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經驗交流:堅持務實創新 推進政協工作
(2014年9月29日)
佳縣政協 符永昊
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我們在市政協的指導下,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緊扣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在認真履行三大職能的同時,突出一個“實”字,在履職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堅持虛事實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提升參政議政實效。
一、主動服務中心,參政議政求實為民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政協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們堅持發揮優勢,主動把工作融入全縣大局之中。
近年來,按照縣委要求,分別就全縣紅棗產業推進、通鎮木材加工、工業園區建設、白云山道教發展與景區管理、土地流轉等重大問題進行了調研。調研組深入基層,蹲村入戶,采取實地察看、走訪業主、個別交流等形式,廣泛聽取多方意見,經過反復論證,形成了28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100多條,協助縣委縣政府破解難題,為科學民主決策提供了依據。在工業園區征地面臨困境之時,政協一名熟悉基層工作、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副主席蹲點六個月參與征地工作,在穩妥化解市縣群體上訪尖銳矛盾的同時,征地7000畝,使園區建設順利推進。在包鄉包村、包抓項目工作中,政協干部投身一線,幫助群眾解決了不少行路難、飲水難等實際困難,指導推進了圪澇灣村2800畝土地集中流轉經營,協調解決了白云山景區建設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
特別是在“7·27”特大暴雨災害后,縣政協及時向全縣政協委員發出了支援災后重建的倡議,委員積極響應號召,奔赴災后重建第一線?h政協干部深入工業園區、木頭峪、興隆寺等災情最嚴重的地方,查看災情,指導搶險,參與重建。委員們根據自身優勢,通過多種形式表達了對家鄉的關愛。劉建均、張玉強等20多名在外創業的委員先后累計墊資近1000萬元,搶修水毀道路、飲水工程等,連通了斷節路、送上了救命水,同時深入受災戶捐助被褥、米面等救災物資,使受災群眾的飲食、住宿、交通等日常生活問題及時得到解決。許多委員雖然不能深入救災重建一線,但在堅守工作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紛紛捐款捐物,獻愛心,做貢獻,共捐款15.07萬元,衣物300多件。在重大災情面前,全體政協委員不負使命、勇于擔當,凸顯了匯聚力量、服務大局的責任意識,進一步凝聚了全縣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二、創新工作方法,提案辦理注重實效
提案是政協履行職能的有效途徑,是委員發揮作用的重要方式。為了提高提案質量,每年全會前后,我們都要圍繞全縣中心工作以及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組織委員進行走訪視察、調查研究、座談討論,把握提案內容,使提案緊貼發展主線,直指熱點難點,切實體現人民群眾的意愿,反映各界人士的呼聲。
辦理效果是提案的生命。為了確保辦理效果,我們在縣政府集中交辦會后,按照提案內容,分別抽調相關提案委員組成督辦組,進行帶案視察和實地督辦。督辦組盯住提案內容,深入辦理現場,全程參與辦理,不少群眾反映多年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如困擾部分居民多年的“佳蘆鎮樓院污水排放問題”,通過督辦組多次現場視察,會同縣創建辦、縣城建局、佳縣蘆鎮政府和居民多次現場協調,解開了個別群眾心結,落實了建設資金,使過去的臭水溝、臟冰灘變成了具有地下污水管網的硬化道路,居民用送錦旗的方式表達了對政協工作的贊同。
提案也推進了政府依法行政步伐。針對黃河沿岸抽沙嚴重影響縣城飲水源問題,委員提出“取締縣城至白云山段黃河抽沙”的提案,縣水務局提請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出臺了《佳縣人民政府關于取締河道非法采砂的通告》,通過依法行政,打擊了非法采砂行為,規范了采砂工作,使群眾反映強烈的隨意采砂現象得到了根治。
三、突出履職重點,民主監督務實有力
近年來,我們堅持創新監督形式,對鄉鎮和部門開展了民主評議工作,并形成較為科學合理的評議辦法。評議前,組織委員深入鄉村、企業、社區和機關單位,向群眾調查了解情況,征求意見、建議,并對意見和建議進行分析梳理,從而確定評議內容,形成實施方案,為開展有針對性的民主評議奠定基礎。評議采取一看二聽三評議、四測五改六公開程序來進行:一是組織委員實地查看。看政績,訪群眾,查問題。二是聽取被評議單位的工作匯報。三是進行面對面的協商評議。委員們根據前面所掌握的情況,客觀公正地提出質詢意見,由被評議單位班子成員當面回答。四是民主測評。協商評議后,發放測評表,由委員分檔次打分測評。五是將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測評結果及時綜合整理,以政協組織的名義反饋給被評議單位,被評議單位逐一進行對照整改。同時還要抓好整改回訪,再次向有關群眾征求整改情況的意見、建議,并反饋給被評議單位,做到邊評邊改、以評促改、評改結合。六是認真搞好民主評議總結工作。評議工作結束后,及時總結形成專題報告,呈送縣委、縣政府參閱,并在縣電視臺、佳縣政協報等媒體予以宣傳報道。
民主評議給鄉鎮和部門增加了壓力,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鄉鎮和部門做好工作的動力。正如被評議的單位干部所言:“政協的民主評議,既不是找岔子,也不是拆臺子,而是講真話,查實情,促工作,贊揚、批評和建議相兼顧,宣傳、促進和幫助相統一!爆F在不少單位主動要求政協搞評議。
