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風采

委員風采您當前位置:首頁 >>委員風采

理順榆林電力體制  服務和諧榆林建設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680次     時間:2007年05月17日

(市政協委員〓張雷威)經濟要發展,電力須先行?墒,目前榆林的電力體制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榆林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體制的滯后對經濟發展和能源化工基地開發形成了一定的制約。如何加快榆林地區的電力發展,作為榆林供電公司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按照省電力公司提出的“陜西電力、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規范管理、追求卓越、和諧服務”的經營理念,把電網做大做強,按照“開拓市場、建強電網、擴大內需、推進外送”的發展思路,實現榆林電網的大發展,這是擺在榆林供電人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

一、榆林電網的歷史及現狀?

榆林是全國、全省唯一的交由地方管理的一個地區電網,2002年之前,榆林地區電網一直屬于地區獨立性電網,多年來,由于陜西電網在榆林地區電源建設相對滯后,榆林電網一直沒有與陜西大網并網運行。榆林地區電網建設和用電管理一直由陜西省農電管理局所屬的榆林供電局負責。目前,榆林供電局管轄12縣區電力局,擁有110KV變電站25座,35KV變電站60座。2005年售電量完成50.94億千瓦時。該局目前固定資產23.5億元。90年代后期,陜西330千伏電網延伸至榆林,98年體制分離后西北電力集團公司榆林分公司改為陜西省電力公司榆林分公司,2000年元月份改名為陜西省電力公司榆林供電公司。榆林供電公司先后建設了33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變電站7座和35千伏變電站6座,1999年8月,榆林供電公司接收了神華集團神東礦區用電營業區,同時將神華自備電廠(2*100MW)并入330千伏主網,形成了另外一個電力網絡。從此在榆林地區形成了中央電力與地方電力并存,各自發展電網,各自競爭供電營業區的格局。榆林供電公司2005年售電量完成27.16億千瓦時。公司目前擁有固定資產約15億元。?2005年,榆林電網最高負荷達到137萬千瓦,全市完成售電量64.99億千瓦時。

二、榆林電網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

榆林地區是一個多家管網、分別調度、獨立經營的復雜電力體制。多家管網、分別調度的體制,不符合電網經濟運行規律,嚴重影響了榆林電網整體結構。

1、電網重復建設,電力資源浪費嚴重。

榆林地區110千伏電網的規劃建設工作,自330KV大電網進入榆林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理順,陜西省電力公司為了支持榆林地區經濟建設,投資7億多元,建成了延—榆—神330千伏輸變電工程,致使大電網帶不飽負荷,巨大的投資難以產生效益。中央電力與地方電力作為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為了各自發展負荷,互爭供電范圍,電網重復建設,造成國家資金和能源的浪費,不能使有限的電力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2、電力體制復雜,不利于安全穩定運行。

榆林地區兩家管網、分別調度的電力體制,不符合電網經濟運行規律,嚴重影響了榆林電網整體結構。由于不能夠統一規劃、統一發展,多家管電的格局,使協調關系極其復雜,互相制約,除造成電網建設的不科學外、還在極力搶占市場,也極不利于安全運行。?

3、電源結構不科學,電網運行可靠性差。?

榆林電源點大部分集中在榆林以北,點多、單機容量小、有的機組已超期服役,電網運行方式不靈活,電網T型接點多,運行管理較復雜,造成電網運行可靠性差。且小火電煤耗高、環境污染嚴重,不能夠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由于主電源在北部,110KV線路較長,南部小水電全部停機,綏德、清澗、子洲電壓更低,環節有故障就會造成全縣停電。

4、供電電源復雜,網絡結構不盡合理?

目前,榆林地區的供電電源主要來自五個方面,一是總計裝機容量約25萬千瓦的小火電;二是山西天橋水電站(電量分配晉陜兩省各占一半)和已經建成的山西保德至榆林府谷的110千伏線路;三是由寧夏電網就近供給榆林定邊的負荷;四是長慶天然氣電站及期供區;五是陜西330千伏電網及其神華供區。以上這些電源,主要集中在榆林電網的北部,而現有電網的南部和西部缺乏有力的電源支撐,網絡結構極不合理。

5、供電企業之間矛盾突出,人為導致電力供應短缺

陜西330KV電網進入榆林以來,由于電壓穩定、服務到位,深受廣大電力用戶的歡迎,有一些縣政府領導主動到單位申請用電,但是由于供電企業之間的矛盾,以致一方面地方電網缺電,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國家電網引入榆林卻不能發揮效益,使寶貴的電力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形成投資和資源的嚴重浪費。?

三、陜西電網進入榆林是榆林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1、陜西電網進入榆林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榆林地區電網90年以來,一直屬于地方農電管理,盡管省農電管理局也投入了一定的資金對榆林電網進行了改造和完善,但是還遠遠不能滿于經濟發展對電力發展的需求,特別是電力供應短缺的問題難以得到解決。?榆林電網依靠20多座小水、火電廠,山西、寧夏、陜西電網四個電源點供電。2004年底,榆林電網調管小火電廠、站有21座,但分布不合理,多分部在北部,且均為小機組,單機容量最大的2.5萬千瓦,最小的0.08萬千瓦,總裝機容量492.3兆瓦,這些機組能滿足全網50%左右的負荷需求。2003年以來,榆林市陸續開工了一批火電項目,總裝機72萬千瓦,但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大多數項目延期建設。2004年,榆林電網外購電占供電量的50%,外購電受多種因素影響,限電比較頻繁,全網限負荷30余萬千瓦,頻繁的限電制約了經濟發展,也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隨著關中—榆林330KV環網建成,改善了榆林的電網結構,為榆林經濟建設提供充足的電力資源。?

