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發有為促轉型 凝心聚力謀跨越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742次
時間:2012年07月02日
在市政協三屆三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
胡志強
(2012年1月7日)
各位委員、同志們:
政協榆林市第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經過全體委員和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即將勝利閉幕。會議期間,各位委員以飽滿的政治熱情,認真履行職能,積極參政議政,踴躍建言獻策,緊密結合榆林實際,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大會開得隆重熱烈,富有成效,是一次民主務實、共謀發展的大會,是一次團結鼓勁、催人奮進的大會,對于動員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加快大轉型,實現新跨越,建設幸福榆林,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一年來,全市上下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決策部署,牢牢抓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緊緊圍繞“五推三上”工作目標,妥善應對經濟形勢復雜變化,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影響,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社會管理創新取得突破,和諧村礦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市委和縣鄉換屆圓滿成功,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和高點起步。成績來自砥礪奮進,發展源于上下同心。一年來,市政協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扎實有效推進各項工作,特別是圍繞“一中心兩基地”建設、社會管理創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生態榆林、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等方面提出建議70多條,有的已轉化為部門的工作舉措;先后就工業園區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及補償機制、加強水利建設、文化產業發展、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開展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8篇,對策和建議得到市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和采納;組織委員對食品安全、打通城區斷頭路、城市執法等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視察,先后提出整改意見70余條,搜集社情民意信息100多條,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這些成績,既凝聚著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心血與汗水,也體現了政協與黨和政府同心同德、共謀發展的情懷和品格。在此,我代表中共榆林市委,向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員、同志們,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轉型跨越的戰略機遇期。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陜甘寧革命老區、呼包銀榆經濟區和蒙陜甘寧能源“金三角”進入戰略層面,為我們加快發展帶來重大政策機遇,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十年必將是我市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剛剛閉幕的市第三次黨代會,科學描繪了未來五年榆林發展的宏偉藍圖,確立了把榆林建成陜西發展新的增長極的戰略定位,明確了加快大轉型,實現新跨越,建設幸福榆林的發展主題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提出了建設富裕、民生、生態、文化、和諧的幸福榆林奮斗目標,要求全市上下堅持中國經濟強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態名市三大目標不動搖,強力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現代特色農業基地建設,著力提高統籌發展和創新社會管理能力。在戰略部署上,必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城鎮化進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激發轉型跨越新動力;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發展成果共享;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和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力爭到2016年,實現經濟總量翻番,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00億元,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180億元、38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年累計完成1萬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4萬元和1.22萬元,榆林進入全國經濟強市行列。
未來五年全市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要把這一美好藍圖變成現實,需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愛國人士的鼎力支持,需要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團結奮斗。希望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明確新任務,把握新要求,牢固樹立“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一項制度”的觀念,堅持同市委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深刻認識加快大轉型,實現新跨越,建設幸福榆林的重要意義,積極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心聚力,團結拼搏,爭取在建設幸福榆林的征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爭取更大作為。
一要在“富裕榆林”建設上有新作為。推動轉型跨越發展是政協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各級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打造高端低碳的現代產業體系,推進能源化工產業高端化、非資源型產業特色化、特色農業現代化、現代服務業規;统青l區域協調發展等中心任務,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多出助推之力。全市政協組織不僅要做發展倡導者、促進者,更要做發展參與者、實踐者,尤其是領導班子成員要充分發揮表率示范作用,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按照市委工作部署,認真做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生態環保、投資環境、振興南部縣發展、水利建設等重點工作,促進經濟上臺階、生態上質量。要更加關注和支持企業發展,注重發揮科技界、經濟界政協委員作用,在幫助企業創新發展、研發產品、開拓市場等方面多做工作,切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要自覺加強對外聯絡與交流,積極開展聯絡聯誼活動,不斷提高榆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為引進項目、資金、人才和技術牽線搭橋,爭取更多的客商來我市投資興業。要充分調動政協組織中非公經濟人士的積極性,支持和參與全民創業,努力為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做出新貢獻。
