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風采

委員風采您當前位置:首頁 >>委員風采

醫藥戰線開拓者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3407次     時間:2014年06月30日

記陜西省勞動模范、榆林市兒童醫院院長賀波

賀波,1965年生,榆陽區人,主任醫師、教授,現任榆林市兒童醫院院長、榆林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榆林市政協委員、榆陽區政協常委,擔任全國小兒急救專家組成員、全國新生兒專家組成員、陜西省兒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榆林市兒科學會主任委員。主持開展新技術、新項目81項,均填補市內兒科專業空白。先后獲“陜西省勞動模范”、“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陜西省三五人才”、“ 陜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陜西省青年突擊手標兵”、“榆林市杰出人才出貢獻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兒童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解除患兒的疑難危重病痛,是醫務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賀波

1988年,賀波從延安醫學院畢業進入榆林市第二醫院,1999年年僅32歲的他就成為榆林市二院的兒科主任,2002年破格晉升為兒科主任醫師,成為陜西省最年輕的兒科專家。2003年他以高級專業人才調入省人民醫院工作。2004年11月應市衛生局邀請,他毅然放棄省醫院優厚待遇,返回榆林,創建了榆林市兒童醫院,出任首任院長。之后他大膽實踐、不斷創新、嚴格管理,確立了“以特色吸引患者,以質量留住患者,以服務感動患者,以管理爭得患者,以誠信贏得患者,以愛心回報患者”的服務宗旨,創建了新生兒游泳、新生兒外科手術、貧困兒童醫療救助、兒童營養心理評估等十大具有鮮明特色的兒科醫療服務項目。9年來,醫院共接診患兒60萬余人,診治住院患兒6萬余人,救助醫療貧困兒童800余人,共計48萬元。他帶領團隊共開展新技術、新項目81項,均填補了市內空白,其中46項達到了省內先進水平,8項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醫院連續八年被評為先進單位, 先后獲陜西省巾幗文明崗和團市委青年文明崗、優秀黨支部等榮譽稱號,樹立了良好的?漆t院品牌形象。不僅極大地改善了全市兒童的就醫狀況,而且使我市兒童醫療保健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發展。為此,《新京報》、《華商報》、《當代陜西》、《三秦都市報》、《陜西廣播電視報》、《榆林日報》、《榆林晚報》、陜西省及榆林市、區電視臺進行了50余次報道,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為全市兒童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情系陜北 熱血灑故里

出生于榆林的賀波,按理說離開陜北小山溝,進入省城大醫院,省醫院領導又十分器重,給予了十分優厚的待遇和工作條件,賀波應該安心去發展自己所追求的事業了。然而,賀波卻是人在西安,心在

陜北。他畢竟生于陜北,長于陜北,對陜北故土一直有著深深的眷戀之情。特別是每每想起陜北近幾年雖然經濟高速發展,但醫療條件卻還相對薄弱的現狀時,他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靜。身為一個熱愛家鄉的陜北人,他渴望用所學到的知識,用自身的本領為陜北鄉親,尤其是陜北的孩子們做更多的事情。那段時間,他的腦子中經常會閃現在陜北創辦一所兒童醫院的念頭。所以,2004年11月,當榆林市政府

及星元醫院李瑞院長發出誠意邀請后,當即向十分厚愛自己的省人民醫院領導提出了請辭,毅然決然地返回到了家鄉,創建了榆林市兒童醫院,成為全省第二家(另一家為西安市兒童醫院)、全市唯一一家兒童?漆t院,承擔起全市70多萬兒童的醫療保障任務。很多人對

賀波重返陜北的舉動十分不理解,對此,他是這樣解釋的:“和大城市相比,陜北目前的醫療條件是較差,我留下來也可能會苦一些,但家鄉的患者需要我,家鄉的兒科事業更需要我!

