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協商
關于緩解市區校園周邊交通擁堵的專題協商報告
為有效緩解市區校園周邊交通擁堵,保障市民群眾出行安全通暢。根據市政協年度工作安排,市政協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員會創新工作方式,與榆林傳媒中心合作,帶領政協委員、記者在市區校園周邊實地多點視察、現場采訪,錄制了市區校園周邊交通擁堵專題片并在榆林電視臺《法制經緯》欄目播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后,市政協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員會會同部分市政協委員代表、學校代表和市教育局、市交警支隊、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高新區管委會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召開專題協商座談會,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邱祖滿出席指導會議,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榆林市委主委蘇世強主持會議,F將專題協商情況報告如下:
一、市區校園周邊交通擁堵現狀及隱患
近年來,隨著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機動車保有量迅猛增加,使城區道路交通需求急劇膨脹,特別是市區學校周邊在上放學時段更是成為交通擁堵的重災區。很多學校大門口正對城區交通主干道,每逢上學、放學時段,校門口就會涌來不少各式各樣接送學生的車輛,部分家長直接將車停在學校大門口階梯通道處,堵住通道;不少家長接完孩子后,直接原地調頭,加上機動車、自行車逆行,路面現場混亂不堪;學校周邊無機動車臨時?课唬皝斫铀偷男≤囌嫉劳\嚨群,學校門口兩側人行道上擺滿了摩托車、電動車,部分家長則直接把摩托車、電動車停放在兩側車道馬路上,造成交通擁堵無序。另外,部分學校周邊行人過街設施不完善,每到上放學時段,嚴重掣肘了城市交通,影響市民的正常出行,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二、導致校園周邊交通擁堵的原因
1.上放學時間安排不夠靈活。各中小學校上學、放學時間段較固定,特別是上學時段也是上班高峰期,學校周邊人員流動量大,加之接送學生的很多汽車、電瓶車亂停亂放,“見縫插針”停在路邊,造成排長龍、一臺堵、堵百臺現象。學校門口附近交通嚴重梗阻,如高新三小、榆林一小此類問題尤為突出。雖然部分學校為了減輕放學時段交通擁堵壓力,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分學段錯峰放學的方法,但在上學的時間段上還沒有靈活安排,合理分流。導致在上學時間段上,學生家長蜂擁而至,車流量過大,擁堵現象仍然頻頻出現。
2.選址規劃和交通管制不合理。學校設立時沒有科學規劃選址,對周邊人口密度、交通狀況考慮不足。如高新八小就選址在開發區快速干道旁,學校大門直接面對快速干道,學生上放學不但嚴重影響交通甚至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部分學校周邊車輛調頭區設置不合理,沒有設置禁停區等因素都直接造成接送孩子的私家車輛越聚越多,使造成本來擁堵的道路更加擁堵不堪。
3.學校周邊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市區校園周邊大多都用地緊張,停車場、停車位嚴重不足,相關部門對車輛停放的問題考慮不足,造成停車難,難停車的局面。再之學校周邊缺乏過街天橋、地下通道,大量的接送家長、學生沒有合理的通行渠道,擠占了道路交通,也是造成擁堵的重要因素。
4.市民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多年來,公安交警、教育等部門持續不斷地開展交通安全法制宣傳活動,全面深入地做了大量的交通法規、安全常識普及教育工作,但是廣大市民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仍與現代交通的發展不相適應,不懂或無視交通法規的學生家長大有人在。
5.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由于家長對孩子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以往多是低年級的學生才由家長接送,而現在基本上各個年級的學生上下學都是由家長接送。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少走路,把小車直接停在了主車道學校周邊的路口上,有的甚至直接開到學校門口,亂停車、亂調頭,不按標線行駛、不聽從交警指揮等違規現象頻發,是造成擁堵的很重要的因素。
三、校園周邊疏堵保暢的幾點建議
1.加強校園周邊聯合整治。建議市政府牽頭,就整治市區校園周邊交通擁堵問題成立工作專班,統合教育、城管和公安部門以及學校各方整治力量,層層分解任務,明確職責分工,統籌推進整治工作。同時,各相關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梳理工作方案,努力做到精準施策,盡可能的結合工作實際,采取“一校一案”的工作方式,加快落實綜合治理措施。同時,應該在擁堵學校普遍推行上放學錯峰制度,上學與放學同步錯峰,學校、年級聯動錯峰,爭取做到靈活安排、合理分流。
2.加強校園周邊建設規劃。建議各相關部門將學校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努力做到科學合理布局。在校園周邊預留或增加停車場、停車位,有條件的修建過街天橋、地下通道。要協調市政、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和公交公司,科學規劃站點,優化學校附近運行路線,增加通過學校的公交車行車班次;根據學生分布情況,在學校上學放學時間,變客運班線車為“校車”,解決學生上學放學期間運力嚴重不足的狀況,確保學生出行暢通安全。
3.加強人車通行能力。建議公安交警部門完善優化信號燈、交通標志標線,合理設置調頭區,切實改善上學放學時段學校門口車輛擁堵現象。在學校周邊設立等候區、禁停區和非機動車輛停放區等區域,規范接送學生的家長及車輛等候與停放。同時安裝監控,合理布警,加大對違法停車行為的處罰力度。建議相關部門借鑒發達城市的先進經驗,在學校門前建立港灣式停車場,協調學校周邊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在上放學時段臨時開放停車位,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加路面臨時停車泊位。
4.加強學生家長的交通安全理念。建議公安交警、教育部門和學校,抓住每年春季、秋季開學和“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等有利契機,在學校開展各類交通安全宣教活動。通過提升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讓學生做家長的橋梁,讓小手有力的拉著大手去改變交通環境。倡導家長不違法占道停車,不隨意調頭逆行,將車輛停在停車泊位或不妨礙交通處,步行一程接送孩子出入校園,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市政協社法民宗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