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夯實專委會履職基礎
吳偉鵬
專委會在政協履行職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東省政協突出在打牢履職基礎、建立規章制度和發揮專業優勢上下功夫,努力推動專委會工作提質增效。
打牢履職基礎,著力加強專委會組織能力建設。
把加強專委會履職能力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來抓,以能力建設夯實委員的履職基礎。廣東省政協注重加強專委會黨的建設。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健全專委會黨的組織領導體系,形成以黨建帶隊伍、促工作的良好局面。目前已設置5個專委會分黨組,建立了省政協黨組成員分工聯系專委會分黨組制度,制定了《分黨組工作規則》。規范專委會設置。適時對專委會設置作出調整規范,近幾年先后增設了聯絡工作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進一步建立完善委員聯絡機構和委員聯絡制度。同時,按照“對口相近、優化結構、合理布局、增強合力”的工作思路,推動“全員入委”,將住各地市省政協委員安排到相關專委會,實現專委會對委員全覆蓋,由地市政協和專委會實行“雙重”服務管理,為委員履行職能發揮作用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針對市縣政協力量薄弱、專委會設置不規范等問題,深入全省20個縣(市、區)政協開展大調研,向省委提交專題調研報告,推動有關問題得到重視和解決。選優配強專委會干部。積極向組織部門推薦專委會班子成員,充實專委會領導力量,將作風硬、能力強、有政協情懷的高素質干部充實到專委會中,充分發揮了專委會主任、副主任在專委會中的“關鍵少數”作用。選好配強各專委會辦公室干部,將工作經驗豐富、善于協調、綜合素質較高的干部配備到專委會。
建立規章制度,著力提升專委會工作規范化水平。
專委會作為政協工作的重要組織者、承辦者、實施者,完善專委會制度機制,制定便于操作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對于抓好工作落實、提高履職水平和成效非常重要。廣東省政協以增強有效履行職能為著眼點,切實加強專委會的制度建設,推進專委會工作規范化、程序化,形成關系順暢、運行有效的長效機制。健全工作制度機制,提升履職質效。通過落實年度工作計劃制度、主席會議每年兩次聽取專委會工作匯報制度、副主席分管聯系專委會制度、專委會主任會議和全體會議制度,加強對專委會的統籌謀劃和運行組織,保證了工作安排重點突出、科學合理,提高了委員履職的質量和效率。建立溝通聯系機制,凝聚工作合力。建立主席會議成員帶隊走訪制度,通過走訪黨委政府對口部門,形成相互支持、互助互動的工作格局;建立與政府相關部門、有關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市縣政協聯系制度,促進部門間的溝通合作和信息交流;建立落實每年兩次全省政協工作交流會議,推動全省三級政協系統協同聯動,發揮政協制度的整體效能。建立學習制度,完善工作力量支持。創辦了面向全省政協委員和市縣政協領導的“國是學堂”集體學習平臺,圍繞新知識和時事熱點定期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教授授課輔導,目前已舉辦17期。每年組織機關干部大培訓,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知識視野。建立專家咨詢制度,發揮人才智力優勢。省政協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省級政協提案工作研究會,并成立省政協研究咨詢委員會,積極打造政協應用型智庫和參政議政人才庫。
發揮專業優勢,著力打造專委會履職工作精品。
人民政協是專門協商機構。廣東省政協樹立鮮明的質量導向,注重突出專委會特點和委員專業優勢,推動政協協商民主成果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提高調研質量。在調查研究這一經常性的履職工作中,省政協注重通過專委會把具有深厚理論素養、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特長的專家委員聚集起來深入調查研究,努力打造調研精品,不斷提升建言獻策質量。強化協商能力。把強化專委會協商能力、突出履職特色作為提升專委會工作的關鍵點,通過協商活動的有效開展,將多元化訴求表達納入理性化程序化軌道。打造工作品牌。發揮各專委會“專特優勢”,積極打造個性化、特色化的工作品牌,“一委一品”品牌正逐步成型。比如,經濟委員會積極打造“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協商民主特色品牌;農村農業委員會打造“委員有話說”民主監督品牌;文化和文史委員會打造“嶺南文史”專欄等。
(作者系廣東省政協秘書長)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