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經驗交流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經驗交流

發揚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精神 推進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

編輯:admin     來源:人民政協報    點擊數:675次     時間:2014年08月19日

                                     朱明國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從本質和功能來說,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大力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不斷完善發展,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地處改革開放前沿,廣東省政協發揚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精神,積極拓展履職平臺,創新履職形式,健全履職機制,在加強履職能力建設、推進履職能力現代化方面作出積極探索。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重大命題。人民政協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政協發揮著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人民政協面臨著加強履職能力建設、推進履職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課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今年政協全會上作出專門部署,要求人民政協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履職能力建設。地處改革開放前沿,廣東省政協發揚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精神,積極拓展履職平臺,創新履職形式,健全履職機制,在加強履職能力建設、推進履職能力現代化方面作出積極探索。

  一、搭建拓展履職平臺,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活躍有序開展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從本質和功能來說,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大力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不斷完善發展,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近年來,我們主動把握中共中央和省委推進協商民主發展的歷史機遇,在認真總結例會協商和專題協商經驗基礎上,結合貫徹實施《中共廣東省委政治協商規程》,積極搭建協商平臺,探索協商民主有效實現形式,更加靈活經常地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和提案辦理協商。僅2013年,共組織開展5次專題議政和專題協商、10次對口協商和界別協商、60余次提案辦理協商,各種協商形式更加活躍有序,在推進協商民主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一是探索提升專題協商層次和質量。認真總結梳理開展專題協商的成熟經驗,每年與省委、省政府辦公廳研究協商,并報省委、省政府同意,精心選擇2至3個關系國計民生的課題,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組織省委、省政府及職能部門負責人與省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負責人,進行面對面協商。進一步規范選題、調研、協商座談、成果反饋等各環節的工作,不斷提高議事層次和質量,切實增強專題協商的針對性、實效性。關于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專題協商所形成的38條建議,基本被吸納到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文件中。

  二是探索開展對口協商、界別協商。依托各專門委員會,探索開展以界別為基礎、以專題為內容、以對口為紐帶、以座談為主要方式的對口協商和界別協商。去年,我們針對地方政策法規文件稿的出臺及各界別共同關注的利益訴求,開展了9次對口協商和1次界別協商。關于《車輛通行費年票制管理辦法》的協商,省領導批示要求“做好風險評估,審慎決策”,主流媒體和200多個門戶網站全程跟蹤報道,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三是探索深化提案辦理協商。我省在重點提案的辦理協商方面起步較早,2008年省委、省政府先后頒發了提案辦理規程、提案辦理考核評價辦法等文件,推動形成多層次的提案辦理協商格局。2011年,我省已實現省市縣三級黨政主要領導督辦政協重點提案全覆蓋。去年,省委書記胡春華牽頭督辦“關于加快我省區域協調發展”系列提案,帶隊調研并主持提案辦理協商會,協商討論辦理思路和措施。通過提案辦理協商,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粵東西北公共服務投入,并撥款13.1億元給全省山區教師發放崗位津貼,得到山區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

  人民政協成立60多年的歷史和廣東的探索實踐充分證明,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是我國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一項成本低、風險小、效果好的現實選擇。要切實加強對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理論研究和宣傳培訓,在全社會營造重視協商、崇尚協商的民主氛圍。要進一步規范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的主體、內容、形式和程序,完善各種協商的工作機制和操作流程,建立健全協商成果的督辦落實機制,推進各種協商活動更加規范扎實有效開展。

  二、探索創新履職方式,增強政協工作的活力

  隨著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不斷深入發展,人民政協的調研、視察、提案、信息等經常性工作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規律。我們自覺立足時代前沿,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推進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積極探索履行職能的新方式新途徑,使各項經常性工作常干常新。

  一是嘗試開展“訂單式”專題調研。嘗試與地市合作,就某個地區的發展量身定做,開展“訂單式”專題調研,使政協的履職活動更好地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契合。去年,分別與佛山、中山、清遠市合作,圍繞構建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翠亨文化新城、創建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等課題,組織開展專題調研與專題研討,為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這些履職活動,加強了政協與黨委政府的良性互動,整合全國和省市縣四級政協合力,加快履職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是人民政協履職方式的有益探索。

