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養老體系建設 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科學不斷進步,老年人口呈現出基數大、增長快、高齡化、空巢化趨勢明顯。推進養老體系建設,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已迫在眉睫。因此建議:
1.堅持規劃引領,健全工作機制。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盡快出臺具體可操作的發展規劃和相關養老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切實理順體制機制,構建科學完善的養老政策體系。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把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納入民生項目,實現養老事業與經濟社會事業同步規劃、同步安排、同步發展。
2.合理布點布局,提升服務環境。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要求,遷建、新建部分公辦養老機構,使其處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帶,提升該養老機構的輻射能力。針對老年人對醫療衛生服務、精神文化需求、休閑娛樂等養老需求,新建養老機構力爭建成集養老、休閑、養生、保健、療養和娛樂功能為一體的健康養老綜合體;原有養老機構要改造達到設施齊全、環境優雅、生態宜居的要求。
3.優化機構設置,補齊短板弱項。成立地域養老服務中心,專門負責指導、管理、培訓各級各類養老服務機構。著力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合理布局農村互助幸福院,建立健全規范管理和績效評估機制,引導創新運行方式。把農村社區建設及農村互助幸福院運行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改造提升所需資金列入涉農整合資金使用范疇,大力支持和保障農村養老服務場所建設。
4.創新養老模式,改善服務功能。全面推進“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民建民營”“醫養一體化”融合發展。加快養老服務中心遷建、新建項目審批進度,相關部門在項目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應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按照“公益性事業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和扶持力度。加快推行居家養老和“虛擬養老院”“智慧養老”,實現老年人既不必離開家庭,又可享受到由第三方提供的社會化專業養老服務,讓養老服務像網購一樣簡單。堅持“培養、選拔、使用、激勵”并重原則,在養老服務領域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過硬、以專業人員為主體,慈善義工、社工、志愿者廣泛參與的人才隊伍,不斷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5.推進醫養融合,提高服務水平。積極引進專業醫生、護士、康復治療師等具有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從事醫養一體化工作。鼓勵和支持職教中心設立老年護理等相關專業。結合實際,打通養老、醫療和社保的政策通道,擴大醫保支付范圍,將老年人在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中產生的醫療費用納入醫療保險報銷范疇,實現醫養結合與醫保支付無縫對接。鼓勵公立醫療機構延伸服務,適當為老年人開辟綠色通道,開設康復病區、老年病房。推進老年人社區健康管理服務,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健全轄區內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制度,逐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老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
6.加強綜合監管,凝聚養老合力。按照養老體系建設、養老事業發展要求,嚴格制定部門責任清單,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建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協同監管機制。把養老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范籌并加大考核權重,充分發揮養老考核“指揮棒”作用。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考核管理體系、等級評價和獎懲機制等,進一步明確服務對象、服務標準、收費標準,理清政府、協會、企業、社區各自承擔的職責,推動養老服務事業規范發展。
(米脂縣政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