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選登:關于羊毛絨產業技能人才培訓的建議
案 由:
榆林是“中國羊毛防寒服名城”,F有羊毛絨生產和關聯企業350多戶,年產羊毛防寒服系列產品1300多萬件,產值30億元以上,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銷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的75%以上。按照市政府“11233”工作思路,即:打造1個區域品牌—“榆林羊絨”;建好1個榆陽輕紡產業園;依托2個院校(北京服裝學院、西安工程大學);深度參與3會(北京冬奧會、北京冬博會、全運會和省運會);建好3個中心(羊毛絨產品研發中心,羊毛絨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羊毛絨產品交易中心),全力推進羊毛絨產業加快發展。目前,區域品牌“榆林羊絨”圖形商標,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審定公告;榆陽輕紡產業園一期標準化廠房及配套設施交付使用;我市和北京服裝學院、西安工程大學建立合作關系;用羊毛絮片加工的表演服裝走進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企業贊助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張家口賽區、十四屆全運會;研發、檢測、交易中心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但在榆林羊毛絨產業可持續發展中,短板突出,急需解決。主要是技能人才問題嚴重制約產業發展。羊毛絨服裝設計人才不足,技師、高級技師等技能人才短缺,生產工人年齡偏大,產品品種單一,產品質量不穩定。加快以市場為導向的羊毛絨產業技能人才培訓工作迫在眉睫。
建議、辦法和要求:
一是加快人才隊伍規劃建設。全市統一規劃,通過3—5年的實施,多途徑的培養,盡快形成羊毛絨服飾高技能技術人才梯隊。在全產業形成服裝專業設計、打版、工藝、技術工人均衡配備的專業技術結構,儲備產業發展人才后備力量,滿足產業發展對各類技能人才的需求,使技能人才跟上產業發展的要求。
二是依托院校培養服裝設計人員。加強與北京服裝學院、西安工程大學合作,設立羊毛絨服裝設計專業,對榆林羊毛絨服裝設計人員培養進行傾斜,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培訓。市上對定向培訓學生給予政策扶持和資金鼓勵,實行合同管理,使他們畢業后回榆工作,為家鄉羊毛絨產業做出貢獻。
三是依托職業技術學院培養技能人才。發揮榆林職業技術學院師資的優勢,設立服裝打版、工藝、管理、營銷專業。以職業學院招生為主,企業推薦為輔,每年招收一到兩個班,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人才培訓,培養從事羊毛絨服裝生產一線的高級技能和管理人才,適應產業發展需求。
四是校企結合培養技術工人。企業和職業技術學院相結合,對生產工人進行中、短期培訓。中期可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社會青年、農村進城青年進行專業培訓,短期對企業生產骨干進行培訓,形成產學培訓一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加快羊毛絨產業技術工人的開發、培養和就業。
五是建立人才成長激勵機制。鼓勵經過培訓的人員取得相應職業技能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道路,促進兩類人才深度融合。建立評價與培養使用激勵相聯系的機制,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制度環境,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從根本上解決羊毛絨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問題。
(石惠中)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