二要在“民生榆林”建設上有新作為。治國之道,在于富民。發展的目的,在于增進人民福祉。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政協履行職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收入倍增、社保提升、教育強市、百姓健康、扶貧開發”等五大民生工程作為政治協商的重點議題、參政議政的重要領域、民主監督的主要內容,協助市委、市政府抓好落實,使政協履職的過程成為推動民生問題解決的過程,讓改革發展成果進一步惠及全市人民。要根據城市居民收入、就業、住房、教育、醫療、文化、治安、環保等建設幸福榆林中的重大課題,有針對性地展開調研,提出對策建議,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要加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工作,鼓勵他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全力幫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為民生建設增添活力。
三要在“生態榆林”建設上有新作為。要組織和號召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全市三年植綠大行動和綠色長廊、環城防護、城區綠化、荒沙治理、水系綠化、林業產業化建設等生態工程,建設樟子松、紅棗、“雙杏”、沙棘、長柄扁桃五個百萬畝基地。積極參與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四城聯創”活動。引導經濟界人士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節能降耗,主動承擔起企業綠化、生態恢復治理等社會責任,使榆林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把榆林建成宜居、宜商、宜游的塞上生態名市。
四要在“文化榆林”建設上有新作為。人民政協的發展歷程、委員構成和工作主題都是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要充分發揮政協的獨特優勢和作用,順應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廣泛凝聚各界智慧,圍繞文化大市建設中的一些重大問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協商議政活動,力爭形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推出一批文化名人、文化名品,提升榆林文化知名度。廣大政協委員特別是科技、教育、文化藝術等界別的委員要積極投身文化改革和文藝創作實踐,帶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帶頭參與和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帶頭參加文化“三下鄉”活動,爭當踐行社會主義道德的模范,爭當推動文化體制改革的模范,爭當文化創新的模范。
五要在“和諧榆林”建設上有新作為。政協組織要始終把促進社會和諧貫穿于履行政協職能的全過程,及時了解反映各個方面的真實情況和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努力使政治協商成為民意進入決策程序的重要渠道,使民主監督成為維護廣大群眾利益的有效方式,使參政議政成為促進群眾利益實現的重要過程。當前我市正處在改革的攻堅期、發展的關鍵期、人民內部矛盾的凸顯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政協組織要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主動協助黨委、政府多做溝通思想、釋疑解惑、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工作,解決好資源開發、企業改制、土地征用、拆遷安置、涉法涉訴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為改革和發展減少阻力、增加動力、形成合力,真正以團結保穩定,以穩定促發展。政協委員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與人民群眾有著密切的聯系,要重心下沉,圍繞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通過提案、信息、視察、協商、監督、評議等多種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積極建議,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促進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得到解決。
各位委員、同志們,政協工作是黨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善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是新形勢下開創人民政協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證。去年12月22日至23日召開的省委政協工作會議,趙樂際書記、趙正永省長出席會議并分別作了重要講話,制定了《中共陜西省委關于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若干意見》。全市各級黨委和政協組織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各項政策和省委《意見》精神,充分認識加強政協工作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推動科學發展建設幸福榆林的客觀需要、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途徑,切實增強做好政協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要支持政協履行職能。各級黨委要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加強和改善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把政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大力支持政協依照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保證委員享有充分的話語權、全面的監督權、寬泛的協商權,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政治上關心、組織上保證、工作上支持。
二要進行廣泛民主協商。要關心支持政協黨組工作,定期聽取政協黨組工作匯報,及時研究并統籌解決政協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增強開展政治協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切實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特別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人事安排都要與政協進行協商,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
三要自覺接受民主監督。各級黨委、政府要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支持政協就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專題視察,政府要及時向政協通報經濟社會發展和重大決策執行情況,紀檢監察機關要向政協通報黨風廉政建設情況。對政協開展民主監督提出的意見建議,承辦單位要認真辦理、及時答復、抓好落實,真正使政協民主監督成為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改進工作、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徑。
四要創造良好工作條件。加強政協干部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學識豐富、業務熟練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盡力幫助各級政協改善工作條件,在活動經費、車輛和辦公設施的配備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政協委員所在單位要大力支持委員開展和參加履行職責的活動,為他們參加政協活動提供方便。
各位委員、同志們,轉型跨越發展的前景無限美好,加速崛起的事業催人奮進。在建設幸福榆林的美好征程中人民政協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讓我們緊密團結起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心同德、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加快大轉型,實現新跨越,為建設幸福榆林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