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將各縣傳統文化納入當地中小學 素質教育的建議
從小接受本地文化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利于增加孩子們對家鄉的認知度和自豪感,亦有利于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更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為此建議:
1.科學編制各縣地方文化教材。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全市中小學教育的長期規劃之中。盡管中小學有《可愛的榆林》地方教材,但不能盡顯各地輝煌的歷史。因此聘請我市有關專家成立各縣文化教材編制小組,針對學段特點編制適合該學段的地方文化教材。
2.創新地方文化教育形式。將地方文化相關內容與語文、道德法治、歷史等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將名人名事、先賢智慧融入教學當中,真正讓地方優秀文化滋養每個學生的心靈。
3.培養地方文化傳承人。將地方文化納入教師校本培訓課程中,在市內開展有關傳統文化示范課、觀摩課等,讓教師真正成為地方文化遺產的保護者、傳承者。
4.營造地方文化氛圍。在各校園內設立本地文化、鄉土文化的“文化墻”、“文化走廊”等,讓學生在沐浴著家鄉濃厚文化中,樹立“文化自信”。
5.組織各縣地方文化研學游。在學校開展研學游活動,每年一到兩次組織學生到市內旅游文化研學基地學習體驗,感受地方文化魅力。
(市政協委員 張亞玲)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