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創文工作

創文工作您當前位置:首頁 >>創文工作

“為官不易”,但不能“為官不為”

編輯:admin     來源:    點擊數:651次     時間:2014年05月19日

從前尚有“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官諺”,今天我們的各級“為官者”,為黨工作、為國家工作、為人民工作,更是本分和天職,應該把“去任榮逾到任時”作為自己的工作追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劉云山日前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會上指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目的是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更好地促進改革發展,要把開展活動與推動各項工作結合起來,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開創改革發展的新局面。遵守規矩不是無所作為,“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劉云山同志的講話,指出了當前干部隊伍中存在的不良認識傾向及其相應的行為取向。

“為官”本應“不易”。所以如此,在于領導干部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實踐者、體現者。一旦“為官”,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執政理念。說易行難,作為黨的宗旨的具體執行者,就要求“為官者”內心必須有一種境界、一種追求、一種責任,更有一種擔當。做到這一點,豈是易事?在這個意義上能夠感受到“不易”,說明“為官者”尚有心系天下蒼生的應有情懷。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確實還有一種很現實的“為官不易”。近期《望》新聞周刊走訪了包括廣東在內的近百位基層公務員,了解到他們的“不易”集中在工資低、工作忙、沒前途等方面,希望得到認可和升遷。解決這種“不易”,從而真正激發出全國700多萬公務員的巨大“存量活力”,在將展開的公務員分類改革中,就要疏通上升通道、完善退出機制。

但我們必須看到,在有些干部那里,“為官不易”實際上另有所指。他們當下對“為官不易”的慨嘆,實際上對應著以前“為官太易”的現實。尤其是,原來權力尋租的那一套“潛規則”吃不開了,其所帶來的權力福利沒有了,在以前根本不算什么的事情現在處處受到制約了。當長期形成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工作作風受到沖擊之后,那些對不正之風習以為常、誤以為那才是“為官”應有狀態的人,自然會產生“不易”的感覺。那么,換個角度看,這種“為官不易”卻正是中央一系列整作風、反腐敗措施取得了積極效果的最好明證。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之后,從“八項規定”開始,對迎來送往、開會出行、公務活動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的規定和禁令,涉及了從“舌尖”到“車輪”、到各種隱性福利等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十八屆二次全會上嚴厲指出:“不想接受監督的人,不能自覺接受監督的人,覺得接受黨和人民監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備當領導干部的起碼素質。”與此同時,中央的反腐敗力度也越來越大,在大批“蒼蠅”被拍的同時,還接二連三地有“老虎”落馬。監督越來越嚴格、問責越來越嚴厲、抓作風問題越來越深入,紀律約束越來越成為高壓線。在這些背景之下,“為官不易”說到底并不是官不好當了,其實是貪官不好貪了、庸官不好混了、壞官不好受了。而這種“為官不易”,正是群眾樂見的正,F象,正是對“為官者”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使其回歸清正清廉這一公仆本位的必然要求。那些感嘆著的官員,如果要告別“為官不正”的黑色人生,就理所應當克己奉公、嚴格自律,認識到兩袖清風何嘗不是最好的“官生”寫照,依法行政又何嘗不是“為官”的應有本色。

無論是哪一種“為官不易”,都不等于可以“為官不為”。尤其是沒有好處了就甩手旁觀的那種,更要堅決予以摒棄。從前尚有“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官諺”,今天我們的各級“為官者”,為黨工作、為國家工作、為人民工作,更是本分和天職,應該把“去任榮逾到任時”作為自己的工作追求。在密切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政治要求下,在轉變政府職能的時代背景下,在增強現代治理能力的改革目標下,需要一大批敢于作為、善于作為的“為官者”,也完全可以大有作為。如同劉云山同志所指出的,要引導黨員干部增強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覺,增強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增強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保持昂揚向上的進取心,保持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在這些前提之上,我們對“為官不易”勢必又要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那就是,權力必須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為官者”只有懂得敬畏,才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建立起為官用權的底線原則,才能干干凈凈地為人民謀福祉,也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213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