今年,我們從三個方面開展評議工作。一是評議縣政府承諾的十件惠民實事。年初由相關部門向委員事前通報工作安排,實施過程中委員多次實地視察進展情況,年終將對每件實事進行民主評議。二是對鄉鎮重點工作進行評議。采取普遍調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集中評議、分類排隊的辦法,綜合評價鄉鎮工作。三是評議民生工程。采取進村入戶的方式,對民生工程,特別是救災、扶貧和社保政策的落實情況深入調查了解,看所需所給所得是否公正合理,促使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所需之民。
四、完善管理機制,委員履職主動積極
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委員的積極性提高了,政協組織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一是強化考核獎罰制度。修訂完善了《政協佳縣第八屆委員會委員管理辦法》,建立了委員年度履職檔案,通過組織委員調研、視察、評議等活動,走訪約談委員等方式,加強委員日常聯系,全面掌握委員履職情況。近二年,先后對履職不認真甚至不履職的18名委員給予了撤銷委員資格處理。同時對一些履職表現突出的委員組織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并在全委會上進行表彰獎勵,以履職考核、獎罰并用的方法強化委員管理。二是建立雙聯系雙反饋制度。在強化聯系委員的同時,要求委員也進一步廣泛聯系群眾,做到一個委員帶動一方群眾,建立網絡式工作路徑,在向群眾宣傳黨委、政府、政協工作的同時,也把群眾的需求、意愿收集起來,形成機關聯系委員,委員聯系群眾,群眾意愿向委員反饋,委員集中向機關反饋的雙聯系雙反饋工作機制。三是建立委員工作室。針對社區、鄉村政協工作斷鏈問題,我們今年確定了5名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委員,由他們牽頭負責組建了委員工作室。委員工作室的主要職責是落實委員聯系群眾制度,定期接待群眾,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就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按照程序提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負責所在區域委員聯絡、宣傳以及新增委員的推薦提名工作;積極宣傳并帶頭貫徹黨委、政府的各項決定,及時掌握和了解基層組織貫徹落實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情況;應邀參加或列席部門、鄉鎮、社區等相關工作會議;參與討論研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民生問題等有關事項,對所在區域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工作進行民主監督。建立委員工作室,填補了政協組織在鄉村斷鏈的空白,把政協工作陣地向前推進了一步,把政協工作進一步延伸到了群眾之中,也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具體措施。實踐證明,建立委員工作室,是既能調動委員的工作積極性,也能及時反映社情民意的一種好形式。
五、注重素質教育,干部隊伍全面發展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關鍵。我們把加強干部教育培訓作為提高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按照市政協的要求,先后多次組織機關干部赴全國政協培訓中心及省市有關培訓機構學習,讓他們接受政協理論、宏觀經濟形勢、十八大精神等方面系統知識。在日常學習中,注重了學習和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干部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更加重視在實踐鍛煉中增長干部才能,著重培養干部的敬業精神、服務精神、協作精神、務實精神和創新精神。在每年年初,由各委辦提出全年工作方案,確定階段實施任務,經過必要的程序確定后由辦公室協調推進,在每季度召開的常委會上,由各委辦主任匯報工作進展和成果,使各委辦既有壓力又有動力。開展的每項工作都要求各專委會必須緊扣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做到思想統一、步伐一致,發出好聲音,聚集正能量,避免了政協干部被邊緣化和二線狀態。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政協干部融入了黨政中心工作,既增進了擁護縣委縣政府工作的熱情,同時也得到了縣委的高度重視和關懷。實踐中培養鍛煉了干部,也促進了政協機關和黨政機關干部的雙向交流,使干部隊伍結構更加合理,調動了干部的履職動力和工作熱情,使干部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機關呈現出想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態勢,推動了政協工作的整體發展。在縣委的關心重視下,近年來先后有6名干部交流到縣委、縣政府有關部門任職,有9名干部得到提拔任用,有5名縣委縣政府部門干部提拔交流到政協工作。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在新的歷史時期,人民政協工作大有可為。今后工作中,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要求,在縣委的領導下,虛心向兄弟縣區政協學習先進工作經驗,求真務實,努力創新,在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新的貢獻。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1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