  二是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委員之家”網絡互動平臺。適應網絡時代發展要求,運用“委員之家”網絡互動平臺,創新開展履職活動的形式和載體,打造“永不落幕的政協會議”。設立“界別話題”欄目,發動界別委員圍繞重點民生問題開展網絡討論,開辟委員通過互聯網發揮作用的新渠道。探索舉辦“委員之家”開放日活動,選擇完善應急醫療救援體系、農村環境保護、勞動力轉移等網絡討論專題,邀請界別委員與政府職能部門、界別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共同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在省政協的支持推動下,2013年底基本實現省市縣“委員之家”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網絡平臺的優勢得到最大發揮。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作出了戰略部署。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時代脈搏,積極探索履行職能的新實踐。只要符合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本質和要求,有利于增進團結和民主的履職方式方法,都可以大膽探索、大膽嘗試、大膽實踐。尤其是,要善于借鑒現代科學方法和信息網絡技術,形成一整套適合時代發展、符合政協特點、有利于履行職能的工作方法,使人民政協各項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三、切實增強履職能力,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政協委員的素質能力如何,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得怎樣,直接關系政協工作的水平和成效,關系人民政協的社會形象和影響力。我們把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工程,通過加強學習培訓、溝通聯絡、宣傳引導等舉措,切實提升委員履職能力,為他們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一是加強學習培訓。建立健全經常性學習制度,繼續辦好政協委員參政議政能力培訓班,首次舉辦機關干部全員輪訓班。成立以省政協主席任組長的培訓領導小組,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中央和國家機關領導前來授課,分期分批對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進行全面輪訓,幫助他們樹立全球視野,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同時,結合每年的重大調研視察課題,舉辦專題輔導,幫助委員知情明政。

  二是加強溝通聯系。建立了政協主席分工聯系界別、專委會定期走訪委員等制度,加強政協與委員的溝通聯系,及時了解委員的意愿訴求,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在本職工作和履行職能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政協組織的各類調研和會議,盡可能擴大委員參與面,在市縣調研時都安排當地的省政協委員參加,更好發揮穗外委員作用。完善港澳委員聯絡制度,堅持定期向他們通報工作,每年全會期間邀請省主要領導與他們座談,進一步發揮好港澳委員在內地和特區的“雙重積極作用”。

  三是加強對委員履職的宣傳。適應全媒體時代發展需要,全方位打造展示政協委員形象的媒體窗口群。與廣東電視臺、南方日報、羊城晚報、人民網廣東頻道等主流媒體合作,開設“政協委員”、“協商民主”、“政協委員議事廳”、“界別圓桌匯”等專欄專版專題節目,加大對政協委員履行職能典型事跡的宣傳報道力度,就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組織委員開展討論、提出意見。初步形成了“報紙有版面、電視有形象、電臺有聲音、網絡有平臺”的政協宣傳工作新態勢,政協委員與人民群眾聯系更加密切,委員履職工作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政協工作的潛力在委員,活力在委員,動力在委員。建立一支高素質政協委員隊伍,要把好委員“入口關”,探索完善政協委員產生機制,確保委員有較高的協商議政能力。要建立健全履行職能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委員履行職能積極性主動性。要突出政協界別特色和優勢,進一步調整優化政協界別設置,使每一個界別都能有效收集和表達本界別群眾的利益訴求。

  四、建立健全履職機制,提高政協工作的整體效能

  科學完備的制度機制,是加強人民政協履職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人民政協履行職能要有必要的制度保證,通過制度實現規范化程序化,才能使各項工作保持經常性和有效性,避免隨意性和流于形式。我們將制度機制建設作為履職能力建設的著力點,探索完善與協商民主發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推進各項工作更加規范科學高效運行。

  一是建立健全上下聯動工作機制。

  建立省政協主席分工聯系地市政協制度和省市縣三級政協主席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市縣政協工作的聯系和指導,協同推進重點工作和重要活動開展。省政協機關和各專委會主動加強同全國政協對口部門的聯系,爭取業務指導和支持。主動加強與市縣政協的工作聯系,聯合開展重點課題的調研視察和專題研討,實現政協系統的上下聯動和統籌協調,不斷提升履職工作的整體效能。

  二是著力構建科學完備的制度體系。省政協全面清理修訂82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會議活動、文件簡報、接待出訪等工作制度;新出臺加強全省政協宣傳工作的意見、改進調研視察工作的意見、提案審查和處理工作細則等制度,努力構建內容完備、科學管用的制度體系。在加強建章立制工作的同時,加大制度執行力度,及時發現制度執行中的問題,著力抓好制度落實,強化制度的權威性和約束力。

  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總體部署,加快履職制度建設與創新。對不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抓緊修訂完善,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總結提煉并上升為制度規范,以更好指導新的實踐。要注重完善政協內部運作機制,同時要建立健全政協與黨委政府的溝通協調機制、政協各專委會與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對口聯系和對口協商機制、政協建言立論成果的跟蹤反饋落實機制,形成暢通的外部溝通協調機制,為政協履行職能提供重要保障,不斷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廣東省政協主席)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13096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3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