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創文工作

創文工作您當前位置:首頁 >>創文工作

國企改革可吸取的國外10條經驗

編輯:admin     來源:求是理論網    點擊數:663次     時間:2014年05月05日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的企業改革先是向私有化轉變,后又由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轉向了強調政府干預的現代市場經濟。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的組織形式也大體經歷了從私人企業為主向國有企業與私人企業并存轉變的發展格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

1、分階段實施、按步驟進行

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最早揭開國企改革的蓋子,相當理智地采用了“化大為小”、“區別對待”的企業改革方案——對虧損的大企業進行劃分,根據各部門具體的盈虧情況劃分為若干小公司;整個劃分過程分階段、分步驟完成,同時注重各種改革措施之間的相互銜接配套。中國的國企按功能應分為公益性、保障性和盈利性企業三類,F在國資委管理的113家央企,要逐一明確其存在的意義、必要性和法律基礎,從而具體界定每家央企的使命。下一步改革受民營化沖擊最大的應該是78家盈利性國企。

2、以虧損中小型國企為突破

國有企業產權改革,首先要將競爭性領域里虧損的中小國企作為突破口,實行財產民營化或經營民營化。對承擔社會功能的公共服務型國企,也可以引入一定比例的民營經濟,參與競爭,刺激國企改善經營,提高服務質量。日本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經驗是國有民營,使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徹底分開。

3、政企分離

德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非常明確,民營化只是手段,其目的在于改變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并使兩者分離,形成獨立于政府的經理集團,并置于眾多股東的有效監督之下。通過國有企業的民營化改革,改善和加強了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變國有企業單一化的管理形式為多樣化的管理。

4、大膽重組

世界各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目標主要有兩個:為政府擺脫財政負擔,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率。從改造及變革的方式看,大體采用了股份制、承包制和租賃制等,其中以股份制改造為主。股份制的有點顯而易見——便于政府控制;產業門檻較低,民營企業的進入有利于形成“強魚吃弱魚,快魚吃慢魚”的競爭格局。在這方面,美國政府戰后曾把大部分軍工企業出售給私人壟斷企業,80年代以來又先后出售了鐵路貨運公司、電力銷售機構、全國鐵路客運系統等國有企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5、完善產權制度

英國、俄羅斯在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時都出現因私人壟斷而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的教訓。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在混合所有制前面單設一條“完善產權制度”。在“放”之前強調產權制度,這就等同于設置了一個保障線。要設立合理實用的有關國有資產監管的法律,建設一個良好的、有利于公正監督和公正執行的司法體系。

6、去“官員化”,去“外資化”

俄羅斯國企改革中的內部私有化導致了國有資產流失,其外部私有化則又使舊體制中的隱性收入顯性化。內外私有化讓權勢階層迅速致富,從而引起了社會不滿。要真正做到政企分離,使政府官員退出民營化過程,就要建立官員不越位的制度,使民營化的成果可以歸國民享有。與此同時,還要警惕外國資本利用民營企業購買國有資產,防止產生國家經濟不獨立的惡果。

7、把控“民營化”進度

從俄東激進改革失敗的教訓看,我們應該放慢“民營化”的腳步。由于我國“民營化”配套制度還沒有跟上,如公正健全的“民營化”監督體制,民主透明的“民營化”運作機制等。因此,我國目前的“民營化”也只應處于增量改革階段,而非大規模的“存量改革”。

8、結構轉換,產業升級

國企改革要想實現經濟效益的普遍提高,最重要的就在于完成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新加坡是全球國有企業效益最好的國家之一,這與新加坡政府利用高技術與市場機制改造國有企業不無關系。我們要明確地強化對高技術部門國有企業的改造支持,并以高技術改造來帶動一般國有企業的改革,使之實現結構轉換及產業升級;強調國家控股,尤其對高新技術部門國有企業的股份實行絕對控制,可以仿照新加坡標準,規定國家控股不低于30%。其中個人不得擁有該類型國有企業5%以上的控股權,外國投資者的持股不得超過總額的15%。

9、切開國資委與企業的聯系,切開董事長與總經理的聯系

新加坡的“淡馬錫”模式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國企管理模式之一,我們的國資監管改革要善于用好“兩把刀”,一是切開國資委與企業的聯系,一是切開董事長與總經理的聯系。根據國有企業股權結構派出董事會成員,仿照公務員管理,總經理則完全從市場聘任。國資委用好“兩把刀”,不取決于辦法,而取決于決心。只有切斷臍帶,新生的市場型企業才能脫離母體。按照現行管理制度,國有企業領導人既享受行政級別的黨政干部待遇,同時又可以拿到市場化的所謂職業經理人的高薪待遇。這種不合理現象,應該結束了。

10、明確國有企業市場民營化的比例

衡量混合所有制結構變化的標準,從根本上說在于生產力的發展。將其中的生產力標準進一步具體化,國有企業應逐步確立自身的市場標準:即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大小和市場占有率的高低;同時,這也可以作為衡量是否“以國有經濟為主導”及其“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具體標準。在考慮主導地位時,可以參考法國的“金股”概念,國家不管占股多少,均可以行使一票否決權。

(作者: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企業改革與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828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