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社情民意

關于營造我市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6629次     時間:2020年06月05日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有效開展交流與合作、參與區域競爭的重要依托,也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法治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所以運用法治思維、貫穿法治精神,才能營造一個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優質營商環境。因此建議:

1.深化法治宣傳教育,營造誠信守法的社會氛圍。一是加強面向全社會的法治教育。要持之以恒地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使全體公民廣泛了解和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尤其要注重對企業家和其他市場主體增強法治理念、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的培育。二是持續加大對領導干部以及公務人員的法治教育。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完善公務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增強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意識。三是注重引導企業開展法治文化建設。通過企業報刊、網絡平臺、法制宣傳欄等多種宣傳載體,加強企業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在全市企業中弘揚法治文化、傳播法律知識,推進依法經營。

2.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提高政府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一是圍繞“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責任必須為”的要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著力打造“按規矩辦事不求人,按法律經營不怕事,權益受侵犯不怕打官司”的法治營商環境。 二是建立“部門聯合、隨機抽查、按標監管”的“一次到位”機制,完善政府事中事后監管,同時,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規范政府職能部門及公務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三是各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建立健全市場主體誠信檔案、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打造公共信用信息統一對外發布、查詢和異議受理等信用信息平臺。

3.大力推進公正司法,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一是加強社會基層治理,持續優化治安環境,繼續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整頓市場秩序行動。二是公檢法機關認真落實上級機關制定的優化和保護營商環境相應措施,立足自身工作,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三是充分保障各類市場主體法律地位平等、權利保護平等、發展機會平等,促進市場經濟規范有序運行。

4.開展優質法律服務,積極提供營商法治保障。一是加大多元化矛盾化解機制建設和政府扶持,讓人民調解、律師調解、行業調解成為矛盾糾紛化解的前線。二是探索人民法院聯合工商聯、各調解機構建立訴前、訴中調解對接制度和訴后執行和解制度,市、縣兩級檢察院、公安局分別與當地工商聯、調解機構建立聯絡員制度,做好針對性服務。三是整合律師、公證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借助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或購買社會服務的模式幫助中小企業進行法治體檢,完善管理制度。四是圍繞重點經濟建設項目,探索建立司法局、律協“互聯網+”法律服務新模式。


(市政協委員  張延平)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175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