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選登:關于種植羅布麻助力榆林二次沙化防治的建議
案 由:
榆林治沙成就舉世矚目,七十年的治沙歷程中選擇的都是抗逆性強的生態樹、草種,這些樹種、草種對榆林生態的重建功不可沒。但這類生態樹種、草種植被因沒法產生經濟效益出現了“重栽植、輕管護”的局面。林地管護基本靠政府林地補貼維持,林地收益幾乎為零,林農不愿管護,大面積的生態林出現林份過熟、密度過大、成片死亡、二次沙化的危險。更甚者林農抵制在自家林地種樹,原因就是造林樹、草種無經濟收益,建議在沙區種植有經濟、生態效益兼顧的植物--羅布麻。原由有以下幾點:
1.具有較強的藥性。羅布麻是一種世界上稀有的野生植物,主要生長在沙漠鹽堿地或河岸、山溝、山坡的沙質地上。其葉具有平抑肝陽,清熱利尿,安神的功效。主治肝陽上亢及肝火上炎之頭暈目眩,煩躁失眠,驚癇抽搐,水腫、外傷出血,風熱外感。
2.適合榆林種植。羅布麻有耐鹽堿、抗干旱的生物學特性,能適應榆林的生態環境,其葉片的市場價值達到每斤400-600元,畝產400斤干葉,經濟效益可觀。在林農種植過程中可實現保護生態、收獲經濟并激勵林農主動管護林地的效果。
3.替代低效益林、草種,豐富植物種群,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目前以沙蒿、黃蒿等大面積的低經濟價值的草、灌木已經實現了固沙目的,但自然繁殖后形成的生態群落及其花粉濃度過大帶給人民和生態的不良反應日趨明顯,急需新物種替代,選擇羅布麻種植替代這類植物。
榆林年降雨量達到400mm 以上,植被蓋度從0.9%到36%。土壤結構正在變好,適合發展羅布麻。在榆林沙地發展羅布麻種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建議在生態建設中增加種植羅布麻來實現林地經濟收入這一遠景。
建議、辦法和要求:
1.在農民庭院附近的林地上同意其整地專門種植羅布麻,引導農民實現務林、守家、保生態,留住鄉村勞力。
2.在面積較大的鄉村集體林地中,發展林下種植羅布麻。帶狀、片狀種植,獲取經濟收入,管護過程可促進喬木的健康生長。
3.在國有林地中,結合毛烏素衰退人工林更新復壯工程技術設計中,增加羅布麻這一樹種,合理規劃后,在后期管護林地過程中產生經濟收入,也可分片承包管理。
4.加強羅布麻種植技術培訓。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