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風采

委員風采您當前位置:首頁 >>委員風采

心懷“國之大者” 彰顯責任擔當

——記榆林籍省政協常委鄭翔玲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3709次     時間:2023年05月25日

鄭翔玲,1964年出生于素有“秦漢名邦”“天下名州”美譽的榆林市綏德縣吉鎮鎮,1979年特招入伍,1984年從部隊院校畢業進入醫療衛生系統工作,主要從事心腦血管專業工作,2007年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畢業,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鄭翔玲現任正大制藥集團總裁,集團下屬的中國生物制藥2000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現為恒生藍籌指數股,已經連續四年入選“全球制藥企業50強”。

鄭翔玲連續六屆擔任陜西省政協常委,還任陜西省秦商總會會長、香港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會長。多年來,她先后榮獲北京“博大貢獻獎”、青島市“琴島獎”、2018年杰出商界女領袖、2018中國醫藥行業突出貢獻人物、中國社會責任杰出人物、2018年中國經濟十大創新人物、全球秦商領軍人物、中國醫藥行業品牌女性、中國經濟十大杰出女性等多項國家級、省市級獎項和榮譽。

積極履職建言獻策

作為陜西省政協常委,鄭翔玲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認真履職盡責,圍繞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二十五年來,她堅持以更加飽滿的政治熱情、更加積極的作風態度、更加專業的議政建言,充分發揮港澳委員的“雙重積極作用”,聚焦陜西發展大局和中心工作,提出了很多有質量、有價值、有分量的提案。

鄭翔玲將政協委員履職與本職工作有效結合,在自己所處的醫療領域,持續提出相關提案,積極促進國家藥企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和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2016年,她提出的“關于借鑒香港經驗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提案”得到了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重視,國家食藥監總局積極溝通、認真辦理,形成了2600字復函,進行了高質量的答復和落實。2018年,鄭翔玲提出了“關于推動陜西省中醫藥產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提案”,建議整合省內中醫藥各界力量,搭建對外交流平臺,推進陜西省中醫藥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同時,她領導的中國生物制藥,在內地創新投入占比不斷提升,僅2022年的研發投入即達21.9億元,同比增加16.5%,占比達14.4%,創下歷史新高,為國家生物醫藥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鄭翔玲提出了“關于切實推進健康扶貧的提案”,建議采取相關措施有效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近年來,她還提出了推進網絡扶貧、推進產業扶貧、促進貧困地區穩定脫貧,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揮秦商社團組織作用、進一步推動秦商回鄉投資發展等多份有針對性的提案,為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言獻策、不遺余力。

近幾年,鄭翔玲將目光放在了數字經濟上。她認為,在當今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風口,世界各國將數字經濟上升到國家戰略,我國數字經濟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發展數字經濟將成為各地布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和“先手棋”。鄭翔玲建議,要整合社會、市場、科教等資源,讓秦創原平臺在發展數字經濟上發揮更大作用,實現科研成果落地轉化,讓數字技術造福群眾,助力政府決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惠及三秦百姓。

心系桑梓回饋家鄉

作為一名三秦兒女,鄭翔玲時刻關注著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在事業取得成功后,她始終沒有忘記養育她的家鄉。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鄭翔玲回鄉時看到家鄉人生活條件依然艱苦,當即決定逢年過節給吉鎮全鎮70歲以上的老人送米面肉油,幾年后幫助人群從鎮上擴大到了全縣500多戶五保老人。隨后,她在吉鎮鎮投資建設了老年人活動中心,還在家鄉以及全國部分高校設立愛心助學基金,資助了近百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2003年非典、2005年渭河水災、2013年延安水災、2017年陜北洪災、2019年開始的新冠疫情,每當家鄉父老受災受難時,都能看到鄭翔玲四處奔忙、捐款捐資的身影。

2019年底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面對嚴峻挑戰,鄭翔玲迅速組織人員從多國采購防護用品,陸續向中國醫學科學院、湖北省紅十字會等單位捐贈了總價值近2200萬元的防疫物資。2021年,一聽到陜西出現疫情,鄭翔玲馬上聯系秦商總會和“千善基金會”工作人員,了解家鄉抗疫最新進展,第一時間發出《抗疫倡議書》,呼吁各理事單位和廣大愛心企業家們同心戮力,為徹底打贏新冠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鄭翔玲通過“千善基金會”捐款100萬元急援陜西抗疫工作,在她的帶動下,國內外159家陜西商協會和廣大秦商為陜西抗疫累計捐款捐物逾2.7億元。此前,為鼎力支持陜西首次舉辦全運盛會,鄭翔玲與家人一起向十四運組委會捐款人民幣500萬元。

