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提案選登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提案選登

提案選登:加快落實《榆林市十二五規劃》中關于“榆林大學”建設工作的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提案委    點擊數:870次     時間:2014年07月03日

(提案者:六個民主黨派)“加快發展高等教育。推進榆林學院新校區建設,將學院建成綜合型大學!薄队芰质袊窠洕蜕鐣l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73頁,在十二五規劃中教育項目共六項,其中五項主要是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最后一項是榆林學院新校區建設,總投資5億元。截止2013年6月,十二五中期項目檢查結果看,教育五個項目投資最少的約1.8億元,最多的13億左右,榆林學院新 校區建設項目尚未啟動。這與我市要建設書香榆林、幸福榆林,建設百萬人口大市不相適應。

一、近幾年榆林學院發展簡況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關心和幫助下,學校始終堅持以立足榆林、依托榆林、服務榆林為導向,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社會聲譽日益提升,為榆林市快速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人才培養。自建校以來,我校共招生49528人,其中榆林市生源34174人,占招生人數的69%。畢業生共計39533人,其中在榆林市就業的人數達到28463人,占畢業人數的72%。這些畢業生在榆林基礎教育、公共管理、工程技術、工商服務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榆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多年來,學校的畢業生中有不少成長為榆林市中小學校長、教學骨干,有的走上了縣區黨政領導崗位,有的活躍在農牧業第一線,有的成為榆林能源化左企業的技術骨干,也有的成為各類服務行業的管理者。

2、科學研究。學校注重結合榆林重點產業發展需要,組建了陜西省煤炭清潔轉化重點實驗室,創建了陜西省陜北絨山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榆林市能源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榆林市可再生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榆林市農業節水實驗室、榆林市現代生物技術實驗室、榆林市潔凈煤技術研究實驗室、榆林市系統分析與應用實驗室等研究平臺。逐步凝煉形成了“陜北白絨山羊品種選育”、“農業節水”、“潔凈煤技術”、“陜北民俗文化”、“榆林區域經濟”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應用研究方向。部分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專利授權,“沙漠高速公路風沙防治技術與景觀設計研究項目”、“白絨山羊育種技術”、“沙區植物利用”等研究成果已經廣泛地運用到生產實踐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服務社會。近年來,學校圍繞榆林“兩基地一中心”建設,加強科技創新,大務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做好成果轉化,為解決經濟建設重大問題和實現科技進步提供技術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校屈雷教授帶領的課題組成功克隆出全國第一只體細胞陜北白絨山羊,帶動榆林市科研水平邁陜西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為絨山羊克隆和轉基因研究領域做出積極貢獻。張雄博士主持的《黃土高原主要小雜糧降水生產潛力研究及開發》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經過7年時間的試驗研究與示范推廣,在榆林市累計推廣應用399.2萬畝,新增產值38347.7萬元!渡衬咚俟凤L沙防治技術與景觀設計研究項目》,針對陜蒙高速公路荒漠化擴展嚴重、降水稀缺等環境特征,遵循“適地適樹”原則,建立沙漠高速公路防風固沙林體系,為同類地區及類似地區高速公路的建設提供借鑒和科學指導。在能源化工領域,我校教師開展的“提高天然氣制醋酸的催化技術研究”、“天然氣水合物合成工藝及其儲存研究”、“表面活性劑在低滲油田中的應用研究”等項目,緊密聯系生產實際,部分成果已進入應用轉化階段。我校教師在榆林產業結構調整、生態農業產業鏈建設方面的研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4、文化傳承與創新。學校密切聯系榆林實際,成立了陜北文化研究中心、榆林經濟研究中心、陜北歷史文化博物館!队芰謱W院學報》開設了“區域經濟”、“陜北文化”研究專欄,成為研究、交流陜北歷史文化和榆林經濟的重要平臺,在“陜北民俗文化研究”、“陜北民歌研究”、“榆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成果。陜北文化研究中心也被確定為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陜北歷史文化博物館有效發揮了其在教學、科研、文化傳播及交交流等方面的社會功能。

