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柱在紀念人民政協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編輯: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740次
時間:2009年12月18日
在紀念人民政協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09年9月27日)
李金柱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慶祝中國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我代表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致力于榆林跨越發展宏偉事業的全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為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老同志、老委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所有關心、支持人民政協工作的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表示親切的問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地方組織,榆林政協也已走過了20年的歷程。1989年12月成立的榆林地區政協聯絡組,是市政協的前身;2000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榆林召開,標志著榆林市政協的正式成立,揭開了我市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新篇章。九年多來,市政協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自覺服從和服務大局,主動有為,履職盡責,為促進榆林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過去的九年,榆林市政協共召開全委會10次,常委會50次,主席會議181次,就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兩院”報告、財政預算、“三農”問題、資源開發與轉化、生態環境建設、南北統籌發展、文化大市建設、旅游資源開發、弱勢群體的救助、民營經濟的發展等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1960多條,這些意見和建議集中體現了民情民智,大多數受到重視和采納;共形成調研視察報告114篇,特別是《榆林市煤炭資源開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榆林市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研究的調研報告》、《金融危機對我市能源經濟影響及其對策的調研報告》等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共形成提案3175件,辦結率在90%以上,有力地推進了榆林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反映社情民意3000多條,成為民意直達黨委、政府的“連心橋”、“直通車”。
過去的九年,廣大政協委員深入開展“衛生、科技、文化”三下鄉活動,義診患者15000多人次,免費發放藥品價值20余萬元;以劉彪、史貴祿、張子亮等為代表的廣大市政協委員,為修建希望小學、防治非典、扶貧幫困、支持新農村建設、汶川災區、湖南雪災捐款捐物價值7000多萬元,樹立了政協委員的良好形象。共接待全國政協、省政協、兄弟市政協200多批,配合全國政協和省政協考察團(組)完成在榆考察任務70多項、2400多人次,發揮了研討工作、交流經驗、宣傳榆林、促進發展、增進友誼的作用。
過去的九年,各級政協組織堅持把加強自身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完善規章制度,提高委員素質,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凝聚力、創造力和親和力進一步增強,政協機關煥發新活力,呈現新氣象。各縣區政協盡管成立有早有晚,但在縣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都為當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梢哉f,我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項事業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飽含著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各級政協委員和廣大政協工作者的心血與智慧,都凝聚著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汗水與努力,這一切,市委、市政府不會忘記,榆林人民不會忘記你們,歷史不會忘記你們,借此機會,對你們的重大貢獻和辛勤努力再一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面對榆林創新轉型、跨越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市委的領導下,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三項職能,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圍繞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這一主題,為加快建設中國經濟強市而共同奮斗。
下面,我就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民政協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進一步深化和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政協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我們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進一步深化對人民政協性質、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堅定、更加扎實地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民政協工作。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是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近年來,我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提出了建設“中國經濟強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態名市”三大目標,提出了打造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現代特色農業基地、區域中心城市三大任務,提出了發展能源經濟、城市經濟、生態經濟、區域經濟四大路徑,這是一項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系統工程,是我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大局,必須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同努力奮斗。人民政協匯集了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是名副其實的人才庫、智囊團;同時人民政協聯系廣泛、渠道通暢,能夠客觀及時地反映方方面面的意見和愿望。認真聽取政協的建議意見,對增強黨委、政府重大決策的正確性,更加有效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加速趕超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人民政協的性質地位、職能作用,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深刻內涵!吨泄仓醒腙P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指出,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在我國,票決民主和協商民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極具中國特色。堅持和完善人民政協這種民主形式,既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又體現了中華民族兼容并蓄的優秀文化傳統。加強人民政協工作,有利于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有利于全面調動社會各界參政議政熱情,廣納良言,群策群力,形成加快發展的強大力量;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實現統一領導與廣泛民主、富有效率與充滿活力的有機統一,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三)凝聚各方力量、構建社會和諧,必須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