每當家鄉需要,鄭翔玲總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脫貧攻堅戰打響后,鄭翔玲把脫貧攻堅視為回饋故土的好機會,主動投身其中,回報家鄉熱土。作為香港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她身體力行參與家鄉各類慈善事業,積極組織動員港澳同胞及海外僑胞中的陜籍企業家共同助力脫貧攻堅。在她的帶領下,地處陜南的紫陽縣作為秦商扶貧試驗點,共簽約各類扶貧項目11個,涉及金額9167萬余元。她帶領港澳秦商聯合扶貧代表團,捐助設立了2000萬元扶貧專項基金,其中鄭翔玲個人捐款達800萬元。她帶領陜西省秦商總會,組織港區省級政協委員、香港義工聯盟、下屬企業等多方力量,開展了一系列扶貧公益行動,累計扶貧捐贈近7000萬元。2020年6月19日,省政協首期通報表揚了10名在脫貧攻堅中作出積極貢獻的省政協委員,巾幗女杰鄭翔玲位列其中。

鄭翔玲以鄉情為紐帶,有效促進全球秦商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為推動陜西經濟和科技發展做貢獻。作為陜西秦商總會會長,她在就任之際就慷慨捐出500萬元,支持總會作為全球秦商的聯絡總部服務陜西發展。她提出,要實現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最根本的依托和最大的潛力就是科技創新,秦商會員要繼續抓好本會科技創新研究工作,全力抓好秦商青年創業就業的健康發展,做好秦商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要緊跟陜西經濟及科學創新的發展,用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機遇,找準找實新定位。同時,她號召各地商會和每位企業家繼續秉承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和精神,把每個商會都建成有內涵、有人文情懷、有價值的社會組織。

愛國愛港殫精竭力

近年來,作為香港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香港商界和政界領袖,鄭翔玲全力投身愛國愛港行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為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殫精竭力。

2019年,香港激進示威者暴力行徑不斷升級,嚴重踐踏了法治和社會秩序,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看到此情此景,鄭翔玲馬上帶領聯誼會近3000名政協委員,以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和諧安寧為宗旨,奔走呼吁,開展各項工作。同時,在暴亂發生后,鄭翔玲旗幟鮮明地支持政府和警方止暴制亂,通過媒體和社交平臺踴躍發聲。

2020年,在香港國安立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等多個重要節點,鄭翔玲多次通過香港主流媒體平臺主動發聲,先后發表了《國安立法:立法民心所向助港長治久安》《保障市民生命安全至上延遲立會選舉實屬必須》《人大決定彰顯愛國者治港核心理念》等多篇評論文章,反復表明國家出手維護香港的安全是為了維護大多數市民的福祉、香港未來發展必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必須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等觀點。

2021年,她不遺余力組織、參加各類社會公眾活動,宣傳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宣傳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動員更多愛國愛港人士參選;多次組織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香港陜西社團總會等在香港開設街站,向市民宣傳新選舉制度并廣泛聽取意見建議,通過與市民親切互動,推動落實愛國者治港,闡述良政善治的重要意義,展望新制度下香港美好未來。鄭翔玲本人也當選了新一屆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

2022年10月,鄭翔玲發表了《二十大將開啟香港奮進新征程》的文章,她提出必須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切實把“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到實處;必須繼續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更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必須持續關注和做好青年工作,確!耙粐鴥芍啤笔聵I薪火相傳,確保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近年來的愛港護港行動只是鄭翔玲30多年來愛國愛港信念和決心表現的一個縮影。為凝聚民族情感,加強海內外同胞的交流,多年來,鄭翔玲頻繁往返內地和香港,通過多種途徑和平臺促進香港與祖國內地的交流合作,守護香港繁榮穩定,捍衛祖國主權統一。2019年8月,鄭翔玲率領香港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代表團60余人到上海考察,受到現任國務院總理、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的親切會見。2023年4月,鄭翔玲率領香港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福建浙江經貿文化考察團一行40人,在福建和浙江考察,積極推動合作交流。

她還一直致力于港澳地區政協委員的牽線搭橋工作,努力擴大“同心圓”。她積極投身香港青年人才的發展培養,幫助更多的香港青年認識國家發展大局,為他們積極融入大灣區生活就業提供機會。鄭翔玲籌辦兩岸三地青年交流論壇,希望能夠不斷擴大港澳臺青年的“同心圓”,增進青年間的了解與溝通,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她努力促進青年多交朋友、廣交朋友,用各種渠道讓他們回祖國學習、觀光、旅游,讓三地青年加強對國家發展的認識,最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

鄭翔玲投身愛國愛港的行動和貢獻,不僅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也獲得香港各界人士的敬重和愛戴。2019年,鄭翔玲被委任為香港“太平紳士”;2021年,榮獲第四屆北京市“京華獎”,為北京市授予僑界人士和港澳同胞的最高榮譽;2021年7月1日,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在11月20日的勛銜頒授典禮上,香港特區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親自為鄭翔玲戴上“銀紫荊星章”。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788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