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創文工作

創文工作您當前位置:首頁 >>創文工作

外賣平臺不是食品安全監管的盲區

編輯:admin     來源:人民政協報    點擊數:788次     時間:2016年08月16日

白琳

隨著城市生活的節奏加快,許多人越發沒有時間居家烹飪,加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外賣平臺越來越多,現在我們只需動動手指,便可以足不出戶享受到美食。然而,近日媒體曝光百度、美團等多家外賣平臺存在衛生條件差、無證無照餐廳等問題,卻讓人觸目驚心,美食變成“霉食”,怎能讓人安心?

北京市食藥監局10日約談百度、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要求加大整改力度。據悉,2016年上半年,市食藥監局投訴舉報中心共收到對美團網、百度外賣、餓了么三大訂餐平臺的投訴舉報達228件。約談會上,北京食藥監局公布了60家“未出示證照信息”餐廳,食藥監局要求三大平臺對這60家餐廳立即下線。由于三大平臺對于大量店鋪未盡審查公示義務,目前北京食藥監局已對其固定證據,將進行立案調查。外賣平臺究竟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網絡食品交易平臺對入網食品者有管理義務

2015年10月起正式實施的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第62條、第131條明確規定了網絡食品交易平臺的管理責任和法律責任。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者進行實名登記,對于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一旦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一旦發現嚴重違法行為,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如果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的,則將面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其整改,沒收其違法所得,并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的法律后果;如果造成嚴重后果的,將面臨停業,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此外,該法還規定,因網絡食品交易平臺未有效履行義務而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消費者可以要求網絡平臺與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可見,對于無證無照的餐廳,這些網絡平臺應有登記審查義務,“由于店面眾多無法一一核查”、“新興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借口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如果沒有盡到審查義務,百度、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可能將會面臨被沒收違法所得,最高罰款20萬元的法律后果。目前不少外賣平臺正在陸續下線不符合規定的餐館,稱正在履行其交易平臺義務,但是否此種行為就可以避免罰款等法律責任,筆者認為還需等待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調查和認定才能得出結論。當然,可以明確的是,因此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依然可以要求網絡平臺承擔賠償責任。

《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將進一步細化網絡食品交易平臺義務

2016年10月1日即將實施的《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將進一步細化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通過自建網站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義務。主要分為以下六種義務:

一是備案義務,即應當在通信主管部門批準后及時向所在地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二是滿足相應的技術條件要求,即應當具備數據備份、故障恢復等技術條件。三是建立食品安全相關制度,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建立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審查登記、食品安全自查、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制止及報告、嚴重違法行為平臺服務停止、食品安全投訴舉報處理等制度。四是信息審查及登記義務,對入網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等材料進行審查,對于入網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營業執照、入網食品添加劑經營者營業執照以及入網交易使用農產品的個人的身份證號碼等信息進行登記。五是建檔義務,即對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檔案,記錄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基本情況、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等信息。六是記錄保存食品交易信息,保存時間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6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時間不得少于2年。

此法的出臺相信將會給網絡外賣平臺帶來一輪新的改革變化,像現在逐步興起的“家庭廚房”將可能面臨更加艱難的局面,由于其沒有相關證照、無法確定其人員的健康情況等問題,將可能無法在外賣平臺上線。

當然在輿論紛紛指向網絡外賣平臺的時候,相關部門的市場監管責任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在無證無照新聞曝光的當天,北京市食藥監局就聯合工商、安監、城管等部門,對海淀區和朝陽區等上百家餐廳進行了集中的查處,查抄了無證餐飲單位10家,并摘除無證餐飲單位廣告牌40余戶。除了在發現問題之后的迅速補救,政府部門更應該加強的是日常對網絡外賣平臺和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監管,要積極探索符合互聯網特點的監督執法措施,加大對違法行為的公示曝光力度,保障消費者權益。消費者也要積極履行監督義務,對于發現問題的餐館或外賣平臺,要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如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要采用法律方式維護自己權益。

每一種新生業態的發展都會給監管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但這并不是我們逃避責任的借口,各方要積極加強調研,破解難題。企業的發展決不能建立在犧牲公眾的安全和健康之上,網絡外賣平臺要認真履行監管職責,讓消費者的選擇和相信得到真正的保障。據悉,目前有些外賣平臺已經開始推出公示食品經營者相關證照、直播餐廳廚房情況等服務,進一步完善外賣平臺服務,加大監管力度。罰款、追責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全社會應共同努力,營造一個食品安全的社會環境,讓科技的發展真正為公眾帶來方便和實惠。

(作者單位: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911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