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我市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
金屬鎂作為新型輕量化材料,因在3C、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被世界各國視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新形勢下,鎂在節能減排方面的作用也備受重視,現全球范圍內需求旺盛。為推動我市鎂產業高質量發展,榆林市政協副主席惠德存帶隊于5月上旬,赴榆陽、府谷進行實地調研,F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及優勢
榆林發展金屬鎂產業已逾20年,憑借區位優勢奠定了市場地位,原鎂產量連續9年穩居全國、全球第一,贏得“世界鎂業在中國,中國鎂業看榆林”的贊譽。2020年,全市金屬鎂生產企業48戶,原鎂產量56.11萬噸,約占全國的62.3%、全球的51%,生產鎂壓鑄件122萬件、鎂合金1.4萬噸,鎂板材934噸,連同上游的蘭炭、硅鐵產業共實現產值約380多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8%。當前,金屬鎂價格從年初每噸1.43萬元上漲到2.08萬元,市場態勢趨于向好。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堅持全產業鏈發展,加快關鍵技術攻關,打造集研發設計、檢測檢驗、生產為一體,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
榆林發展金屬鎂優勢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循環產業優勢。榆林煤-電-蘭炭-硅鐵-金屬鎂-鎂合金-鎂壓鑄等上下游產業配套齊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環經濟模式,使得金屬鎂產業要素保障齊全、成本低廉,得以快速發展。二是成本優勢。依托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和硅鐵資源,特別是用蘭炭副產荒煤氣作為燃料生產原鎂,加上與山西白云石產區所形成的“煤炭—白云石雙重物流”,使金屬鎂冶煉成本大幅度下降,生產1噸金屬鎂比同行業的其他地區成本低3000元左右,提振了市場競爭力,并依此占據了大部分原鎂市場份額。
二、存在問題
一是冶煉工藝落后。原鎂冶煉企業多采用皮江法橫罐冶煉工藝,機械化程度低,勞動條件差,利用率低下,產品質量不穩定。當地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探索豎罐項目,但存在品控不穩定,還原罐成本過高,價格競爭力較弱等問題,尚未大規模應用推廣。以炭化爐作為配氣工段曾是鎂冶煉的發展優勢,現在卻成為其發展瓶頸。鎂冶煉近年欲通過單行產業標準與蘭炭劃分界限的方式自救,但需在政策標準和技術標準方面做大量論證工作。
二是產業鏈條短。鎂產業依然停留在原鎂銷售階段,作為鎂深加工的鎂合金材料生產能力不足。目前全市只有神木東風、府谷金川鴻泰、綏德臻夢等少部分企業生產延伸產品,其余企業還是以原鎂冶煉為主。府谷金川鴻泰鎂產品主要以壓鑄件為主,主產品為自行車輪轂、安全帽,其產品附加值不高,不能展現鎂材料作為“21世紀綠色結構材料”的價值。生產技術難度大、附加值高、市場需求旺盛的鎂合金、擠壓材、壓鑄件和連鑄連軋板材等產品在我市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形成規模。
三是市場話語權不足。單戶鎂企業生產能力小,墊資能力差,鎂產品主要通過中間貿易商進行銷售,定價權掌握在貿易商手里。鎂錠純度不一,有害雜質元素種類多且含量波動大,只有少量能達到國標 Mg9995B( 3N5B),造成下游產品性能、質量的不穩定,價格方面沒有話語權。同時,多數企業產品缺乏商標和品牌意識,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沒有定價權。
四是清潔生產壓力大。廢水、廢氣和鎂渣是制約鎂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大量的鎂渣將是原鎂冶煉面臨的首要問題,F有的鎂渣處理廠基本已經填埋完成,建設標準填埋場將成為行業的下一個痛點。根據新固廢法要求,鎂渣作為二類固廢不能直接用于充填和回填利用,簡單的制作景觀磚、鋪路也將不可行,急待環保專家進行技術論證,或出臺無害化處理標準。
三、意見建議
