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情況的視察報告
隨著我市老齡化人口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養老服務已經成為當下需要高度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根據市政協年度工作安排,市政協提案委于2020年9月16日至17日,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到靖邊縣、米脂縣和榆陽區的部分敬老院、幸福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實地察看、查閱資料、聽取匯報、座談討論等形式,就我市居家養老情況進行了視察,F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17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先后印發了8個規范性的政策法規文件,從土地支持、稅費減免、設施建設、資金補助等多個方面建立完善了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在城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方面,充分依托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閑置資源,采取購買、置換、新建和租賃等方式,加快推進城鎮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標準化建設。同時,創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先后支持綏德、米脂、榆陽、神木、府谷、靖邊等6個縣市區以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建立了“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開展“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試點,為老年人開展健康管理、緊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務預約、物品代購及其他個性化服務,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虛擬養老院”。截止目前,服務注冊人數達到2萬多人。今年,民政部、財政部又將我市確定為第五批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將通過3年的改革試點,著力建立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目前,全市共有公辦養老機構32所,民辦養老機構47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2個,農村互助幸福院1660所,并且在2020年內規劃建設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7個,日間照料中心27個,農村互助幸福院606個,農村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試點建設項目5個。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日趨完善,養老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全市共建成養老床位近24800多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40張。
二、存在問題
一是社會認識不到位。社會各方對加強居家養老服務工 作的總體認識尚未提高到一定高度,行政推動和宣傳尚欠力度。多數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保守,“花錢買服務”的生活理念不強,對新型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有排斥心理,一些人對養老服務工作存在偏見,不愿從事養老服務。
二是日間照料中心場所落實難?h區今年申報的項目有50幾個,但是真正具備實施條件的不多,場所落實難已是推進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的最大障礙。
三是運營經費缺口較大。各縣市區僅依靠中、省、市投入的福彩公益金支持,縣市區財政資金投入不足,據視察了解,日間照料中心每年的運營費用約10—15萬元左右,但只有市級補助資金2—5萬元,縣市區財政基本沒有投入資金,日間照料中心運行比較艱難。
四是社區養老服務水平較低。目前,我市對養老機構管理和服務人員缺乏必要的培訓,從事養老服務人員主要以下崗失業人員、低齡老人為主,普遍老化,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基本沒有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的專業技能,老年人如出現意外時,護理人員在第一時間基本沒有實施急救的能力,服務水平和質量大打折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存在專職管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的窘境。
三、幾點建議
一是創新養老模式,積極推進服務智能化。加快推行居家養老和“虛擬養老院”“智慧養老”,實現老年人既不必離開家庭,又可享受到由第三方提供的緊急救助、日常照料、康復護理、保健治療、心理咨詢與精神慰藉等社會化專業養老服務,讓養老服務像網購一樣簡單。
二是強化宣傳,提高認識。要在擴大宣傳的廣度、增強宣傳的深度上下功夫,盡快形成“政府熱心、部門齊心、群眾關心”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新格局。切實提高社會各界的關注度和參與率,并積極引導老年人樹立新的養老消費觀念,打破“養兒防老”、“怕人笑話”的傳統思想。大力宣傳居家養老服務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盡快形成有利于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社會環境。
三是出臺相關政策,保障養老事業健康發展。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市政府盡快出臺具體可操作的相關養老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切實理順體制機制,構建科學完善的養老政策體系。要把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納入民生項目,實現養老事業與經濟社會事業同步規劃、同步安排、同步發展。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要求,遷建、新建部分公辦養老機構,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帶,設立日間照料中心,提升養老服務的輻射能力。
四是打造隊伍,推進服務人才專業化。堅持“培養、選拔、使用、激勵”并重原則,打造專業化的居家養老護理員隊伍,鼓勵和支持榆林職業技術學院及職業中學設立康養醫學、老年護理等相關專業,并建議各級政府為他們提供公益性崗位,適當給予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補貼,讓高素質養老服務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過硬、以專業人員為主體,慈善義工、社工、志愿者廣泛參與的人才隊伍,不斷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五是加大投入,多渠道籌措資金。應以財政投入為主,以社會資助和民間資本投入為輔,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加大對居家養老服務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要推動社會共建,積極培育、引進社會組織和民間資本,全面推進“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民建民營”“醫養一體化”融合發展。要挖掘慈善資源,積極宣傳《公益事業捐贈法》,鼓勵和發動有能力的團體和個人對居家養老服務進行捐贈。
(市政協提案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