2、陜西電網進入榆林是能源開發的客觀需要?

榆林電網以110千伏為主,形成了環網運行的雙回路供電網絡,經過電網改造,網架結構不斷改善,供電能力大幅提高,但與高速增長的負荷相比,網架的薄弱是顯而易見的。負荷集中在神木、府谷、榆林三縣區,而且負荷增長過快,該區域的輸變電設施長期滿負荷甚至過負荷運行,給電網安全構成較大威脅,南部電網與西部電網缺乏電源支撐點,電壓質量較差。110千伏電壓等級低,供電能力不足。2004年以來,榆林市調整工業發展思路,提出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規模化轉變,大上項目為上大項目的產業發展戰略,一批大型能源項目落地開工建設,高科技含量的化工項目如雨后春筍,這些大項目對電壓等級和供電技師要求比較高,僅從技術層面上講,110千伏也無法滿足大負荷發展的要求。?陜西電網進入榆林后,在榆林大發展中,可以提供高質量的電能和優質服務,有利于招商引資,加快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和大工業項目的實施。作為電力供應部門絕不應該由于用電問題而推遲大工業項目的建設,影響到榆林這個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的開發。?

3、陜西電網進入榆林是電力發展的客觀需要

預計在今后五年,榆林的電力和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30%和33%,至2010年負荷將達到461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357億千瓦時,屆時榆林將成為全省用電大市。?根據榆林今后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國家對于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要求,“十一五”規劃中要完成32個項目,總投資達到1391億元。榆林將成為陜西的用電大市,用電負荷近500萬千瓦,用電量可達400億千瓦時,僅靠這些小火電進行供電,既不可能、也不可靠、不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榆林新增大用戶的特殊性,新增大用戶建設規模大,地理位置分散,用電負荷大,對供電的可靠性要求高,這應必須發揮大電網的綜合優勢,保證供電,才能確保榆林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要保證榆林市經濟的長遠發展,電網還需要相當大的投入建設,打造一個堅強榆林電網,為榆林經濟發展供好電、服好務。?

4、陜西電網進入榆林是提高服務質量的客觀需要?

陜西電網作為國家電網的基礎單元,承載著國家電網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觀念,體現著國家電網的功能和作用。陜西榆林供電公司始終以“讓政府放心,讓客戶滿意”為服務標準,立足于榆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建設電網的同時,努力打造“國電榆林、服務一流”特色服務品牌,開辟了電力“綠色通道”,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三個十條”(即:“三公”調度“十項措施”、供電服務“十面承諾”、員工服務“十個不準”)。為了保證承諾兌現,在內部實施了供電社會服務承諾保證措施和違諾考核處罰規定,加大了考核力度。在社會上聘請了客戶監督員,定期召開客戶代表座談會,對敢于提意見的客戶代表,公司都要進行一定的獎勵,有力地促進了該公司優質服務活動開展,榆林供電公司先后多次被授予榆林市創佳評差最佳單位,2005年公司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陜西電網進入榆林,使一個地區存在兩家供電企業,這對榆林提高供電服務質量是一個極大的促進,盡管存在激烈的競爭,這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客觀上有利于兩家供電不斷加強管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提高優質服務水閏,使老百姓得到實惠。?

四、統一規劃、共同發展,服務榆林經濟建設?

做為技術密集的一個特殊行業,電網必須實行統一規劃、建設與管理。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建設,使電網的規劃和建設科學、合理,使電網結構優化,既節約投資,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資金、能源。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電網安全經濟運行的水平,提高電網自動化、現代化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再次,一旦實現統一建設管理,330千伏電網將極大提高榆林廣電網可靠性,從根本上優化電網結構,為榆林經濟發展增加一條能源“高速路”。?解決榆林電網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堅持地區電網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正確處理好中央電力企業與地方電力企業的利益關系,處理好電力企業與地方政府及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重點在于理順榆林地區的電力管理體制。而理順體制的唯一出路在于必須實行體制創新。為此筆者特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以現有的榆林供電公司為依托,對榆林地區電網管理企業實行改制,將現有榆林供電局在榆林地區的110千伏資產劃出,與榆林供電公司合并,以資產為紐帶,建立榆林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新組建的公司,完全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規范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體制創新。?實行以上方案,主要有以下好處:?

第一、有利于盡快解決榆林地區的電源問題,緩解目前的缺電局面,同時盡量減少向外省高價購電,從根本上解決榆林地區的電源問題。同時也使耗資巨大的國家電網能夠通過多售電而產生相應的投資收益,使地方電網減少遠距離長途輸電,使寶貴的電力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運行方式更加合理。?第二、有利于全區電網的統一規劃,改善網絡結構,避免重復建設。陜西省電力公司可以利用資金優勢,加大對榆林地區在電網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統一規劃,完善電網,使地區電網的網絡結構更加完善,增強供電能力,同時也避免了重復建設所造成的浪費。?第三、有利于榆林地區電力事業的長遠發展和地方財政收入的增加。體制創新必然帶來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隨著公司的發展,企業實力的增強,必將對榆林地區電力事業的長遠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242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8ms