專注兒科20載成為學科帶頭人

榆林市兒童醫院的跨越發展,與賀波在兒科臨床和學術研究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0多年來,他潛心研究疑難危重病例,積極醫治疑難危重患兒,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對難治性腹瀉、癲癇、遺尿病及腎病中西醫結合治療有較深研究。他自擬了“消癲靈”“四白散”“速效百咳散”“慢支散”,治療癲癇、慢性皮膚潰瘍、百日咳等均取得良好療效,成功治愈了危重型手足口病并神經源性肺水腫、重癥肺炎并五個臟器功能衰竭、嬰兒顱內出血并腦疝形成、重型結核性腦膜炎并腦積水等疑難重癥患兒1萬多例,治愈率達95%,確診了巴特綜合征、壞死性淋巴結炎、新生兒肺動脈吊帶、甲狀旁腺功能減低癥等少見疑難病例,主持開展了經顱微創術、新生兒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新生兒呼吸機的應用等80多項新診斷治療技術,均填補了我市兒科專業空白,8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在科研工作中,他確立了“科研必須貼近臨床、依靠臨床、服務臨床”的理念,醉心臨床科研攻關,斬獲頗豐。他先后獲“聯合國TIPS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 國際醫學杰出成就獎”、“陜西省青年科技獎”、 “陜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20余項獎勵及榮譽;主持完成市科技成果十項,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十項,他參與研究的課題“遺尿沖劑治療小兒遺尿病”項目,被國內鑒定委員會認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已被省計委、省科委立項;1992年在國內率先提出硝苯吡啶治療小兒神經性尿頻癥的新方法,并引起國內專家、學者的興趣,現已被認為是國內治療該病的首選藥物。近年來他主編出版了《腹瀉病現代診斷與治療》、《兒科疾病診療規范》、《醫生日記》等9部醫學專著;先后在《美國化學文摘》、《美國中華醫學雜志》、《中華醫學雜志》、《中國實用兒科雜志》、《小兒急救醫學雜志》、《新醫學》等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專業論文70余篇;獲國家專利4項;多項技術和傳略被載入《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選》、《中國名醫良藥實用辭典》《陜西驗方新編》、《中國發明家大辭典》、《中國專家人才庫》、《當代陜西》、《榆陽英才》等書中。這些成果的取得,不僅使他的科研業務能力得到極大提高,更可喜的是應用于臨床,使數以萬計的患兒擺脫了生命的危險,解除了身體的病痛。

以行業學會為平臺,促進兒科學術交流和兒科專業技術水平提高,實現全市兒科醫療資源共享,是賀波推動家鄉兒科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2005年,他創建了市兒科學會,歷經短短幾年的發展,如今學會會員已發展到321人,會員遍及榆林市12個縣區,涉及新生兒、小兒內科(神經、心腎、血液、呼吸、消化)、小兒外科、婦幼、兒保、兒科護理等專業,形成了一支強大的兒科專業技術隊伍,已走在了全市醫療衛生系統各學科專業的前列。在市兒科學會的帶領和指導下,榆林市各醫療單位越來越重視兒科醫療事業的發展,使得兒科更加專業化、特色化、系統化,分科更細,逐步走向規范的專業化道路。同時,在市兒科學會的牽頭和組織下,榆林市各醫療單位兒科工作者積極參與到抗震救災、抗擊手足口病、應對“問題奶粉”事件、抗擊甲流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中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與此同時,學會還主辦了國家級、省市級兒科新進展學術研討會10余次,并邀請澳大利亞、北京、武漢、上海等80余位國內外著名兒科專家來榆講學及指導工作,為進一步提高我市兒科學術水平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由于賀波在業務技術、科研學術、學科建設等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績,他先后獲“陜西省勞動模范”、“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和“陜西省三五人才”、“ 陜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陜西省青年突擊手標兵”、 “榆林市杰出人才出貢獻獎”等多項榮譽稱號,同時他還擔任著全國小兒急救專家組成員,全國新生兒專家組成員、《中國實用兒科雜志》編委、陜西省兒科學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兒童保健學會常委、榆林市兒科學會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成為了陜西省著名兒科專家、榆林市兒科學科帶頭人。

新生兒經顱微創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榆林市兒童醫院有8項診療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新生兒經顱微創技術更是填補了國內空白。

2010年10月18日,一名出生28天的新生兒被送到市兒童醫院。兩天前患兒無明顯原因而出現嘔吐,面色發白,曾在兩家醫院診斷為胃炎、貧血,給予相應處理無效。賀波查體發現:患兒反應低下,意識模糊,全身皮膚、黏膜蒼白,前囟飽滿、緊張,雙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呼吸促,尖叫,四肢肌張力高,初步診斷為:顱內出血。頭顱CT檢查顯示:雙枕、左額、顳、頂硬膜下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腦疝形成。最終確診為: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性顱內出血并腦疝形成;重度失血性貧血。當醫生告知家長患兒的病情時,患兒家人被驚呆了!搬t生,求求你們救救我的孩子!”聽到患兒家屬的乞求,醫院立即組織醫生會診,確定應采取錐顱微創治療手術。當日下午由賀波帶領的手術團隊,經過1小時20分成功完成了手術,患兒意識恢復,哭聲亮,經過20余天的精心治療,患兒生命體征平穩,反應靈活,痊愈出院。