5、資源共享。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的方針,為地方和企業提供了優質的辦學資源,做到了教育資源共享。我校積極推動市校人才資源共享機制的建設,推薦數名專家學者成為榆林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為榆林發展建言獻策、參謀咨詢,有10名專家被評為榆林市拔尖人才。針對企業研發和地方科研工作需要,加大了實驗室開放程度,最大限度地為地方企業和社會各界提供服務與支持。學校圖書館收藏了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能源化工類、榆林地方志、榆林人源創作品等特色資源,滿足了市民的多種需求。榆林學院充分利用優質的教育資源,從人才培養、產學研合作、服務社會、文化創新與傳承、資源共享等方面為地方政府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為榆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二、校園面積成為制約榆林學院發展的重要因素

榆林市在十二五規劃中,根據榆林市發展實際情況,要求把榆林學院辦成一所地方性綜合大學,榆林學院領導班子和廣大教職員工更是滿腔熱情、積極準備,群策群力在為榆林學院發展出主意、想辦法、謀發展,但當前學院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和困難,校園面積成為榆林學院發展中重要因素。

依據合格大學評估要求及《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生父親占地面積應達到60平方米以上。生均校舍建設面積應達到面積64.1萬(960畝)平方米,現校區實際占地面積29.3萬(440畝)平方米。生無丫地面積22.5平方米;實際校舍面積25萬平方米左右,生無約19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總面積13.3萬平方米,生均11.15平方米;就現在有土地面積情況看,我們與國家辦大學要求有較大差距。再把學校發展規劃初步以榆林大學在校生2000人左右的規模考慮,學校建設用地就成為學校升格發展的最大瓶頸,極大制約了學校的發展。

三、建設榆林大學,服務榆林發展的幾點建議

大學是一個城市文化的底色,是一個城市科技、文化的中心,她能帶動城市文化產業、第三產業等快速發展,一座大學對城市的文明、民生等問題有很好引導和引領,所以市委市政府理應重視和支持榆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榆林學院。

1、繼續從政策、經費等方面應重視和支持榆林學院。一是榆林學院大部分學子來自取還是就業分配工作,榆林學院可以說是榆林市人民的一所子弟大學;二是榆林學院是榆林市的人才高地,擁有教授63人,副教授144人,博士43人,碩士391人,他們分布在各個院系,每年在方方面面為榆林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三是從榆林學院專業建設看,根據榆林地域性特點,積極進持相關專業的申報,以滿足戰略性興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四是縱觀世界和國內地方城市能迅速發展成為有能力有魅力的文明城市,絕大多數地方政府與地方高校進行了密切主動合作,地方政府從政策、經費、土地等方面進行大幅度的政策傾斜,使得高校突飛猛進的發展,并帶動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等各行各業的發展,從而達到地方與高校的共贏。從實際情況來看,榆林學院就是用省上的資源和經費為榆林市人民辦的一所大學,榆林市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行政部門不應把榆林學院就作省上的單位而疏于關心和幫助,都應該把榆林學院當作自已市里的大學辦、打破固有的行政管理體制,共同破解榆林學院發展困難與瓶頸,充分發揮高校正能量,為幸福榆林建設增光添彩。

2、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成立榆林大學建設領導小組,同時成立臨時常設工作機構。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工作機構負責完成具體任務,為成立省級層面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創造條件。

3、市校共同加快推進榆林市衛校并入榆林學院工作,盡快完成辦學資源整合任務,實施已規劃校區剩余160畝土地的征地工作,同時在衛校校區旁邊增劃400畝土地,使該校區面積擴大到800畝。

4、榆林地廣人稀,高校新校區土地劃拔應該較為容易,地方政府應該加快推進榆林學院第三校區的選址工作,力爭在2014年內完成選址和規劃,在“十二五”內實質性開工建設。

5、簽訂省市共建榆林大學協議,集多方力量共同推進榆林大學建設。

  6、由市政府主導在榆林學院第三校區創建榆林市大學科技園,使其成為促進榆林榆林學院和其他高?萍汲晒D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的平臺。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465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