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領導言論

領導言論您當前位置:首頁 >>領導言論

在市政協五屆六次常委會會議上的講話

(2023年8月18日)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574次     時間:2023年10月16日

曾德超

各位常委、同志們:

這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我們圍繞榆林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專題協商。剛才,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向喜同志就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及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通報,王志強副主席通報了專題調研情況,五位同志作了大會專題發言,大家還進行了小組討論。會議開得緊湊高效,取得了預期效果。

常委們認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激烈的區域競爭和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三個年”活動為牽引,抓重點帶全局,揚優勢補短板,謀變革求突破,推動全市各項事業取得了新成效,高質量發展態勢良好。常委們對市政府今年以來的工作及新能源產業發展給予充分肯定、高度贊譽。

常委們認為,榆林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當前正處于碳達峰碳中和承壓期,市委、市政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榆林風能和光能資源優勢,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推動能源革命,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歷經起步摸索、規模壯大、生態發展三個階段,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發電裝機規模和發電量迅猛增長,產業鏈從無到有,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整體呈現“資源有量、規模有勢、潛力有余、正在成勢”的基本特征,為我市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如,頂層設計不系統,政策體系不完善;電網卡脖子現象嚴重,消納能力不足;受前置政策指標約束,項目供地落實困難;新能源產業低檔次、同質化問題嚴重,等等。針對這些問題,這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堅持問題導向,形成了一些高質量的協商建言成果。市政協專題調研報告,提出了6個方面建議,主要有: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加強用地保障,實現數據銜接;破解電網卡脖子制約,解決并網送出消納難題;全力優化投資環境,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加快項目規;鼗ㄔO,推動全產業鏈布局;堅持優勢資源本地利用,提高就地轉化效率。5位同志所作的專題發言,從科學謀劃定位、人才引進培養、創新用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強化要素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強化技術研發等7個方面提出20條建議。20篇書面協商建言材料,也從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優惠政策、積極發展儲能產業、推廣復合型光伏項目、加大土地供給、加強維護管理、大力扶持氫能及儲能產業發展、強化政策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意見建議。另外,大家在小組討論中,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見建議。這些協商建言與實際和行業結合緊密,調查研究深入,對策建議科學務實,也很有針對性和前瞻性。會后,工作人員要認真整理,形成市政協常委會《建議案》,及時報送市委、市政府。

各位常委、同志們,新能源產業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10條重大產業鏈之一,是我市實現高碳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也是我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下面,綜合各位常委的建議,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進一步增強做好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新能源產業是當前和未來我國產業發展主賽道。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我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在國家能源戰略中,將加快培育新型能源產業發展作為重要內容,積極推廣和扶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進一步加強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降低污染和排放,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我市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也建立了健全了有關專項規劃和項目管理等政策體系,為推動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項目落地、效益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認識國家、省、市對新能源產業發展布局的重大意義,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政協優勢,凝聚共識、匯聚合力,聚焦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持續深入調查研究,多獻務實之策,助力新能源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增強榆林經濟發展新動能,為我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二、統籌構建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體系。一要加強規劃引領。發展新能源產業,要統籌好開發與消納、電源與電網、可再生能源與傳統化石能源的關系,形成當前、中期、長遠相結合的戰略考慮,加快構建多能互補、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在現有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完善榆林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新能源產業中長期發展目標任務,統籌考慮資源分布、電網承載、儲能條件、國土林業用地、后續項目安排、外送通道、轉化利用以及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高質量發展的諸多因素,全面融入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以科學的規劃引領,促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二要構建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充分學習借鑒外地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先進項目管理辦法,并不斷總結經驗,健全完善招商引資辦法、項目管理辦法、稅費減免措施、扶持政策等方面的政策體系,形成全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工具箱、文件包,確保政策落實、項目落地。培育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按照“全產業鏈布局、一體化推進、基地化承載”的原則,圍繞建鏈、增鏈、延鏈、補鏈、強鏈,實現新能源產業上中下游深度協作、相互銜接,加大風電和光伏裝備制造、儲能電池、技術研發、智能運維等相關產業培育引進,帶動產業集群式發展。

三、全力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一要統籌優化電網布局。采取政府引導、企業開發的管理模式,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報批、統一實施、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投資分攤、分步實施的原則,大力爭取中央、省級層面支持,優化已有電站、新建電站、儲能電站建設辦法,構建高效運轉的電力通道和電價調節機制,破解我市新能源接入消納難題。二要創新用地模式。要積極研究利用政策,探尋增加建設用地途徑,確保產業用地供給。要探索開展土地、林地、城市商業住宅區、企事業單位建筑樓頂、農村住房房頂入股參與項目建設等模式,既為項目提供用地,又可增加農村收入,達到“雙贏”的目的;在煤礦采空區、備采區、塌陷區等大面積閑置區域發展光伏地面站,推動采空區、塌陷區生態治理,努力破解新能源“項目無地可用”“有地不合規”等矛盾和難題,促進新能源產業融合發展。三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設置新能源產業科技創新基金,不斷加大技術攻關和新產品研發,形成與企業自主創新、技術改造相適應的激勵機制,增強新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切實優化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投資環境。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優化審批程序,進一步優化新能源項目前期審批涉及的土地、林業、壓覆礦、報批、施工許可證等方面的審批流程,形成統一指揮、各司其職、各記其功的項目審批新格局,切實解決審批手續辦理周期過長等突出問題。二要實施項目倒逼機制和退出機制。將新能源產業項目同當地重點項目建設同等對待,設定時間節點,實施項目倒逼機制和退出機制,杜絕部分企業圈占土地、擠占配額、搶占資源的現象,確保項目按計劃建成投運。三要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要加大新能源科技創新人才的引進培養力度,重點圍繞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加強與國內外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及研發機構的融合互動,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納專業人才、企業及科研院所來我市建立研發中心。同時,要加快本土新能源技術創新帶頭的培養,可采取委托、定向、減免學費等方法,選送本地高中畢業生到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學習培養,返鄉就業,參與新能源產業開發建設,為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各位常委、同志們,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意義重大,既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又是保障能源安全、減少對化石能源依賴的有效舉措。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聚焦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調查研究,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為助力榆林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756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