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應更加注重提高普通百姓生活質量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523次
時間:2010年12月27日
近年來,我市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民生也在逐年改善,在制定“十二五”規劃時,重心應當從注重加快經濟發展向注重提高普通百姓生活質量轉變。
為此,建議:
1、規劃制定中應當制定對農民務農技能的培訓計劃、制定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扶持計劃,解決農村務農人員逐年減少問題。近年來,務農人員逐年減少,其根源在于務農收入低。收入低的原因在于農業技術推廣不到位,農民對新技能的掌握欠缺,農產品品種單一,產量小,經濟效益不佳。因此“十二五”規劃中,我們一方面要面對農村人口逐年減少的必然趨勢,一方面應制定相應的農民技能培訓計劃、改良農產品推廣計劃、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計劃,從而在務農人員逐年減少的趨勢下想辦法讓農村或者農業能夠吸引人、留住人。
2、規劃制定中應考慮制定對進城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計劃。縱觀近些年來的農民工進城務工現狀,還主要集中在低端工種,所以建立一個可行的進城務工人員技能、素質的再教育和培訓體系,對提高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極其重要。
3、規劃制定中應當考慮切實解決群眾上學、就業、醫療及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問題。隨著榆林經濟的迅猛發展,財政實力逐年增強,因此我市完全有條件考慮在“十二五”期間將義務教育擴展到12年,此項改革,不僅可以整體提升榆林老百姓的文化素養,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減輕群眾負擔,還可以保障未成年人在18歲前接受學校教育,不至于因制度缺陷而流入社會。“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普通百姓的穩定感指數。在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十二五”期間,建議根據市情,考慮建立一個覆蓋全市的免費醫療保障體系或者在原有的醫療保障基礎上擴大醫保范圍和報銷的比例,讓公共財政更多的惠及民生。
市政協委員:張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