人民政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組織,在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增進共識、加強團結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政協的基本屬性、主要職能、組織構成、工作原則和活動方式,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緊密相連。人民政協自誕生以來,就以增進團結、發展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己任,在凝聚中華民族合力、實現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民政協聯系各界各個方面,深諳社情民意,是黨和政府加強與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就是加強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工作,就是加強促進統一戰線、強化團結合作的工作,就是加強統籌兼顧、實現各界各階層和諧相處的工作,就是加強增進民主團結、保持社會長治久安的工作。
(四)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必須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擁護,離不開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協工作是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要彰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就離不開多黨合作這一政治協商會議制度的基礎;我們要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就離不開廣大政協工作者的參與;我們要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確保黨的執政安全,更離不開不同黨派、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界別的大力支持。
二、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伴隨榆林市建制9周年,我市政協也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建立了卓越功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市委提出了圍繞中國經濟強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態名市三大奮斗目標,積極實施科教引領、創新轉型戰略,大力發展能源、城市、生態、區域四大經濟,強力推進能源化工基地、現代特色農業基地、陜甘寧蒙晉區域中心城市三大建設,全面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工作,努力構建魅力、和諧、強盛新榆林的總體思路。確立了全市發展的奮斗目標是:未來十年走在全省前列,成為陜西經濟發展重要一極。到2012年GDP達到3000億元,財政總收入5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00元。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加快構建和諧榆林,不僅需要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團結拼搏,更需要充分發揮各方面包括各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的積極性和重要作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人民政協的工作尤顯重要,任重道遠,要努力做到“四個新”:
一要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作出新貢獻。人民政協群英薈萃,“高手”云集。要緊緊圍繞經濟工作中心,充分發揮人才智力優勢,組織動員廣大委員把聰明才智運用到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來。始終堅持把服務榆林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作為政協工作的第一要務,把政協工作與全市中心工作結合得更加自覺、更加主動、更加緊密、更加有效。特別要把著力點放在“科教引領、創新轉型”戰略的實施上來,把切入點放在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緊迫要求上來,把突破點放在對改革發展穩定深層次問題的分析研究上來,力求從全局高度研究問題,從實踐角度提出對策,善建肺腑之言,勤獻務實之策。鼓勵和支持政協委員積極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帶頭投資興業,積極招商引智,廣泛開展海外聯誼活動,廣泛團結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榆林籍在外成功人士,積極參與我市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
二要在增進團結、加強監督上展現新作為。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成立和發展的歷史依據,也是人民政協繼往開來的方向和使命。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政協工作才能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有所作為。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人民群眾的民主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更加需要人民政協做好發揚民主、增進團結的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始終不渝地貫徹落實“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彼此信任、真誠合作的關系,努力促進愛國統一戰線的大團結、大聯合。要積極探索政協開展民主監督的有效形式,切實加大民主監督的力度,充分發揮政協的整體功能和委員的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各黨派、各團體、各界別人士參與國是,坦誠直言,使人民政協成為各界群眾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向前發展。
