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創文工作

創文工作您當前位置:首頁 >>創文工作

報界宗師張季鸞之墓將遷于榆林生態公園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946次     時間:2014年01月20日
  10月31日,市政協秘書長張萬英,會同榆陽區政府、區政協及區相關部門負責人,為報界宗師張季鸞新選墓址。
      張季鸞先生是陜西榆林人,系“近代陜西三杰”之一(另兩杰為大書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學家李儀祉),曾擔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是《大公報》的創始人之一,以 “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四不主義作為辦報方針,堅持以言救國,贏得國共兩黨領導人的一致贊賞。
      光緒三十一年(1905),張季鸞到日本去留過學,學政治經濟學。1908年回國,一度在于右任主辦的上!睹窳蟆啡斡浾摺P梁ジ锩,擔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負責起草《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等重要文件,并且發出了中國近代報業史上第一份新聞專電。因反袁世凱被捕。出獄后,在上海先后任《大共和日報》編譯和《民信日報》總編輯。1916年任上!缎侣剤蟆否v北京記者。1916~1924年任北京、上海兩地的《中華新報》總編輯。1926年與吳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記公司,接辦天津《大公報》,任總編輯兼副總經理,主要負責評論工作。1942年9月6日病逝于重慶,葬于西安長安區杜曲鎮竹園村。身后有文集《季鸞文存》傳世。張季鸞先生文筆犀利酣暢,在標題制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獨到之處。他和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學家李儀祉并稱為“陜西三杰”。 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唁電中這樣說:“季鸞先生,文壇巨擘,報界宗師。謀國之忠,立言之達,尤為士林所矜式!笨墒菑埣钧[先生的墓,目前竟然被一個養著上萬頭生豬的豬圈包圍!
      近年來,榆林各界人士極力呼吁將張季鸞靈柩遷回榆林埋葬,榆林市政協、榆陽區政府和區政協非常重視,市政協秘書長張萬英,榆陽區長苗豐和區政協主席紀生榮帶領區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臥云山、鐘家溝、生態公園等地為張季鸞先生選墓址,并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將墓址定于生態公園,還要求榆陽區政協征集張季鸞照片、實物等有關東西,供將來展覽所用。在給張季鸞選墓址的路上,看到鄧友梅墓邊東挖西拆,環境極差,決定將這位革命先輩之墓遷于烈士陵園紀念。


                                                                                                  高文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651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