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視察報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視察報告

關于均衡榆林城區教育發展解決學校大班額問題的視察報告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190次     時間:2021年08月03日

為了解掌握我市城區教育發展情況,深入分析制約教育均衡發展和大班額問題的因素和解決辦法,促進城區教育布局更加科學合理。根據市政協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賈正蘭帶領市政協教科委、部分政協委員,及市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高新小學、市第六中學等城區中小學校,對我市均衡城區教育發展及解決學校大班額問題進行了實地視察,并召開了座談會,F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市城區學校大班額現狀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民進城落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涌入城市,加之受榆林能源富集型城市吸引外來人口和二孩政策影響,中心城區學校就讀學生占比連年遞增,學位剛性需求逐年增加,而城區學位因土地、規劃、資金、項目建設進度等多種原因,導致農村小班小校,市中心城區義務教育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班額逐漸增大。

二、大班額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教育資源總量不足

一是學?偭坎蛔恪=陙,每年都有大量新建小區投入使用,大量居民遷入新居,學區人口由分散變密集,義務教育生源持續增長,學區劃分又不能夠按人口變動狀況及時調整,而學校始建整體規劃滯后,新增學校建設未能與之相適應,學位增加與學生增長不能同步,客觀上造成了教育資源的不足。二是教師編制短缺嚴重。隨著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城區學校教育規模的急速擴張,各學,F有教師遠遠不能滿足當前教學需要,普遍存在生多師少,教師短缺,師生比例嚴重失衡,個別學校即使有空教室也無法分班教學來化解大班額問題,只能用大量臨聘教師來代教,臨時教師流動性較大,嚴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

(二)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

一是城區學校之間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存在差異,學校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學校辦學時間長、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被家長自然劃成“重點學!,對比之下學校管理水平及教學質量相對較低的薄弱學校,已無法滿足家長和學生的擇校意愿;二是農村學校相對于城區學校而言,農村學校受到辦學條件和師資等方面的局限,基礎相對薄弱,教育資源不均衡性比較突出,造成校際之間教育教學質量的明顯差異;三是家長和學生追求優質教育的意識不斷增強,家長為了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采取購房、租房或進城務工等方式將子女送到城區學校就讀。

(三)部門協作機制不夠完善,政策執行不力

消除大班額的各項措施在執行過程中,涉及部門不同程度存在思想認識不夠到位,重視程度不夠高,政策執行不力等現象。如:校建項目審批、土地劃撥、配套建設資金,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均衡編班、招生政策宣傳等消除大班額的各項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存在逐級消解,執行不力現象。

三、均衡城區教育發展,解決大班額問題的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城區學校建設規劃

將城區學校布局建設專項規劃納入《榆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的中心城區規劃整體布局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新建或整合中小學校、幼兒園,滿足城區教育發展需要。認真落實“三同步”要求,新建居住區開發單位和個人要按照省定辦學標準要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配套教育設施。

(二)進一步完善教師補充機制

一是根據全市實際情況,統籌各縣市區教師編制,積極探索,建立教師臨時周轉編制專戶,用于滿編、超編的中小學補充緊缺的中小學教師,切實解決城區教師嚴重短缺問題。

二是加大公開招聘力度,通過校園、特崗等方式招聘,新聘教師按需分配到城區新建學校和薄弱學校就業,有效緩解教師嚴重短缺問題。三是按照中省有關精神要求,對教師實行“市招縣(區)管校聘”,實現教師由“學校人”向“系統人”的轉變,有利于城區內新老學校優秀教師的合理流動和均衡配置。四是單列核定幼兒教師編制,按照國家每班“兩教一!被颉叭梯啽!迸鋫錁藴,增加幼兒教師編制,有效解決幼兒教師占用中小學教師編制問題。

(三)進一步規范學校招生行為

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應嚴格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免試入學”的陽光招生制度,教育部門應根據人口密度和學校容納能力等因素,及時合理調整學區劃分,控制起始年級大班額,全面落實陽光招生均衡編班、均衡配備教師制度,嚴禁劃分“重點班和普通班”,有效解決區域內擇校熱、擇班熱問題。嚴格學生學籍管理,控制各學?缙瑓^招生,規范違規隨意插轉學生,超規定班額的班級嚴禁再轉入學生,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獲得公平公正教育機會,切實推動消除大班額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四)深化教育領域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創新中小學校長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校長選聘制度和后備校長培養選拔機制,加大校長交流力度,提高中小學校長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五)大力發展優質民辦教育

優質教育資源短缺是產生大班額問題的關鍵所在,繼續不斷擴大教育開放程度,引進優質高端教育集團來榆辦學。加大對中心城區引進優質民辦教育資源落地辦學的支持力度,實現教育的多渠道發展,不僅能有效增加優質學位,而且能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更能實現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滿足老百姓的教育多元需求,最大限度分擔中心城區公辦學校大班額壓力。

(六)進一步完善部門協作機制

要加強各級政府統籌,建立健全教育(教體)部門與發改、財政、資源規劃、住建、編制、人社等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形成消除大班額工作合力。在城區學校建設的項目審批、土地供給、規費減免、資金籌措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開通城區學校建設項目“綠色通道”,全力推進已規劃布局學校的前期審批工作,確保學校建設項目順利實施,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

(七)推動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一是隨著城市的發展,根據人口密度和流向,合理調配教育資源,既要防止學校容量超配、班額過大,也要防止教育資源的閑置和浪費。二是是探索“老校+新校”、“強校+弱!钡炔煌J剑蚱菩kH間優質資源分割,逐步實現共用、共享,整體提升各學校辦學水平。三是對消除大班額問題制定相關傾斜政策,加大教師交流輪崗力度,促進優秀教師和緊缺學科教師向下流動,到薄弱學校發揮其帶頭作用,逐步帶動薄弱學校的發展,全面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增加薄弱學校的吸引力。


(市政協教科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256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