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經驗交流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經驗交流

創新驅動 激發活力推進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

編輯:admin     來源:人民政協報    點擊數:671次     時間:2014年07月02日

付志方

圍繞推進協商民主,各級政協組織必須把握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的時代特征,發揚創新精神,通過學習借鑒現代政治理念、現代管理經驗、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科學管用的履職制度,建立嚴格細致的履職規范;堅持系統原則,從政協組織各層面到政協工作各方面,改進履職方式,增強履職本領,注重履職成效。

協商民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政協是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圍繞推進協商民主,各級政協組織必須把握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的時代特征,在實踐中大力推進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要發揚創新精神,通過學習借鑒現代政治理念、現代管理經驗、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科學管用的履職制度,建立嚴格細致的履職規范;堅持系統原則,從政協組織各層面到政協工作各方面,改進履職方式,增強履職本領,注重履職成效。近年來,河北省政協堅持創新驅動,著眼激發活力,努力推動政協工作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新局面、實現新跨越。

一、提高政協黨組的領導力,是推進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所在

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政治組織,政協黨組是黨在人民政協中的派出機構,對于實現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肩負著重大責任。推進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政協黨組必須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地把握方向、總攬全局、帶好隊伍,為高起點、高水平履職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一)抓大事要“準”。要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善于運用戰略思維和超前眼光,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領域的熱點問題,謀事議事、建言獻策。近兩年來,河北省政協主要抓了兩件大事:一是圍繞重大民生問題演好“連續劇”。大氣污染已成為重大民生問題。2012年初,省政協黨組就將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列為年度1號提案,由此拉開了連續三年督辦大氣污染治理的大幕,通過督辦協商,促成組建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咨詢委員會,依靠科技攻關,促進全省走上科學治霾之路。二是圍繞重大發展問題打好“攻堅戰”。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河北面臨的重大戰略機遇,也是政協履職的主戰場。今年初,省委書記周本順同志向省政協交辦了12項重點課題調研任務。省政協黨組將這次調研作為履職盡責、參政議政的重頭戲,組成12個課題調研組,分別由10名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和黨組成員領銜,近200名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和黨政干部參加,分赴全省各地展開調查研究。目前各項調研工作進展順利,已完成70%以上基礎調研任務,確保七月份交出高質量答卷,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二)管全局要“穩”。政協工作領域寬、頭緒多、彈性大,服務全局須深謀,協調各方必良策。要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計劃性,著力搞好頂層設計,做到宏觀層面有規劃、專項工作有方案、具體操作有規程,既有橫向各個方面的周密安排,又有縱向時間節點的有序推進。每年初,省政協都在分析全省形勢、把握全局重點的基礎上,征詢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的意見,通盤研究、深入謀劃全年工作,制定“臺賬式”工作要點。今年共梳理出議政建言、調查研究、提案督辦、自身建設等8個方面26項工作要點,努力體現政協履職特點,提高履職能力。定準全年“大盤”后,再著手制定操作性強的專項實施方案。如,今年省政協首次制定年度協商工作計劃,對協商的內容、形式和程序予以規范,經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后以省委辦公廳文件印發執行,確保協商工作有計劃、有規范、有成效。制定《關于建立重點課題調研工作機制的意見》,明確了科學選題、整合資源、強化論證、成果轉化等工作環節的具體規程,努力提高調研水平,確保重大調研任務高質高效完成。

(三)帶隊伍要“嚴”。按照“嚴管厚愛”的原則帶好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兩支隊伍,在做到政治上愛護、工作上幫助、生活上關心的同時,特別強調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把關。以“從嚴要求”促進轉變作風。省政協分別制定了政協常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行為規范,在履行職責、行使權利、遵章守紀等方面作出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強調守規矩、盡職責。對調研工作要求“眼睛向內、雙腳向下”,接地氣,獻良策。以“硬約束”改進會風。為提高省政協常委會議參會率,建立了政協常委請假、缺席情況通報制度,并建立會議出席情況檔案。以“高門檻”增強活力。嚴把進人關,明確剛性條件,面向社會公開招錄工作人員,將品行好、能力強、有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吸納到省政協機關;嚴把用人關,圍繞提高處級干部隊伍素質,省政協黨組出臺《省政協機關處級干部選拔任用辦法》,使干部隊伍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

二、激發政協委員的內生力,是推進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根本舉措

政協委員是政協履職的主體,推進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必須尊重委員主體地位,發揮委員主體作用。要創造寬松氛圍、拓展交流平臺、當好履職后盾,最大限度地喚起委員履職熱情,調動委員參政議政積極性,激發委員建言獻策的內生動力。

