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風采

委員風采您當前位置:首頁 >>委員風采

加強制度建設、推進依法行政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609次     時間:2007年05月24日

(市政協委員〓李世義)200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這是落實依法行政要求的一個重大舉措,具有重大意義。依法行政的關鍵是政府積能的轉變、法制政府的確立。法治政府的內在標準,可以概括為有限權力、充分責任、嚴格程序。法治政府的外在形象應該是,全能型轉向有限型,管理型轉向服務型,封閉型轉向陽光型,權力型轉向高效便民為民型。法治政府的行為可以歸納為六大要素,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我市依法行政的現狀折射出的深層次矛盾集中表現為:“六個并存”和“六個越來越多”。“六個并存”是:把法治作為價值目標與把法制作為統治工具的觀念并存;改革創新的新體制機制與仍在發揮作用的傳統體制和機制并存;依法行政與部門利益法制化、部門權力私有化并存;有法可依與無法可依并存;有法不知與有法不依并存;依法行政的有利條件、強大動力與不利因素、頑固阻力并存。“六個越來越多”是:四個五年普法,懂法的與違法的越來越多;立法步伐加快,守法的與不守法的越來越多;反腐力度加大,廉政的與貪腐的越來越多;行政聽證增多,依法進行的與搞形式走過場的越來越多;政府職能轉變,守法的受氣、違法的獲利現象越來越多;政府法制辦為主查處行政爭議糾紛,行政主管領導聽匯報拍板定案,裁決有準有誤,造成相信政府和法律的與不信任政府和法律的人越來越多。

解決上述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畢其功于一役,我們既要充分認識其長期性、漸進性的特點,又要感受其緊迫性,有只爭朝夕的精神。我們要做的工作很多,關鍵要加強制度建設,推進依法行政。要抓住正確行使權力這個關鍵,創建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和制度,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堅決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一)建立學習制度,促進觀念轉變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沒有新的觀念不可能有新的作為。但是觀念的轉變不是自發的,要通過學習、灌輸、示范、引導來促進,關鍵是學習。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把學習的體會和成果轉化為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建立嚴格的行之有效的在職學習制度、公務員定期輪訓制度、學法考試制度。通過抓學習,全面提高公務員的法律素質與行政能力,適時地從“管理就是罰款,服務就是收費、協調就是喝醉,審批就是索賄”的舊觀念舊體制中解脫出來,打造一支合格的行政主體隊伍,有效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

(二)完善決策制度,推進科學行政

正確決策是各項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健全集體領導和集體決策制度,防止個人隨意決策重大問題;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做好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建立和完善規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和修改、廢止制度;努力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被追究,侵權要賠償的行政體制,建立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和糾錯改正機制,實行“誰決策,誰承責”;努力提高“五種能力”:結合實際,創造性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能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經濟發展的能力;統籌兼顧,促進協調發展的能力;推進社會管理,搞好公共服務的能力;維護穩定,應對復雜局面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三)建立公開制度,推進民主行政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要做到情為民而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集中體現在要建立“陽光型政府”做到民主行政。就是堅持為人民行政、靠人民行政,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和機制,支持和保證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要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保證基層單位和人民群眾能夠把情況、問題和意見及時反映上來。完善信訪舉報辦理制度,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凡是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都應廣泛征詢意見,充分進行協商和協調。應建立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擴大公民的參與權。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完善一廳式辦公,開辦政務公開信息網,切實解決行政層次過多、職能交叉、權責脫節和多重多頭執法等問題。

(四)建立配套制度,推進依法行政

以制約行政權力與保護公民權利為核心,加強依法行政制度建設,創建法治型政府。應圍繞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資源,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效能制度,解決部門職能交叉問題,理順政企、政事、政社關系,促進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行政管理體制的形成,為依法行政提供良好的體制環境。建立嚴格的執法責任制度,解決行政執法中存在的有法不依、執行不嚴、違法不究、權責脫節等問題。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解決執法主體錯位、越位問題。健全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落實引咎辭職等過錯承責制度,完善行政賠償和補償制度,試行不廉一票否決制度,建設權責一致法治政府。建立有效監督制度,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各級人大常委會要依據《監督法》,加強對政府的權力監督;各級政協要創新方法,加強對政府的民主監督;強化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層級監督,特別要發揮行政復議、行政監察和專項審計的效能,建立內部糾錯改正機制,把錯誤,失誤消滅在訴訟之前;配套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職務任期制度,述職述廉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質詢制度、民主評議制度、辭職制度,完善重大事項和重要干部任免的決定程序,認真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確保行政權力依法運轉。要充分發揮新聞監督的特殊功效,發揮司法監督的“最后防線”作用,防止行政權力“異化”變質。

(五)建立嚴格規范一把手權力行使制度,形成首端控制的反腐防腐新機制

我國憲法確立了各級政府實行首長負責制,一把手擁有極大的權力。但現實生活中,一把手的權力得不到嚴格有效的制約,普遍存在有權無責、權大責小、權責脫節問題,“一把手腐敗”現象得不到有效扼制,形成“感染型”社會現象,行政執法部門成了腐敗的高發區和反腐的重點區。要建立健全規范一把手權力的系列配套制度,形成首端控制的權力制約機制。例如,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討論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討論重大問題一把手末位表態制度,一把手不直接參與項目工程制度,用人失察、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個人財產及重大事項公開申報制度,任職異地交流和親屬回避制度,任職試用制度和離任審計、公示制度等。實行離任審計、公示制度,把干部在任時所做工作、取得的政績、離任的去向推向前臺,做到“干部給群眾一個交待,群眾給干部一個評價”,使干部心中時時裝著群眾,不敢懈怠。這個制度形似事后監督措施,但能起到提前預警作用,促其上任初始就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六)建立行政法治理論研究制度,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和推進依法行政

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的重大課題,需要理論上的突破和支撐,否則在實踐中會迷失方向,走向極端。要鼓勵各級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人員,積極投身行政法治建設的理論探索與實踐,既勤于向下深入,更勇于向上攀登。要改變重自然科學輕社會科學的“一手硬一手軟”現狀,確立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并重的思想,建立哲學社會科學獎勵基金,扶持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的前期申報工作,設立市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獎勵優秀成果,支持優秀成果的出版和轉化。建立重大決策,重要制度出臺先專門研討,在充分論證取得理論支撐的前提下拍板定案的制度,防止盲目決策、隨意決策。強化各級領導干部分層次理論培訓制度,實行全體公務員定期輪訓提高制度,用正確的理論指導,推進依法行政,創建法治政府。(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83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