“經顱微創術治療嬰兒顱內出血臨床研究”項目填補了國內救治該類患兒技術的空白,被省鑒定委員會認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時 “一次性新生兒腰穿針”、“小兒腦穿立體定位器”、“一次性腦穿針”、 “小兒腦穿留置針”等六項技術獲2010年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10年該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近10年來,他應用該手術治療嬰兒顱內出血500多例,治愈率達89%,顯著提高了該類患兒的搶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殘率。2005-2012年他被邀請赴西安、安康、延安等地市進行講學,推廣該項目,受到同行一致好評。為此《新京報》、《華商報》、《三秦都市報》、《當代陜西》及省、市、區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予以深度報道。

拒收紅包制度化  獨樹一幟

賀波不但在兒科疑難疾病診治上頗有建樹,而且在管理工作上也有不少的創舉,特別是近年來兒童醫院在全市率先實現“紅包”管理制度化,在全市反響強烈,獨樹一幟。

2007年3月,一位來自佳縣的7歲小女孩因重病住進榆林市兒童醫院,賀波組織醫護人員快速查明病情,并制定出治療方案。20多天后,孩子病情好轉。治療期間,賀波了解到這個孩子來自一個重新組合的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多,其父母的負擔很重。這次為給小女孩治病,其父張某還把家中的3孔窯洞賣了。就是這,張某還拿出幾百元要給醫生送“紅包”。賀波首先向他闡明了醫院的拒收紅包制度,當場拒收了紅包,并依照醫院的貧困兒童救助有關規定,決定減免小女孩的部分醫療費用。第二天,榆林市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又自發為小女孩進行了捐助。當小女孩的父親張某接到大家捐出的五千元錢時,泣不成聲,感激地說不出話來。華商報曾以《不收紅包反送你“紅包”》為題對此作過專題報道。

    醫生收受紅包是當今社會的一個頑疾,也是醫患關系中很敏感的問題。然而,在市兒童醫院這一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有患兒家屬說:“這里的醫生不收紅包,即使你送了也會被醫院退回來……”建院之初,兒童醫院就已經制定了退“紅包”管理制度,實行“紅包”專人管理登記制和退“紅包”獎勵制,并將退“紅包”這一模范醫德醫風列為年底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評優的一項主要指標,對全年退“紅包”最多者予以年終單項表彰獎勵,并按退“紅包”金額排名張榜公布。據統計,九年來,該院共登記退“紅包”3216人次,近120萬元。退“紅包”已成為兒童醫院歷年來“發揚優良醫德,抵制不良作風”工作中亮麗的風景線。

醫院發展  責任所系

“看病似打仗,輸液像流水線,掛號如春運,一床難求一凳難求”這是榆林市兒童醫院每天就醫狀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榆林市唯一一家兒童?漆t院,市兒童醫院常常被作為榆林兒童就醫的首選,但病人多、病床少,造成醫院內擁擠不堪,兒童看病難,醫院雖然在高負荷運轉的情況下,依然無法滿足榆林城區及周邊縣區的患兒就診需求,全市兒童“看病難”、“住院難”問題日趨嚴重,醫院擴建迫在眉睫。身兼市政協委員和榆陽區政協常委的賀波,利用各種機會為兒童醫院的基本建設積極向政府建言獻策,并深入各地考察調研,形成既有前瞻性、又符合實際的提案供領導決策參考。通過努力爭取和積極工作,市兒童醫院擴建項目已被列為中省市兒童醫院重點建設項目和榆林市2013年工作重點項目。

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超越,賀波憑借孜孜探索和實踐,在“小兒科”領域里抒寫了一篇精彩的大文章,必將在榆林市兒科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但在他眼里,這篇大文章只有逗號,沒有句號,他將用醫者仁心的大愛情懷,不遺余力地詮釋、續寫健康的偉大涵義。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427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