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提案回復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提案回復

加大科研投入,增強經濟增長動力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642次     時間:2016年09月23日

由:

當前,榆林進入了高速增長期后的換擋期、轉型期,GDP增速由2010年的10%降為2015年的5%,十二五以來我市提出“科教引領、創新轉型”戰略。創新驅動符合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成為我市發展的必然選擇,有利于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有利于提升企業科技綜合實力,有利于促進城市發展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

然而,發展中面臨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發展動力不足。主要表現在:

l、R&D投入嚴重不足。2014年R&D投入2.14億元,投入強度0.08%,橫向、縱向比都遠遠不足,連安康、商洛都不如。2013年寶雞經費支出25.20億元,投入強度1.63%;咸陽21.12億元,投入強度1.14%;陜西省2.14%,我國十二五期間2.1%,小康指標2.3%;2014年,我市大中型工業企業R&D支出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僅為0.04%,工業企業科技人員占年末從業人員比重僅為0.7%,均處于全省中下水平。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特別是對產業轉型的貢獻十分有限。

2、企業普遍缺乏科技創新。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不多,多數仍以開發初級產品、原材料為主。2014年,榆林規模以上企業開展科技活動的比例僅為8%,研發活動不活躍,研發費用占企業銷售收入比重偏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滯后,全市僅有高新技術企業7家,其中大型科技企業2家,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亟待加強。

3、高層次人才短缺。榆林市自身高層次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分布不均。從專業結構看,從事教育、衛生行業的居多,從事農業、工業、經濟技術方面的較少。能源化工企業人才緊缺的矛盾尤為突出,大中型企業科技活動人員僅占企業從業人員總數的0.86%,遠低于全國的5%和石化行業3.7%的平均水平。由于整體的現代化程度較低,教科文衛事業發展滯后,生活服務業配套性差,對高端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術、管理和經營人才的吸引力較弱。

4、產學研合作機制沒有真正建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目前仍主要承擔政府下達的研究任務,研發活動與企業結合不夠緊密。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活動的評價導向不一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評價體系關注的是期刊論文發表多少、國家資助項目大小、政府獎勵排名高低。因此,科研人員科研活動多從學術性、理論性出發,對科技成果轉化關注度低。而企業評價體系最主要的就是實現利潤最大化。這樣就導致企業需要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愿去做,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在企業眼里多是“半成品”,無法運用。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l、提高對R&D的重視程度,增加投資強度。要充分重視科研工作者這股力量,并堅信其會給社會帶來相應回報,不因階段性效果不顯著而放棄。在財政支出中要提高科技支出的比例,保證財政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十三五期間投入強度達到陜西省平均值2.1%

2、科研投入結構要合理,切實提高三個資金比例。投資結構要按照市情發展規劃,加大對基礎研究投入的比例,基礎研究雖然見效慢但影響深遠。實驗開發不能隨意進行,經過可行性分析研究,將每一份投資都用在促發展上,不做無謂的浪費。

必須采取政策,切實提高三個資金比例:

一是財政科技投入中要提高產業與產品技術研發的投入比例,其中主要是提高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比例;二是在財政科技資金對企業的投入中,要增加(提高)對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的投入比例。這項資金比例的提高,將產生巨大的杠桿效應,帶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技術創新,加快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體系,推動全社會R&D投入占GDP的比例真正實現逐年提高。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中重要的作用;三是提高基礎研究的經費;A研究是創新的源泉,是保持國家、地區長遠競爭力的關鍵,各國都高度重視,發達國家占比四分之 一,我國占比僅為4.7%,榆林幾乎可忽略不計,對社會科學投入更微乎其微。基礎研究雖然在短期內并不一定能產生經濟效益,然而一旦有了突破,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將會有急劇的增長。

3、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通過企業和科研單位的互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市場需求強烈的課題上集中研究,科研單位提供技術支持,企業提供實踐場所,這樣科研項目會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轉化并不斷調試,最先適應市場,搶占先機。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科技人才離崗創業。對國有企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可實施期權、技術入股、股權獎勵政策。全面推進科技服務業在資源型城市轉型中的作用,為產業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市政協委員  高海清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640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