三要在凝聚力量、促進和諧上取得新成效。人民政協組織扎根于各界各階層,與人民群眾有著天然的血肉聯系,在凝聚民心、促進和諧上具有先天的親和力和影響力。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發展為民、發展惠民,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社會安寧、大局穩定積極主動地多做工作、做好工作。當前,要積極協助黨委、政府深入推進民生八大工程、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幫困、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生態保護、公共服務等工作,促進形成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共促社會和諧的生動局面。各級政協組織要緊緊圍繞我市改革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敏感問題,如反腐倡廉、社會治安、“三農”問題、征地拆遷、復退軍人安置、下崗就業、土地流轉、困難群眾生活保障、涉法涉訴案件處理等方面的問題,組織廣大政協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多做溝通思想、釋疑解惑的工作;多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理順情緒、鼓舞士氣的工作;多做增進共識、加深理解的工作,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切實維護和發展和諧穩定的政治局面。
四要在加強自身、提升素質上實現新突破。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委員要進一步強化主體意識,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扎實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加強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學習,不斷夯實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共同思想基礎。要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在人民政協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他們參與重大方針政策的討論協商及履行職責的各種活動。要突出界別特色,創新活動方式,推動委員廣泛聯系本界別群眾,充分發揮界別在政協組織中的作用。要加強委員隊伍建設,搞好對委員的服務管理,尊重和依法保護委員的權利,引導政協委員更好地履職盡責。要加強作風建設,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履實職、想實招、下實功、辦實事,多做消阻力、增助力、聚合力的事;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經常深入基層,深入實際,了解群眾情況,體察群眾情緒,關心群眾疾苦,反映群眾意愿;大興包容共濟之風,堅持民主協商、平等議事、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多聯系、多溝通、多交流,在合作共事中加強了解,消除誤解,求同存異,增進共識,加深友誼,營造寬松融和的政治氛圍。
三、堅持和依靠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努力開創我市政協工作的新局面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人民政協只有堅持和依靠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政協工作才能不斷推向前進。
(一)增強黨性觀念,自覺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各級黨委務必按照中央5號文件精神,把政協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各級政協要自覺服從黨的領導,始終圍繞黨的工作中心,服從和服務于黨的工作大局,把黨委對政協工作的要求和任務以及政協黨組的重大決定,體現到政協主席會議、常委會議和全體會議之中,體現到政協工作的各個方面。政協黨組是黨在人民政協中的派出機構,肩負著實現黨對人民政協領導的重大責任。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推動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促進黨的主張成為各族各界人士的共識。政協系統中的共產黨員要鞏固和深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成果,努力做合作共事的模范、發揚民主的模范、廉潔奉公的模范。政協機關要努力創建學習型、研究型、服務型機關,不斷提高機關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為委員履行職責提供良好的服務,使政協機關真正成為政協委員之家,使政協工作更富活力、更加卓有成效。
(二)密切聯系群眾,搭起黨與群眾聯系溝通的橋梁。政協下通各界基層群眾,上達黨政領導機關,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紐帶和橋梁。要牢固樹立參政為公、議政為民的思想,認真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情緒,了解群眾意見,充分反映民意。尤其要關注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突出問題,及時反映他們的情況和要求,推動問題的解決。政協工作,是政協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內容。當前,要以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廣泛宣傳我市各級政協組織履行職能的成績和經驗,廣大政協委員認真協商討論、積極參政議政的先進事跡,增進人民群眾對政協工作的了解,營造全社會關注政協、了解政協、支持政協的良好氛圍。
(三)注重工作實效,增強政協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做好政協工作,要有黨委的堅強領導,政府的有力支持,同時也需要政協自身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履行職能。既要自覺地站在全局的高度,協助黨委政府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也要依照政協章程與黨委政府協調一致開展工作;既要建言立論、批評監督,也要在參與中參謀,在參與中服務,在參與中監督;既要通過發揚民主,匯集民情民意民智,協助黨委、政府更好地掌握社會實情,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又要通過積極宣傳,使黨委、政府的意圖,成為各界人士的共識和自覺行動。
(四)積極創造條件,為政協開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重要作用,關鍵是各級黨委要為政協組織創造環境,要讓政協組織在政治上有位置,在事業上有作為,在工作上有保障。一是政協委員要有充分的話語權。要積極支持政協組織開展調查視察工作,要圍繞創新轉型,發展四大經濟、建設三大產業集群等問題,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和建議。要建立健全委員提案辦理網絡、責任、通報、復查、反饋、走訪和考評等制度體系。各級宣傳部門要把建立委員宣傳陣地當作重要任務,在報紙上要有政協論壇,在電視臺、廣播上要有政協委員的形象和聲音。二是政協委員要有全面的監督權。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協民主監督交辦事項責任追究等制度,繼續完善和堅持推薦政協委員應聘“四員”的民主監督方式,在參與中實施監督。三是政協委員要有寬泛的協商權。要建立健全“定時協商”制度,充分保證政協享有協商權,把圍繞中心工作和事關全市改革發展穩定等重大問題的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要繼續堅持并完善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列席同級黨委常委會議,政協常務副主席列席政府常務會議,政協其他副主席列席黨委、政府有關重要會議的列席會議制度和定期向政協委員通報工作情況及重大問題決策前的民主協商制度,保證政協委員的協商權。
同志們、朋友們!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歷史選擇了人民政協,人民政協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并將繼續譜寫嶄新的篇章。讓我們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同心同德,開拓進取,奮力開創我市政協工作的新局面,為建設魅力、和諧、強盛新榆林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