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社情民意

加快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及文化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654次     時間:2010年11月25日
      近幾年來,在建設“西部文化大市”的總目標下,我市藝術事業呈現出繁榮的勢頭,大到陜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的成功,小到許多過去不重視劇團工作的縣(區)開始對本縣(區)劇團給予大力支持。但就文化來講,還沒有形成“市場”,主要原因是:(1)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沒有達到享受文化的程度;(2)文化環境還強差人意。文化環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利于文化創新的社會氛圍,如政策、法規、制度等;二是社會成員的文化修養、觀念、行為方式對文化的關切程度。人們還沒有掏錢享受文化的理念;(3)缺乏旅游業的強勢支撐;(4)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力度不夠。
      在文化體質改革和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既不能用榆林的模式來要求其它地方,也不能用其它地方的模式來指導榆林的文化體制改革。各地的文化特色、地域經濟、人文習俗都是不一樣的,文化環境和人才狀況也是不一樣的,不能用一種模式通吃文化體制改革,不能用一種辦法開拓文化產業市場。
      為此,建議:
      1、深入持久地開展“書香榆林”活動,提高人的素質,特別是提高人們渴求的文化素質,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2、加大投入,開辟旅游市場。旅游業強,文化市場就寬廣;旅游業弱,文化市場死水一潭。沒有加大的旅游業做支撐,文化市場不可能蒸蒸日上。作為榆林市區的老城墻、四合院、六樓騎街和紅石峽、鎮北臺,更要作為重點,將文化景觀特色化、規;、國際化。
      3 、整合榆林豐富多彩的民間手工藝術、如剪紙、石刻、木雕、泥塑等,變“游擊隊”為“集團軍”,強勢出擊,占領市場高地,形成民間手工藝從生產到銷售的產業鏈。
      4、繼續加強對陜北說書、清澗道情、榆林小曲、神府二人臺和陜北社火等民間藝術的挖掘整理、提高工作,要出作品、推新人。重點保護陜北民間歌舞,保證陜北民間歌舞的傳承和發展。
      5、要強化把藝術作為公益性事業的觀念。市上要制定制度,保證送戲下鄉,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給市級、縣級藝團體下硬指標。
      6、加強人才培養和人才利用。藝術人才的特殊性決定了藝術人才培養工作的難度,榆林藝術人才從總體上講還是匱乏的,拔尖人才更是寥寥無幾,要加大培養力度和利用力度,更要加大人才引進強度。
      7、政府要始終站在“建設西部文化大市”的制高點上,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和藝術團體的經費投入力度,保證榆林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壯大。

                                                                                   市政協委員:康世進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29443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3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