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榆林市第四屆委員會提案審查委員會 關于四屆一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2016年3月24日政協榆林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政協榆林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期間,全體政協委員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認真履職盡責,積極通過提案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截止3月23日12時,共收到提案598件。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經審查,決定立案564件,其中委員提案470件, 占立案總數的83.3%;黨派、團體、各專委會提案94件,占立案總數的16.7%。不予立案轉為委員來信處理的34件。
本次會議提案集中體現了以下特點:一是數量增加。本次會議提案數和立案數分別比上年增加176件、168件。二是質量較高。廣大政協委員和各參加單位圍繞我市“十三五”規劃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出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較集中地反映了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關系密切。提案內容有情況、有分析、有具體建議,操作性較強。三是內容豐富。提案涉及我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其中關注經濟方面的提案較多。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榆林經濟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委員們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也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如,由柴自軍、高云霄、白雪梅、劉光忠、白會武、李向春、李永國等16位委員聯名提寫的《關于加快我市沿黃經濟帶建設的建議》,提出“打造沿黃生態經濟帶,建設榆林經濟增長極”等8條建議,具有很強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可行性。提案審查委員會經過認真審查、研究,決定將該提案列為四屆一次會議的“一號提案”。所提內容大體可分為六個方面:
一是關于經濟和環保方面的提案83件,占立案的14.7%。內容涉及面較廣,主要有:大力推動資本市場發展;大力發展榆林特色文化旅游產業;加快電子商務與物流協同發展;加大扶持力度,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加大銀行信貸投放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轉型升級;發展新能源汽車;加強榆溪河水環境污染整治的建議等。
二是關于“三農”及基礎設施方面的提案56件,占9.8%。內容主要有:重視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加強鄉村道路養護與管理;建立農技人員駐村聯系制度;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強沿黃6縣紅棗種植戶幫扶;加快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休閑農業發展;提高農村通訊網絡覆蓋質量,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做好我市精準扶貧的建議等。
三是關于城建交通方面的提案有98件,占17.4%。主要有:調整交通信號燈設置,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大去庫存力度,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多措并舉,解決城區停車難問題;加快修復凌霄廣場進度;完善交通設施,促進文明城市建設;在市區盡快配置公益性自行車;加快建設城區充電站和充電樁;開通榆橫城際公交;提升榆林市區公共交通管理水平;增加榆林到北京、府谷到西安鐵路客運班次的建議等。
四是關于科教文衛體方面的提案157件,占27.9%。主要有: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清理我市部分農村教師在編不在崗變相“吃空餉”的問題;加強學前教育發展;控制優質高中生源外流;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對公眾開放;保護和恢復榆林東山“四寺一廟”古建筑群、榆林古城墻;打造紅石峽、鎮北臺綜合旅游區;加快榆林城區市級文化體育場館建設;建立市級和縣區云計算中心;加快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等。
五是關于社會保障和民生方面的提案103件,占18.3%。主要有:加快社會養老機構建設、建立完善失能老人養老體系;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在公共場所免費開通無線網絡;深化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破解居民醫保門診困局;推進家政服務市場規范管理;提高公益性崗位工資待遇的建議等。
六是關于社會法制及其他方面的提案67件,占11.9%。主要有:加快全市信用體系建設,加大處理非法集資案件的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強仲裁工作;加強對中小學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和懲治力度;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強寵物管理;強化“天眼工程”建設;建立市政府工作部門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對口聯系制度的建議等。
本次會議閉幕后,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將及時把立案的提案轉交有關承辦部門單位和縣區辦理。對未予立案的提案,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的規定,以來信或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轉送有關部門單位研究參考。大會截止日期以后收到的提案,也將按照有關程序,及時審查立案,交有關部門單位辦理。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