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面積推廣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的建議
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是一項節水、省工、增產的技術?商岣咛烊唤邓寐,具有較好的滲水、保墑作用,促進作物生長發育進程,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產量。如谷子進行滲水地膜機械穴播每畝播7000穴,3-4萬左右苗,從而達到谷子少間苗、不鋤草的目的。該技術可以解決農村勞動力缺乏和間苗困難的問題,可以起到減少繁重間苗工作量,對谷子機械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及產業化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該技術可有效解決旱作農業地理氣候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產量低、經濟效益低下等弊端,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扶貧攻堅、農民增收真正對接起來,可開辟一條科技創新驅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樹立 “藏糧于技”的科技示范典型,對于貫徹“科技興糧”戰略意義重大。
榆林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交界處,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稱,是典型的雨養農業區,且年內分配不均,集中在7月至9月間,平均降水量只能滿足高粱、谷子等農作物需水量的一半,水份利用率低。由于氣候、地形、技術等原因,我市傳統方式種植的高粱、谷子出苗不齊、病蟲害較多,畝產始終徘徊在450公斤和200公斤左右,經濟效益低,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應用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可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免除草、明顯降低勞動量和勞動強度,有效緩解農村勞動力短缺和間苗困難的問題,對干旱半干旱地區農作物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生產起到巨大促進作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此建議:
將滲水地膜旱地穴播技術作為“挖掘陜北糧食生產潛力,建設陜西第二糧倉”重大支撐技術在適宜區大面積示范推廣,并從政策和資金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
(市政協教科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