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聚焦發展獻良策 攜手前進 同心筑夢譜華章
民革榆林市委會
一年來,榆林民革在民革陜西省委會和中共榆林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實現“三大目標”和“兩個更大”的要求,深入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堅持“議大事、獻良策、謀發展、促和諧”的工作思路,為破解榆林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獻計出力,為我市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做出了民革應有的貢獻。
一、牢記合作初心,夯實思想基礎
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深入學習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四新”“三好”要求,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8月,召開一屆十六次全委會,深入學習了市委書記戴征社在市委四屆七次全會的講話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的決定》;10月,組織部分黨員參加了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郭培才同志的講黨課活動;11月,副主委李和平等4名同志參加了民革省委會舉辦的基層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培訓班;12月,副主委薛建堂等2名同志參加了市委統戰部組織的黨外縣處級干部培訓班。秘書長李鵬等3名同志參加了市政協組織的政協委員培訓班。12月25日,召開二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深入學習了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謀劃2020年市委會工作思路舉措。
深化主題教育活動。4月,黨員賀斌、雷鳴等參加了榆林市“陜北民歌新時代—群眾廣場歌匯”演出活動,為祖國70周年華誕獻禮。7月,民革運城市委會一行來榆林“觀故居,走多黨合作之路”學習,市委會領導和部分黨員陪同參觀了鄧寶珊紀念館和陜北民歌博物館并互相交流工作經驗。8月,黨員張利峰參加省委會舉辦的“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民革陜西省委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演講比賽”,榮獲優秀獎;10月,市委會機關干部參加市委統戰部組織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二、圍繞政治交接,加強組織建設
圓滿完成政治交接。11月26日,召開了民革榆林市第二次代表大會,省政協副主席、民革陜西省委會主委李曉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郭培才等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市委會領導班子和領導集體,圓滿完成市第二次代表大會全部內容,實現了組織意圖和黨員期待的高度統一,實現了領導班子、領導集體的新老更替、政治交接。
持續加強組織建設。嚴格按照“質量和數量并重,質量優先、特色鮮明”的原則,嚴把黨員發展“準入關”。采取“三突出一轉變”的發展思路發展黨員。同時,創新黨員發展模式,在按程序考察的基礎上,采取召開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會等形式,由入黨積極分子從思想、工作方面暢談對民革的認識和加入民革的態度,入黨介紹人說明推薦理由,班子成員最后表決。
探索黨內民主監督。在二屆一次全委會上,選舉產生了由副主委李和平任主任,黨員郭森、周占軍分別任副主任的內部監督委員會。會后,為了充分發揮內部監督委員會與支部、黨員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探索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組織專班起草了《民革榆林市委會內部監督工作辦法》(試行)。
規范機關制度建設。召開了“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為主題的民主生活會,機關縣處級領導干部做了對照檢查,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講透了問題根源,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措施,達到了紅臉出汗的效果。5月中旬,主動要求市審計局對機關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整改。基于以上兩個實例,我們認識到民主生活會的召開就是一次深刻的“政治體檢”,主動要求審計就是一次深入的“經濟體檢”。這是榆林民革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以中共為師的具體實踐,是自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新嘗試,效果明顯,意義深遠。
三、履行參政黨職能,助推高質量發展
政治協商展現新作為。6月,在榆林市統戰資源研究座談會上,圍繞《融合統戰資源,凝聚黨派力量,助推榆林高質量發展》作了專題發言;8月,在全市黨外人士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通報會上,圍繞《釋放改革創新紅利, 助推榆林高質量發展》作了專題發言;12月,在市政府市政協聯席會議上,市委會提交了《關于理順混合所有制企業再投資問題的建議》等發言材料。
調查研究取得新成果。4月,選派部分黨員參加了市政協組織的產業扶貧調研。5月,赴定邊、神木、榆陽對“加強規范出租車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整體文明形象”進行專題調研。6月,組織部分黨員深入調研我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撰寫了《依法嚴懲針對未成年人“套路貸”,筑起未成年人保護的又一道“防火墻”》等調研報告。9月,組織黨員完成了《依托“同心”品牌,建設“民革黨員之家”》為主題的統戰實踐創新成果申報工作。12月,榮獲“民革陜西省委會2019年度全省理論研究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提案工作實現展新突破。一年來,征集社情民意信息30多篇,其中報送省民革《關于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眼睛健康的建議》等5篇,向市政協報送了《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關于促進我市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建議》等4件大會發言材料和10多件集體提案,其中《關于提高農業扶持資金使用效率的建議》等被省政協采用;《關于推進我市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工作的建議》被市政協評為優秀提案;《抓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是根本》被市政協協商建言刊發。2月,市委會機關被市政協評為“2018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進集體”。
四、依托黨員之家建設,發揮同心品牌優勢
建好民革“黨員之家”。按照“黨員之家黨員建,黨員之家黨員用,黨員之家黨員管”的建設理念,組織30多名黨員參與黨員之家的設計、建設、布展等工作。7月,一個充滿書香、莊嚴厚重的榆林民革“黨員之家”在機關駐地建成。11月25日,省民革主委李曉東等省委會領導實地考察黨員之家和民革同心讀書屋并共同揭牌。在“家”的引領下,廣大民革黨員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探索出了 “12345”工作模式,建立起3個“民革同心”實踐品牌。11月,榆林民革“黨員之家”榮獲民革中央“優秀黨員之家”稱號。第一支部榮獲民革中央“民革示范支部”稱號。12月,民革陜西省委會授予“全省優秀民革黨員之家”稱號;獲得“民革全省黨員之家建設工作優秀組織獎”和“民革全省示范支部創建活動組織獎”;三個支部都被省委會授予“民革全省達標支部”稱號,其中民革榆林市一支部、三支部被省委會授予“民革全省示范支部”稱號。
舉辦系列同心讀書活動。2月,發起了第八期讀書活動,大家分享了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任志強,做客天津高新區時的演講視頻---“企業家精神與社會公益”,與會人員從企業家的職能、素質、社會責任以及慈善與公益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學習。5月,發起了第九期讀書活動,會上首先分享了易中天老師在上海舉辦的《知識與創新每月論壇》時演講視頻---“法治中國與文化傳統”。之后大家暢談了學習的體會。12月25日,市委會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活動,援藏民革黨員柳強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援藏路上的故事。市政府副市長、市委會主委楊東明、等20多人參加了讀書活動,同心讀書活動已經成為榆林民革的一張“名片”和重要的統戰實踐品牌。
“博愛•牽手”活動成效顯著。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制定了《榆林民革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黨員盧增富扶貧投資300萬元創辦紙箱廠;黨員馬維為駐村引進種植黃芪項目籌集資金87萬元,舉辦各類扶貧培訓班13期,累計培訓人員2344人次。法律界別民革黨員實施法律援助案例37件,開展法律咨詢和普法活動15次;一支部員開展“博愛 牽手”扶貧義診活動21次,受益人數1950人次,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5人次。黨員曹強被被陜科技報等單位評為“榆林市十大民營企業家稱號”。黨員盧增富的企業被米脂縣評為“扶貧濟困愛心企業”。12月,市委會機關被民革陜西省委會評為2019年度社會服務工作先進集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