委員宣講團等渠道,組織委員主動發聲、正面發聲,積極宣傳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宣傳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的積極進展,宣傳抗疫斗爭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向社會傳遞向上進取的能量,為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系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教授、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博導)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