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風采
預防青少年犯罪是全社會的責任
(市政協委員〓李生輝)如何群策群力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工作,我提幾點粗淺認識,供參考。
1、建立預防網絡,加強相互銜接。
青少年犯罪原因復雜,預防工作必然涉及到諸多方面。只有建立家庭、學校、社會的綜合預防網絡,形成市、縣、鄉、村各部門的立體預防體系,縱橫銜接,多方互補,才能有效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對此,我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些嘗試:一是學校與家庭聯絡的雙重制,即對個別有劣跡的在校生采取在學校時與家庭的聯絡和寒暑假期與家庭所在地的村(居)委會、社區的雙重聯絡制;二是家庭、村(居)委會、社區及鄉鎮政府的垂直管理制,即對社會上青少年開展及時,耐心的管理工作,社會各界要有具體的工作機制,確定人員、明確任務,政府要有一定的經費保證;三是重點對象特殊幫教制,學校、社區、鄉鎮要建立重點人員管理檔案,落實專人結對幫教,對個別家庭困難,管理能力欠缺的對象落實具體的扶貧幫困政策,做到幫教與幫困相結合。
2、慎重決定,擴展改過空間。
對青少年違規、違紀、違法犯罪事件,應本著治病救人的態度,少做處理、多做幫教工作。擴大幫教的對象,重視每個可以幫教的條件,留足幫教的空間,不一棍子打死。具體在學校中對違規、違紀學生的處理要多幫助,少開除;在社會上要多教育、少處分;在執法機關要充分運用法律上對青少年犯罪的減輕和免除條款,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不訴。事實上,青少年犯罪在許多情況下并非因為品質壞、惡習深所致,而是一時的沖動或湊熱鬧而卷進違法犯罪的事實中。所以慎重的決定是對下一代負責,也是對國家未來負責。
3、抓住典型,大力宣傳。
既抓住重犯重判的典型,也要抓住輕犯輕判的典型;既要抓住頑固不化的典型,也要抓住浪子回頭的典型,給一些劣跡較深的青少年以震憾,也給一些偶犯者以希望。開展多方位、多層次、多方面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青少年的免疫功能,起到預防作用。
4、加強調研,有的放矢。
青少年犯罪原因復雜,形式多變,具有年齡段特點,時間段特點,地域特點。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調查研究,制訂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文化管理部門可以對娛樂場所的布局、管理做些調查;學校在學生守則中應增加某些方面的內容,也可以對重點區域做些必要的控制;而司法部門不僅要對重點區域的場所加強監督巡邏,而且還要對重點的違規經營者予以嚴肅查處。
總之,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除司法工作人員應對其教育外,家庭、學校、政府乃至全社會都有義務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教育他們,給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只有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才能達到預防、減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要堅信:只要拉一把、幫一把、扶一把,就有可能挽救一個靈魂,造就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