(一)讓委員發聲有底氣。政協委員最大的權利是參與權和話語權。要勇于為委員“打氣”、注重為委員“充電”、善于為委員“喝彩”,使委員能夠底氣十足、信心百倍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鼓勵委員“敢發聲”。凡屬省政協組織的會議和活動,都鼓勵委員大膽發言、抒發心聲,做到講真話、講實話;堅定維護委員正當權益,堅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營造暢所欲言的民主氛圍。培養委員“善發聲”。舉辦新任委員培訓班,加強政協基本知識學習,增強委員參政議政意識;堅持常委會議前先組織調研協商,讓參會常委充分準備,有的放矢,提準說對。激勵委員“愿發聲”。去年,省政協會同省委、省政府辦公廳,表彰了100件省政協委員優秀提案;在黨報刊載委員諍言良策,兩年來在《河北日報》刊出議政建言成果150余篇。

(二)讓委員參政有平臺。政協組織好比一個大舞臺,讓委員在這個舞臺上“唱好主角”,就必須為委員搭好臺、布好景、調好音。堅持做好傳統平臺的基礎上,努力搭建更寬廣的平臺。省政協常委會、專題協商會議在保證發言質量前提下,合理安排委員發言時間,增加發言人數,讓更多委員有亮相機會;考慮到委員季度末比較繁忙,將常委會議召開時間由每季度末延后一月,方便委員參會。豐富委員參政活動,堅持定期與隨機組織結合、常規與特色專題活動呼應、內部交流與外出聯誼互動,適時組織開展專題視察、座談協調、咨詢聽證、委員活動日等活動,邀請相關界別委員參加,使委員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知情明政。廣開委員獻計門路,針對社會熱點問題,組織有專業特長的委員撰寫社情民意稿件,上報省領導。近兩年,共編報1100期《社情民意》,所提意見建議更趨專業化、精準化,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三)讓委員創業有后盾。堅持政協組織為委員、政協委員為社會的“雙向”服務,要首先從政協做起,主動為委員崗位建功立業搞好服務,努力把政協建成“委員之家”。省政協委員、河北科技大學教授郭斌長期從事大氣污染防治研究,省政協積極協調環保、科技、教育等部門,幫助籌建由他負責的全省大氣霧霾研究中心,促進治霾研究取得新突破。省政協委員李玉國創辦先河環?萍脊,省政協協調有關科研單位與企業對接,幫助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研發社會急需的節能環保產品,促進先河公司成長為全省節能環保產業領軍企業。定期走訪港澳委員,幫助他們加強與省內企業、產業園區的交流合作,促成在冀投資置業。真心實意的幫助,使委員增強了對政協組織的歸屬感,更加主動履職擔責,為河北轉型升級、綠色崛起貢獻才智。

三、增強政協機關的保障力,是推進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

政協機關是政協委員履職的“后勤部”,機關建設和服務保障水平直接影響著履職成效。要適應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瞄準“創建一流機關”目標,大力改進組織方式、創新管理模式、強化科技成果應用,全力打造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政協機關,更好地發揮綜合協調、服務保障作用。

(一)推進學習宣傳制度化。探索“制度化”的學習安排,堅持雙周學習會制度,定期編發學習資料,組織研討中央和省主要領導最新講話精神;成立讀書會,每周編列政治、經濟、哲學等方面書目,集中交流學習心得,提高自身素養,為更好履職“補鈣”、“加油”。建立“一體化”的宣傳工作機制,形成黨組主導、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大宣傳格局。省政協黨組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省政協宣傳工作的意見》,成立省政協宣傳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宣傳工作聯絡員制度。從省政協各部門到各市政協、從各民主黨派到有關人民團體,都制定了宣傳工作責任制,使宣傳工作由過去政協宣傳部門的“獨唱”,變為現在全省政協系統各部門各黨派團體的“合唱”。

(二)推進機關管理標準化。先進的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為治理慵懶散“機關病”,省政協借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在明確工作職責的基礎上,根據職責分解任務,根據任務設定崗位,為文秘會務、委員聯絡、行政管理、老干部服務等不同崗位編制工作目標、管理流程和評價標準;梳理完善規章制度,對不適應工作需要的進行清理修訂,對行之有效的好做法提煉上升為新制度,形成嚴格規范、全程可控的運行機制。目前已制定《機關公文工作處理辦法》、《加強與委員聯系的辦法》等90多項規章制度,推進機關管理運行走上規范化、程序化軌道,工作效能大幅提升。

(三)推進服務保障科學化。作為重要的參政建言機構,政協的重要職能就是“發聲”。要注重將先進科技成果應用于機關建設,在提高自身服務保障水平的同時,也向社會傳遞現代化的訊息。近兩年來,省政協建立了機關自動化辦公系統,委員通過網絡憑證號和驗證密碼進入辦公系統,在網上接收會議通知、提交提案等,實現全天候參政議政,同時提高機關管理智能化水平。

                                           (作者系河北省政協主席)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646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