一是加快戰略布局,加大政策扶持。按照“支持整合重組初級產業、加快推進應用技術研發,優化發展高端產業”的總體思路,全面規劃布局榆林鎂產業發展方向、發展路徑。制定支持鎂鋁在建、新建項目補貼政策,落實好產業獎勵、稅費減免政策。設立鎂鋁產業基金,支持鎂鋁下游產業鏈項目建設。推動建立金屬鎂配套制氣工段標準體系,并爭取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目錄,避免在當前環保形勢下關停淘汰。落實研發經費投入后補助、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健全研發激勵機制。建立健全督查問責制度,全面落實既定的產業政策,及時協商解決具體問題,把考核責任落實到部門,到負責人,加快推進項目進度。
二是整合科創資源,全力攻堅克難。加強與省內外科研院校合作,重點研發鎂綠色冶煉技術和高純度鎂產品,重點攻關鎂合金高端型材料擠壓與鍛造技術研究與應用、硅熱法煉鎂固化法還原等新型鎂合金產業共性技術難題。組建榆林新材料(鎂合金)研究院,重點研發高導熱稀土鎂合金、重卡高承載鑄件、特種性能鎂鋁合金。加快實施金屬鎂高危工段機械化、智能化、安全化改造,全鏈條低耗能、低排放改造。加快開展高性能鎂基固態儲氫材料制備工藝、儲氫運氫裝備等方面的研究,建設 500kg/d 鎂基固態儲氫裝置及配套專用車輛。著力攻關原鎂冶煉環保治理、鎂渣利用等方面難題,進行VOCs 及廢水的環保治理,從排放源頭減量,加強鎂渣綜合利用開發與研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開發推廣鎂渣綠色建材標準制定和第三方評價。
三是培育龍頭企業,實現集群化發展。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堅持“汰劣扶優”,以榆能集團為龍頭,整合榆鎂科創公司資源,鼓勵產品同類、市場同向、生產要素互補的企業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聯合,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兼并收購、股份制改革等方式,促使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形成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以“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發展思路,以省市重點工業園區為依托,聚集一批金屬鎂行業龍頭企業落地園區,著力打造府谷鎂合金高新材料產業區、榆橫高端鎂合金制造區、榆陽鎂下游加工區,提高產業聚集度和資源利用率!笆奈濉逼陂g,榆林原鎂冶煉企業逐步整合為5家左右企業集團,新建和搬遷企業必須進入工業園區。緊緊圍繞國家黃河生態經濟帶,及呼包榆鄂區域發展機會,加強與內蒙古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在稀土、鋁鎂合金的產業協作,在榆林建成高水平鎂基稀土,鋁鎂合金基地。
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延伸產業鏈條。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鮮明導向,瞄準鎂產業鏈的下游和終端企業,盯住國內外有實力、有潛力的大企業,突出行業領軍企業,舍得拿出優勢資源,強化項目策劃推介,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完整、加工配套齊全的的優勢企業。深入推進“雙招雙引”,充分利用絲博會等各類會議會展平臺,謀劃引進一批鎂合金、高端寬幅板材、擠壓型材、汽車輪轂壓鑄件、航空軍工產品等終端產品項目,促進原鎂就地轉化。鼓勵陜西榆林鎂業(集團)公司、榆鎂科創公司,與陜汽、吉利、比亞迪、法士特等省屬國有企業、基金組織、銀行合作,共同組建具有完整產業鏈、產品優勢突出的鎂業集團,以“關中地區搞總裝、榆林地區供部件”的省內協作配套模式,打通鎂錠、鋁錠到終端產品的應用市場。積極推進寶武集團、香港嘉瑞集團的合作項目落地,積極向產業鏈下游拓展。
五是樹立品牌意識,增強話語權。開放榆林航空口岸,構筑空港國際倉儲、流通加工等物流中心,打造絲綢之路“金屬鎂”生產供應中心。建設國家級鎂產業外貿基地,支持建設重點地區海外倉。充分發揮榆林鎂業集團公司等大型企業主力軍作用,開展鎂產品收儲、銷售業務。以金屬鎂進出口貿易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大型企業和能源化工產品交易中心的引領作用,加強與中美星河公司、阿里巴巴等國際知名鎂貿易商合作,全力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構建“會展節演賽”全業態大會展格局,提升榆林世界“鎂都”經濟論壇影響力,著力將“榆鎂牌”、“府谷鎂”打造成為國際知名品牌。及時協調省市場監管局,成立陜西省金屬鎂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編制完善生產工藝、節能監察等相關行業標準,培育榆林鎂產業行業話語主導權。
(市政協經濟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